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北胜族」图集 : 拓跋鲜卑“融合之路”文物展(之一)

2022-08-18 11:03 作者:大马文化  | 我要投稿


图片


武威大马文化NO.0016 - 西北胜族


大同市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您看了吗?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走进武威市博物馆三楼,“融合之路”四个大学非常醒目。来自山西大同博物馆和河南洛阳博物馆的文物最为耀眼。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鲜山贵族,阴山支系。拓跋鲜卑,源起兴安。鲜卑拓跋氏,之前只能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历史人物。今天在武威市博物馆邂逅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骨弓饵、骨箭镞沉默不语,向我们展示着拓跋鲜卑在草原上驰骋的故事。拓跋氏的文化,口口相传。青铜器的出土,表明拓跋鲜卑也有自己的青铜文明。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有了青铜器的帮助,拓跋鲜卑离开了呼伦贝尔草原。游猎经济变成了游牧经济,慕容鲜卑和段部鲜卑以拓跋鲜卑为首,建立了国家。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噶仙洞石碑铭文,清晰地写着“太平真君四年”。您知道“太平真君”是谁的年号吗?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仔细看这件北齐时期的胡腾舞黄釉扁壶,这件文物来自洛阳。壶腹两面都是“胡腾舞”的图案。古诗《胡腾儿》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说的就是这个。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这件文物看起来像什么?有人说像喝水用的杯子。其实,这件文物的名叫“彩绘陶樽”是北魏时期的文物。《说文》中无“樽”字,字本作“尊”。


诗人李白《行路难》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说的就是这个东西,没错它就是古人喝酒的时候用的一种器皿。这件“北魏彩绘陶樽”和“前凉金错泥筩”还比较像,非常有意思。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以上的金银饰品,也是相当华丽。来自波斯的银戒指,也是让笔者眼前一亮。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图片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的帝都风华中有没有西凉乐舞的印记呢?下篇文章我们再来看看~



*武威,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姑臧、神鸟、张义、张掖、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七级城、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所用图片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西北胜迹」「西北胜族」「西北地理」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西北胜族」图集 : 拓跋鲜卑“融合之路”文物展(之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