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号驾驶日记(21)| 玉兔二号月球迎来家人
2020年11月9日10时17分,玉兔二号从月夜休眠中醒来,进入第二十四月昼工作期。
上个月昼我们走近撞击坑——“龙潭”,领略了蔚为壮观的月背奇景。这是一片多坑相连的撞击坑群区域。站在这个点四面眺望,两个直径9米左右的撞击坑分列左右,在和煦阳光的辉映下,坑底的风光一览无余,星星点点的石块昭示着亿万年前月亮女神对天外来客的一个拥抱。

此时玉兔的西北方向已经完全被撞击坑和溅射物封死去路,因此,在对周边溅射物实施探测后,玉兔二号转身向西南方向大步迈进,第一步绕到撞击坑南侧后,连续两步向西来到了月午点。
在这里玉兔利用上个月昼更换了“眼镜”的科学家——中性原子探测仪,对周边太阳风粒子进行了开机探测,这是玉兔第一次正式使用新的扫描参数进行科学探测,过程十分顺利。参数下传后地面科学家们就埋头开始了深入研究,相信会揭示更多月亮女神的奥秘。
转眼间,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生存了24个月昼,累计移动了589.6米,在月球背面坚毅前行,不断传回一张张精美的月球图片和珍贵的科学探测数据。24个月昼不算闰月的话已经是2个“阴历年”,玉兔二号即将在月背度过自己的阴历生日。
在休眠点玉兔二号环顾四周,突然发现身边一大两小撞击坑组合在一起,宛如一个活灵活现的“米老鼠”,这个调皮可爱的“米老鼠”就在玉兔旁边静静的躺着,大概是月亮女神知道玉兔要过生日了,派个小伙伴过来祝玉兔生日快乐。

不过玉兔二号并不孤单,去探望她的就是刚刚于11月24日凌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的嫦娥五号探测器。“五妹”是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作,也是集当前中国航天技术之大成的最高难度任务。
嫦娥一号和二号为“五妹”完成了绕月探测的技术积淀;嫦娥三号和四号为“五妹”进行了落月巡视的工程探索;载人航天则为“五妹”完成了交会对接和分离的技术储备;三年“胖五”的求索验证为“五妹”完成了最后的交通工具的验证。就这样,“五妹”带着中国历次任务淬炼的“神兵利器”,带着家乡14亿人的期望嘱咐,踏上了奔月之旅,目前已经完成“挖土”“打包”,从月面起飞,开启归家之路!

嫦娥奔月的传说里,嫦娥永远留在了广寒宫,但是我们中国的嫦娥五号将把这一遗憾变为圆满,奔月以后返还。我们不再仅凭想象,而是付诸行动,踏上去月球采集月壤之路,“五妹”此行将要带回的月壤将会使我国月球研究得到极大助力。
看着嫦娥五号可以来了又回故乡,玉兔二号也心生羡慕,多希望能跟“五妹”一起踏上回家之路啊,再回那个山清水秀、绚丽多彩的故乡看看。但玉兔二号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在月背为人类获取更多科学探测成果。虽然一个在月球正面,一个在月球背面,盈盈一宫间,脉脉不得语。但玉兔二号感受到了“五妹”跨越遥远星河送来的来自家乡祝福,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再度关心,而玉兔二号衷心祝愿“五妹”取样之旅圆满成功,带回土壤取得更多研究成果,早日能让家乡的亲人亲自登陆月宫,来探望一下一直辛勤工作的“玉兔”。
作者 | 韩绍金、刘晓慧、邓德民、宋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