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标注
投资市场上原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就必须放弃寻找“投资圣杯”的努力。学会放弃是需要勇气和胆略的,而且是痛苦的,因为此前习以为常的投资理念已经深刻影响了他的投资方式
我常在想,期货投资者需要有四个境界:第一层——想别人想到的,做别人做到的。第二层——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第三层——想别人没做到的,做别人没想到的。第四层——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
然后,当我尝试这样一种思路理解、操作时,我立刻发现了极为尴尬的情况。面对同一个市场,面对同一个市场价格,不同的理论、技术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有的看涨,有的看跌,理论之间相互冲突矛盾,我一下子跌入了混乱的深渊,在市场交易中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显然,此路不通。打个比方,可能我们更容易理解:比如做一道菜,每一样食材本身都很好,但当你把牛肉、羊肉、带鱼、豆腐、黄瓜等东西全部都煮在一起,绝对就不好吃了。每一样食材分开做一道菜,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一点也令人沮丧,即使我只选择、信奉一套理论工具,也有巨大的遗憾。我在接受它的优点的同时,必须同时承受它的缺点。打个比方,你娶了一个很漂亮的老婆,娶回家后发现,她身上有你原来没有发现,你很不喜欢的毛病,自私、自负、懒惰等等,这时候你怎么办?要么你离婚,重新娶一个,难道下一个就完美了吗?不可能。要么你将就着过下去,享受她的优点的同时,也包容她的弱点。投机市场的选择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想明白了这一点,我的内心也就释然了。单纯的眼睛看到的是单纯的世界,复杂的眼睛看到的是混乱的世界。与其在市场交易中像个无头苍蝇那样瞎做,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还不如相信一套简单的理论工具,看不懂的不做,只做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
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无数金钱和痛苦绝望堆出来的。
期货市场不是一个我们要去打败的敌人,这种与天为敌的个性在期货交易中会死得很惨。
投机客是“行者”、“忍者”而非“学者”、“智者”。行动而非说话,实践而非理论,是一个职业投机者的本质特征之一。某种意义上说,流行的科班教育体系过于强调智性训练,师生关系过分疏离,似乎并不适合职业投机者的素质培养。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以及民间手艺、武术的学习中,强调师承,强调师父带徒弟的心传法门,可能是培养职业投机客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我现在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投机相当于传统的木匠。
知识可传授,经验不可传授。
期货交易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游戏,需要自我独立决策,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最终后果。一个对他人、对自己不负责任,逃避现实的人绝对做不做好期货的
随着投资认识的深入,我发现投资成功的核心不是去抓更多的机会,而是耐心等待,把某一个机会用好,把一个品种做精,当机会来临时,用极大的意志力把交易机会用到极致。这样的交易效果远比发现十次交易机会,每一次都浅尝辄止要好得多。
我之所以要招聘助手,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进行管理,核心原因是我知道自己在交易过程中做不到知行合一,希望在我非理性操作时团队能够给予提醒和阻止。现在明白了,我的这种想法幼稚之极,在没有开始做以前,注定意味着结果失败。
地球本身并没有经纬度,这只是人为制定的一个游戏规则。你能说地球的经纬度是科学规律吗?肯定不是。当初在设置经纬度的时候,把零度经线设置在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那里,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没有必然的依据。理论上,把零度经线设置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没关系。但是,这种规则一旦约定俗成,往往极难改变,大家就只能遵循这个游戏规则,否则你和世界将无法沟通、格格不入。
未战而先胜这个观点是《孙子兵法》提出的,强调面对战争,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是先打了再说,然后看能不能赢,有人是谋定而后动,只在有胜算的情况下才会大胆开战。
投资哲学的高下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投资人生。有些人即使短期赚钱,志得意满表象下其内心世界是虚弱不安的,眼神是迷茫的,对未来是缺乏信心的;而有些人即使阶段性做得不好,其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明确的,说话是低调的,眼神是淡定的,内心是平静的,对未来是胸有成竹的,能够达到“未战而先胜”的境界。
预测通常更多地告诉我们关于预测者的想法而不是真实的未来。
因为市场的规律性、统一性来自投资者思维的规律性、统一性。所谓的市场规律是投资者各自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市场本身固有的。如果投资者头脑中没有这些事先预定的理论、框架、模型,毫无目的地观察市场,得到的只是市场价格随机的、没有规律的波动。
瞎子的看法对吗?其实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各自的亲身感受而言,大象就是他们所描述的样子,他们是对的。在大千世界,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在金融投资市场,其实我们就是瞎子摸象中被嘲笑的瞎子。我提出的投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交易的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想告诉自己,我的价值观、我的眼光决定了我看到的市场永远只是局部而不是全貌,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虽然我用自己的理论、模型、假设为市场定位,并据此操作,有一定的优势和胜算,但这一切永远无法摆脱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可能带来的方向误判和决策失败。金融投资市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意外风险,谁也不知道黑天鹅什么时候会出现。不管你有多深刻的投资理论,多丰富的交易经验,多厉害的交易系统,一次意外,足以致命
就像《对冲基金回忆录》作者所说的,只要你进入了投机这一行,这辈子就休想再有无忧无虑、安逸的日子,内心永远会处在焦虑和煎熬之中,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良好的投资心态这一说。
信任”阶段的投资者,他们不但了解交易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在“知”的层面几乎没有问题,而且基本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够信任体系,自觉地根据体系的要求做出合理的操作动作。所以,处于“信任”阶段的投资者,能够达到在市场中稳定盈利的境界。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放弃挣扎、放弃思考,再也不冥思苦想,自寻烦恼,它让我买我就买,它让我空我就空。天下本无十全十美的方法,像个傻子一样跟着它有什么不好?
无论人类理性看上去多么强大,多么完美,我们依然生活在不确定之中,而惟一能够战胜这种不确定性的,绝不是什么高深精妙的理论,而是简单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