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克星——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
今天介绍的病毒是复层噬菌体(Tectivirus)家族的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Bacillus phage AP50)。虽然复层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但是复层噬菌体与腺病毒是不折不扣的亲戚。
简介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是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us),乙型复层噬菌体属(Betatectivirus)的病毒。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从土壤标本中分离得到,它对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均不起作用,只有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表现出中等的敏感性。
病毒学特征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是无包膜的二十面体病毒粒子,病毒衣壳呈T=25对称。病毒粒子大小约为66 nm,尖刺为20 nm,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形。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拥有复杂的双层结构:外层是由240个衣壳蛋白三聚体组成的蛋白质结构,内层是包裹病毒基因组的蛋白质类脂膜,基因组DNA在其中盘绕。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中含有长度为14398个碱基的线性双链DNA单分子,在2008年11月5日,病毒的基因组已经被测序完毕。该病毒共含有31个开放阅读框,GC含量为37%,两端各含有28bp的ITR,与末端蛋白相结合,参与病毒DNA复制,并解决末端复制问题。病毒体中至少存在9种结构蛋白。基因组重约660万道尔顿,占病毒粒子重量的14-15%。按重量计算,脂类占15%。碳水化合物并不存在。
病毒生活史

病毒的复制在细胞质中,进入宿主细胞是通过吸附进入宿主细胞实现的。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后,病毒粒子通过顶点挤出一个尾管结构,以便将基因组传递到宿主细胞。随后,进行转录以及DNA复制,DNA复制过程遵循DNA链置换模型。衣壳蛋白通过病毒粒子组装因子在细胞质中易位的脂蛋白囊泡周围聚合,成熟的病毒通过裂解被释放出来。
培养基噬菌斑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产生直径为1-2mm的浑浊噬菌斑(Turbid Plaque)。通过亚硝基胍处理,从产生浑浊噬菌斑的原始分离物中获得了一个产生透明噬菌斑(Clear Plaque)的突变体(AP50C)。
应用
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常用于鉴别炭疽芽孢杆菌,因其具有灭活炭疽芽孢杆菌芽孢的能力,因此芽孢杆菌噬菌体AP50常用于炭疽病疫区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