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卷 答案

2022-08-07 16:10 作者:千寻申论  | 我要投稿

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2)恰当提炼,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


答案:

        成绩:1、智能经济之核初步形成。2、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成为主要任务,建立了研究院、制造协会,示范性项目涌现,改造动力强、基础牢。

        问题:1、智能制造基础薄弱,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建设滞后,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核心产业研发投入仍处实验阶段。2、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比例低,主体意识弱,制约因素多。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迟缓,重硬轻软,缺乏本土全国性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未建立。

        建议:1、推进强基工程,着力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培育细分领域工匠型企业,转向精品制造;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引导创新协同,构建共同体,集中攻克技术,自主培育扶持骨干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培育工匠型企业。3、新增关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推进企业内生产性服务建设;培育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


提示:

本题的要点很明晰,无须赘述,难点在于要点多,字数有限,需要精练。一是,注意材料中的“……等”“如……”,都是在列举事例,予以省略。二是,材料中的“建议”较为具体,提炼核心的建议即可,展开的具体做法予以省略。

第二题:

上级部门来W市考察,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就W市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探索,写一份汇报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答案:

关于W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汇报提纲

        W市民营经济发达,但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经过数年探索,将发展智能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将机器人作为经济新增长点。一是筹办中国机器人峰会,拉动产业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迅速成长,吸引大批机器人企业落户。二是规划机器人小镇,吸引大批智能经济项目与投资进驻我市。

        二、以智能经济促传统产业升级。一是通过“机器换人”减少人员、提升效率。二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用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方法,打造最优制造模式,培育本土系统集成和服务提供商,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

        三、以高端人才促企业成长。地方政府筑巢引凤,吸引海内外创新基因集聚,辅以相应生态,促进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政府之间密切互动,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未来,我市将继续探索经济转型升级良策。


提示:

1、审题:

这是一道披着公文外衣的概括题,注意层次分明,开头结尾都要简练,以中间的主体部分概括为重点。


2、材料逻辑

段1:介绍背景

段2—7:主讲“将机器人作为经济新增长点”

段8—14:主讲“以智能经济促传统产业升级”

段15—18:主讲“以高端人才促企业成长”


3、摒除事例,快速捕捉要点

段落15—18,段落15先提出人才的重要性,进而以“L”“G”两位高端人才取得的成就为例,证明人才确实很重要,到段17,引出政府必须出手引才,再到段18给出我们W市的具体引才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效。

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摒除事例,4个大段落,快速扫过,便可以只聚焦段落18了。



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画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答案:

        这句话意为要用设计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将工业技术和设计创新深度融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理由:1、相比概念复杂、功能冗余的智能产品,简单实用的设计才能真正改变生活,且市场空间大;2、好的设计师可以满足人的实际需求,改善人的生活质量;3、更高明的设计师能够关注人类和生存环境,协调人与产品、大自然的关系;4、中国产品在外观和结构设计上基础好,但智能化和交互化水平低,而服务创新和设计可以通过数字化与用户体验的交互来弥补这一不足。 

       鉴于此,应把握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设计的发展,应研究吸收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体味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打造真正智能化、交互化的产品。


第四题:

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答案:

        想象力经济的本质是将人的创新精神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具体来讲:1、体现“共享设计”理念,即打造企业、用户、设计师一体共享生态圈,将设计上升为“众创”维度,赋予参与者双重身份,推动价值链最大化延展,产生价值乘数效应。2、落地体现在设计师通过与用户、企业沟通,解读需求,重新创作,形成商业价值。3、发挥价值的基础在于个人创造力的链接与共享。

        因此,只要敢于创新,就可能迎来想象力经济时代。


提示:

1、阐释型分析题,要进行分层分析,此题很明显,只有一个层面,紧紧围绕“想象力经济”这一词汇,去材料中找到相关解释的要点即可。


2、材料段落7中,提到“想象力经济的本质是……”,可以作为概念,直接放在答案的开头。接着去材料找其他的相关要点。


3、相关要点:

段落4、5,告诉我们想象力经济所体现的“共享设计”理念,是如何产生商业价值的。

段落7,告诉我们想象力经济如何“落地”。

段落10,告诉我们想象力经济发挥价值的基础。


第五题:

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提示:

语句理解类大作文,与阐释型分析题类似,拆解句子,分层分析,强调了三个源泉,分别去论述即可。


答案:

想象力的三个源泉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


       中国人自古便有遨游宇宙天地的愿望,无论是“盘古开天地”,还是“嫦娥奔月”,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想象。当这种想象力与知识相结合的时候,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再到火星探测,中国人圆梦太空,惊艳世界。由此可见,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以多元丰富而深远的知识为基础,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学、艺术和古文化。

        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是培养想象力的“种子”。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天赋,是指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可见,这种天赋的发挥需要创新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从何而来?事实上,它来自于敢于批判和质疑的科学精神。这和传统科学认知“科学是经验积累的产物”完全不同,要求敢于对已有的论断进行“证伪”。正是由于这种质疑精神,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将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意大利人布鲁诺,又将日心说推进为“无限宇宙论”;爱因斯坦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相对论……让世人们不断刷新认知,收获新的知识与力量。因此,可以说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是想象力的“种子”,不断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带领人们走向新的世界。

        追求美的艺术精神是培养想象力的“甘露”。艺术,是代表着美的精神力量,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全时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力量,人类才可以无止境地向着无限美丽的世界前进,从而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苏州园林,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是打造出一步一景的极致园林艺术;鸟巢体育场,不仅可以容纳9万人观看比赛,更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假若人类失去追求美的艺术精神,那么我们的城市可能会变得千篇一律,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枯燥乏味,人们将会固步自封,最终失去美好的想象力。

        深远悠久的古文化是培养想象力的“沃土”。古文化蕴含着需要想象力才能充分挖掘的惊人智慧和秘密,是保持想象力永不枯竭的源泉。不少思维活跃的前沿科学家都是人类学和古文化的爱好者,从中汲取了大量养分。那么,作为中国人,其想象力的培养更是可以依托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词体现出的民本思想融汇到治国理政中,便有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尚书》中提到“协和万邦”的理念,运用到外交政策中,便有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创举。从庄周梦蝶到敦煌飞天再到李白心中皓月,中国古文化蕴含着培育中国人想象力的无限智慧与美。

        “创新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想象力作为一种创新力,在科学、艺术与古文化的共同培养下,将会迸发出更大活力,引领我们进入想象力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想象力不为创新者所独有,而是在共享理念之下,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感。

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卷 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