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微科普第三、四弹:单词重音——山峰一般的基本规律

2020-08-03 17:38 作者:NagamatsuIT  | 我要投稿

关键词:和汉异义、语言分类、重音、四声、重音符号

预计阅读时间:12~15分钟(有基础)、8~10分钟(零基础)

 

        本来说好要整第三弹的“和汉异义”,但是我转念一想,认为这没啥值得说的。所以我干脆把和汉异义单整成了一个quiz,也就是上一期文末的25个翻译。这一期将一一揭晓答案,那么第三弹的内容就这么水过去了。另外,本期开头仍然要践行“补坑”的传统艺能:上一期有同学找我反映不明白黏着语、屈折语和分析语的语言分类,这一期我会认真解答。

        三四弹的整合成为了本次“微科普系列”的句号。这一期的主要篇幅将为第四弹的“单词重音。在文章之前一言以蔽之,掌握好单词重音是令日语发音地道的关键。我相信有很多同学是希望要自己的日语口语说的更加原汁原味,在许多人追逐大量积累词汇之前,我建议不妨先慢下来,把重音的这一套规律掌握再说。不然就好似一个老外不懂汉语四声就和你飙成语,不论他辞藻多么华丽,你也不会认为他的汉语真正学到了家。

        郑重提示:本次的(二)会有一点点难如果你日语零基础建议直接跳过,否则这可能会直接浇灭你的日语学习热情

 

(一)和汉异义

        在此先公布上一期的答案:

        (1)愛人(あいじん)——情人:所爱的人即是情人。

        (2)切手(きって)——邮票:需要动手切开才能用的就是邮票。

【图1】1981年,东京国际切手展

        (3)大変(たいへん)——不得了、非常:和平常相比变化很大,那就是不得了的非常之事。

【图2】日本人道歉时的“大变申译(大変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でした)”

        (4)手紙(てがみ)——信件:通过双手动笔在纸上交流的,只有信件。

        (5)成程(なるほど)——原来如此:成即完成,程即程度,“原来如此”是明白了事物的完成程度后发出的感慨。

【图3】一家名为“原来如此”的日本面馆

        (6)腕(うで)——胳膊:出自古汉语,如成语“壮士断腕”。(腕時計(うでどけい):手表)

        (7)本(ほん)——书本:出自古汉语。

        (8)手袋(てぶくろ)——手套:望文生义即可。

        (9)留守(るす)——出门在外:出自古汉语,指皇帝出门在外而大臣留宫中职守,现取衍生义。(留守番(るすばん):呆在家中)

        (10)看病(かんびょう)——看望病人、探病:出自古汉语,取原意。

        (11)心(しん)中(じゅう)——自杀、殉情:跟随心中本愿行动。

        (12)泥棒(どろぼう)——小偷:棒指特定职业、人群,早期和式房屋进门需要在玄关脱鞋,因小偷入室盗窃不会脱鞋,所以会在地板留下泥巴,故泥棒指在地板会留下泥的人,即小偷。

【图4】漫画《明日泥棒》

        (13)酸化(さんか)——氧化:氧气为酸素,酸化即氧化。(二酸化炭素(にさんかたんそ):二氧化碳;窒素(ちっそ):氮气)

        (14)電車(でんしゃ)——轨道交通的通称:电车泛指JR、地铁、私铁、有轨电车、轻轨、电铁、胶轮铁路、单轨铁路等一系列轨道交通工具。

【图5】倒挂的湘南单轨铁路,也算电车

        (15)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没关系:大丈夫能屈能伸,遇到挫折没关系。

        (16)丈夫(じょうふ)——结实:丈夫可靠、值得依赖,后引申到结实的含义。

        (17)自動車(じどうしゃ)——汽车:汽车是不需要人力驱动而可以通过机械力量运动的车。

【图6】自动车道

        (18)汽車(きしゃ)——火车、蒸汽机车:冒出蒸汽的车就是蒸汽机车了,后衍生到火车的含义。

        (19)中国(ちゅうごく)——中国地区:中国指中部的日本国,即包含本州岛上的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和山口县5个县的山阴道和山阳道。

【图7】日本区域划分

        (20)必死(ひっし)——拼命:必须做好死亡觉悟的殊死搏斗,就是拼命。

        (21)爆発(ばくはつ)——爆炸:爆炸即是发生爆裂。

        (22)県(けん)——日本的行政单位:都道府县都是日本的广域行政单位,类似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日本共有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

        (23)下手(へた)——不擅长:和擅长的“上手(じょうず)”相对。

        (24)用心棒(ようじんぼう)——保镖:对某人特别用心关照的人,就是那个人的保镖。

        (25)走(はし)る——跑:走在古汉语中就是跑,如《扁鹊见蔡恒公》中“(扁鹊)望恒公而还走”。

        所以由此看来,和汉异义的主要来源都是日本和中国对于古代汉语的保留程度不同,日语更偏原意古义,汉语更偏衍生义。所以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古汉语,要不然学习日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可惜的是,本次有奖问答竟然没有任何一位同学全部答对,这可真是太残念了。(是我出得太难了吗?)

 

(二)语言的分类

        在上期中,我提到了“黏着语屈折语分析语”三种语言分类。在此我用浅显的语言概括一下三种语言的特点:

        ①      黏着语和屈折语都是通过将词语“变形”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其中黏着语的变形和词语本身关联紧密,而屈折语较为疏松日语是典型的黏着语,英语是典型的屈折语。比如英语通过在名词后加s级变为复数,在动词后加ed/ing改变时态,在形容词后加ly变为副词等。

        而日语也会将各种词类进行7种变形

        (i)        未然形(动词否定式去ない,后可变敬语、自发态、使役态、被动态);

        (ii)      推量形/活用形(动词去ます接よう、でしょう、ましょう等);

        (iii)     连用形(动词去ます,I类形容词去い接く,II类形容词直接续に);

        (iv)      终止形(原型做语句终止);

        (v)        连体形(原型/た形做时态标志表定语、状语或补语修饰,て形表连续动作);

        (vi)      假定形/(う段变え段接ば,可变虚拟语态);

        (vii)     命令形(五段动词う段变え段,一段动词る变ろ,サ变动词する变しろ,カ变动词くる变こい)

【图9】日语动词变形一览表
【图10】日语时态

        比较遗憾的是,《标日》在N4以前并未对以上7种变形进行系统分类,这就造成了许多初学者的混乱。现在大家不妨可以把《标日》里的各种语态和变形往里系统性地套一下,一定会对日语的本质拥有新的认识。

        由此看来,日语的变形完全是规则,即只要拿到词语、知道词性,就可轻松将其各种变形——这就是黏着语的特色。然而英语的单词变形,很多是不规则的,就像你随便问一个我校的英语老师“什么时候ing前应当双写辅音”,老师最多甩给你一个“重读闭音节”。但是到底重读闭音节又有哪些,又有哪些词例外呢?这个谁也说不清。这便是屈折语——单词变形不是针对一类词,而是针对每个词;学习语法可能可以找到共性,但是一定会有一堆有个性的例外等着你去踩雷。

【图11】英语变形

        ②      分析语也叫孤立语,不以通过单词变形而全凭借语义来完成单词在不同语法环境中存在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也深有体会:比如说我们说“吃”,不会因为时态而改变“吃”字本身,也不会因为虚拟语态或被动态而把“吃”变形。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分析语是每一门语言发展的终极形态,虽然这个观点有待考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孤立语对于语言本身单词变形有所省略、优化,但是这不意味着分析语是高其他语言一等的。每一门语言都是长期进化、适应当地人类生产生活的复合产物,更是这个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每一门语言都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并且能够基本上看懂,那么我相信你应该现在能够理解我上一期对于和制汉语‘分析语通过黏着语与屈折语和谐共存’的语言学奇迹”的感叹了吧。

        到了这里,我想再补充一个思考问题供大家思考:和制汉语的构词规则中有“动宾”类词语,这和日语的“主宾谓”语序相悖,而是迎合了汉语语序——这是否意味着和制汉语在发明时,有在刻意地去黏着语增分析语;抑或只是单纯地欲图复原汉语本真状态

 

(三)日语重音发音规律

        现在来说日语重音的发音规律。经过前人长期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把日语单词按重音进行标注,即标日书上和许多词典上的◎①②③④…n。不过据我看来,大部分日语老师都不吃这一套符号,老师不教、学生自然也不学。这就导致学生一旦脱离日语老师,就需要按照自己微弱的语感来读词、读文章。即使有单词不知道重音,查了词典,但是看到了这一套重音记号也不知如何辨认

【图12】日语重音早期表示方法

        本人小学学习日语时也遇到过同样的疑惑,于是就这样带着这个问题思考了八年。这直到我最近看了很多日本人做出的相关视频,又仔细研究了这一套重音符号背后的原理,才终于大体领悟,可以给大家指出一条比较值得参考的明路。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重音符号。不要管《大日》里的那一套“头高形”、“尾高形”定义的忽悠,因为那么学只会越来越乱。我们只需要管圆圈里的数字,它可以姑且理解为:假设圆圈里的数字为n(n≥2,n∈N*),则该单词的重音就是从第2拍第n拍。特殊地,如果n=0(即标志),那重音就是除了第1拍以外往后的所有音;如果n=1(即标志),那重音就是只有第1拍,即◎和①的作用是相反的。特别地,如果当一个有n(n≥2,n∈N*)拍的单词的重音是从第1拍刚好到到最后第n拍,那么它既可以记作◎,也可以记作n(不过通常词典里喜欢记作◎)。

【图13】重音表示符号

        我们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在这些标志背后,日语单词发音的本质规律究竟是什么。这就不难看出:不论何种单词,第1拍和第2拍一定只有一个是重音,即前两拍一定会有一个重音的切换、“此高彼低。正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日语单词的发音正是高低音的变换,一次重音的切换一定标志着一个新单词的开始;同样地,如果一个单词开始,一定意味着一次重音变换完成的出现。

        若是多个单词合并而组成一个新的复合单词那么原有的重音将重新洗牌,新的复合单词将破坏原有单词的重音规律,使得新的单词重音仍是“一词一换。于是,日语的句子或文章的重音,就会好似一座座山峰般起伏,一座山峰便标志着一个独立单词的存在。如此总结,相信大家就不会疑惑了。

        早在1930年,我国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经写出一篇名传千古的《施氏食狮史》,若用普通话朗读,全文仅由拼音Shi的四声构成。该文充分展示了汉语四声音调的魅力,同时也证明了汉字拉丁化去汉字化的荒谬。汉语普通话有四声,日语和英语等语言则是重音的高低起伏。日语虽没有《施氏食狮史》一般的同音文章,但曾有一群无聊的日本网民创造出了一个在不同语境下,相同假名重音不同的有趣对话。

【图14】《施氏食狮史》
【图15】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鈴木:佐藤さん、もういっぱい(1)どう?(佐藤先生,再来一杯喝的怎么样?)

        佐藤:もういっぱい(2)?もういっぱい(3)。(再来一杯?我再也喝不了了。)

        鈴木:え?もういっぱい(4)なの?もういっぱい(5)、飲もうよ。(啊?你再也喝不了了吗?)

        上文对话中,“もういっぱい”作为不同语义出现了多次。在我们阅读完掌握其语义后,我们就需要分类讨论、敲定不同的“もういっぱい”所对应的重音位置:

        (1)处为“もう一杯(いっぱい)”,是个劝酒的疑问语气,所以应当是个④;

        (2)处同(1)处也是个疑问,同样是④;

        (3)处指自己吃饱了,还是个陈述语气,所以应当把“もう”(已经)和“いっぱい”(吃饱)视作两个词,“もう”读作①、“いっぱい”读作◎,整个“もういっぱい”重音在两头;

        (4)比较特殊,虽然是个疑问句,但是由于是个语气比较缓和的确认性疑问句,所以应当将其按照陈述语气对待,此处是个如同(3)的①+◎;

        (5)也是个特殊的陈述句,由于其是祈使句+命令形,应当将其视为疑问语气,如同(1)的④。

        进一步言之,若说一个短句もういっぱい方能体现出重音的重要性,那么日常生活中的单词若是发错了重音,可就不光是可能发音不地道,轻则对方听不懂,重则造成误会。日语中还有许多“重音不同位置”的同假名单词,比如说“橋(はし)(◎,桥梁)-箸(はし)(①,筷子)”、“飴(あめ)(◎,糖果)-雨(あめ)(①,下雨)”、“楊枝(ようじ)(◎,牙签)-幼児(ようじ)(①,幼儿)”等。诚可谓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也。

 

(四)最后留给大家的话

        有人说,人生只有三种坡路(坂(さか)):“上坡路(上(のぼ)り坂(さか))”、“下坡路(下(くだ)り坂(ざか))”和“竟然(まさか)”。此次发稿后,日语组将正式成为一个没有活动、没有动态的空壳分组;只留下一个字母N for Nihongo,和一个“まさか”等待下一位愿意与大家分享日语学习经验的同学前来接任组长。从我组开始活动到今日,已风风雨雨经历了6个年头。在此期间非常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组活动的大力支持、踊跃参加,和对于此公众号上我组历次文章的积极互动。

【图16】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在日语组将来缺席的日子里,请各位热爱日语、热爱外语、热爱小语种、热爱古汉语、热爱语言学、热爱音韵学、热爱东亚文化的同学们继续砥砺前行,不畏他人大众的目光、坚持走自己的路。届时,日语组老微信群将改造成日语答疑群小语种角,为我校学习小语种和中高考选择小语种等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空间。此时的离别,是为了以后更深情的重逢。

【图17】我组本学期活动照

        这也是日语组近期的最后一次推送。本来长松还有计划想要写一写有关东京城市文化的专题,还有日语熟字训表达与动漫人物关系的研究,可惜我也没空再进行写作。山手线由高轮Gateway到巢鸭Grandmothers、有乐町Almost Ginza,还有武藏小杉房地产的“被水淹没”、神保町古书业的“因祸得福”,再有从阴历一月“睦月”到腊月“师走”背后的动人传说……想说的太多太多,又如鲠在喉。

【图18】山手メトロポリタンループライン
【图19】被水淹没的武藏小杉

【图20】月之歌

       日本俳句大师正冈子规夏目漱石在一次分别时,曾写下一首著名的俳句:

「行(い)く我(われ)に/とゞまる汝(うぬ)に/秋二(あきふた)つ」

(我去你留/两个秋)

【图21】正冈子规
【图22】夏目漱石

        那就将其作为结尾处和大家分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吧。

 

长松于2020-7-20凌晨


微科普第三、四弹:单词重音——山峰一般的基本规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