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项目”特征

“假项目”特征
第一,赚钱的项目总是和风险如影随形。越是赚钱的项目,起初都有一定的风险,这很考验投资者的眼力。人们在选择项目时,总喜欢先看看风险——如果存在诸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基于自己的判断力,就会退而求其次,寻求那些看似稳妥的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恰恰是不赚钱的。
第二,短期收益的诱惑战胜了人的理性。人们对短期诱惑的抵抗力普遍不足,很难预测一种产品的长期走势,总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可能收益”,并被这些收益蒙蔽双眼。只看到了自己所投资产品的巨大广告效应,却不去分析它们能否真正在市场上立足,持久的盈利如何,最终导致出现误判。
第三,普通人很难发现经过伪装的“假项目”。很多项目非常吸引眼球,但它们并不能赚钱。比如纯粹的公益产品、象征意义的科研产品等。这一类项目的身上披着层层伪装:1. 有眼球效应,人们关注度高。 2. 有商业色彩,资金投入度高。 3. 有“应用市场”的假象,未来前景正被广泛探讨。
“假项目”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只要不正式启动,就很难验证它的关注度是否能转化为市场收益,也不清楚它的前景能否变成现实。网络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时髦的理念、新颖的方法和流行的投资工具——它们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但并不一定就能让你的项目获得成功。这需要我们有准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