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轻弹的真实力」匹克翅影夏季版100公里体验报告
这双匹克翅影购买于2022年的10月5日,当时购买的平台依旧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红色心型APP,券后一共是152.34元算是比较不错的价格。说起来为什么我会买这么冷门的一双跑鞋啊,其实那时候我瞎冲浪结果就找到它了,于是去搜索相关的评测发现寥寥无几并且大都比较简略,于是我去了官网结果吊轨的事情出现了,官网根本就没有它的信息,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本着实践出真知再加上又好价并且数量真的不多的情况下我入手了。
那么如今也是累积够了大致可以摸清一双跑鞋脾性的100公里,于是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双冷门但是却我个人认为做到了品牌支线跑鞋标杆的翅影吧!


OK,先报一下自己的参数
172公分
体重61公斤
累计跑量目前有3616公里左右(2023.8.10),跑步时长一年半多,月跑量目前200KM+
但是不追求速度属于大众慢摇型乐呵跑者。

基础参数
左脚:212克
右脚:213克
这个参数是不是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实匹克的跑鞋尤其是态极那几款给人的印象就是沉,而且UP30初代的数据其实依旧是不够优秀的所以我在到手后发现它居然不到220克心里其实是很开心的。而且左右两脚的差值只有1克这才是国产做工该有的水准,或者说有些品牌的期间拳头产品的做工甚至还不如匹克的这双支线冷门跑鞋要好,真是丢中国制造的脸啊。楦形这方面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这次我依旧是选择了比平时小半码也就是内长250mm的款式,匹克的鞋子其实和特步一样在尺码方面也是个问题特步是因为本身的标长就是鞋子的内长所以偏大而匹克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其实国产我几乎都选择40码来穿着总感觉是要偏大一些的,那么各位购买的时候也建议要偏小半码来选择,如果是宽脚再考虑正码吧。

外观
翅影有着非常简洁的外观设计,第一眼望过去就知道没什么花里胡哨的细节和博人眼球的缀饰,并且圆润的主流厚底外形更是使得它甚至有着比薄底跑鞋还要简洁的第一观感。因为除去薄底跑鞋的紧凑,作为厚底的翅影就像是一块只进行了初阶加工的石刻,但是细细观察却发现这竟是出自于大师之手的好作品。翅影整体厚底且简洁所以使得鞋面和中底部分的区分一目了然那么就先从鞋面开始说起吧。我这双的配色是夏季版的蓝色,有种深蓝但是有没那么深的感觉,处在一种蓝色的中间值既不会像是深蓝色一样低沉也不会像是浅蓝色一样幼稚,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蓝色运用使其冷色调搭配上简洁的外观不仅是有清凉感更是多了一丝酷酷的感觉。除开配色之外翅影的鞋面也做了一些细节设计,鞋头大部分的地区都做了圆形颗粒的热压装饰来补强鞋面的支撑,同时鞋面两侧也有波浪形的条纹线条压胶来作为装饰,外侧的线条下方也印着匹克的三角形LOGO。不论是圆形颗粒还是波浪条纹都是呈现立体的手感摸上去非常的明显可以看出压胶的用料还算扎实比起一些只是薄薄一层的鞋子要好上不少。来到中底部分呢翅影可以看到是现在比较主流的厚底设计,前掌略微薄一点而后掌就非常的丰满了,在视觉上前掌过渡到后掌的位置比较靠前是有一条比较明显的分割线。分割线就像是从中底特地切割出来的一样,上面窄而下方凸起一圈。前掌的泡棉花纹是做了横向的切割,两侧呈现对称设计,而后跟部分则是由一些小块方形组成的竖线横亘在表面均等距离分布,而底纹也是斜向切割的线条,不过由于中底全部是白色的所以在远处是不容易看清楚上面的细节设计,后跟下方有一小块切角装饰,整个中底其实细看还是有些细节在的。



鞋面
1.翅影的鞋面有三种——初代发售的款式看上去像是贾卡材料,这双夏季版不晓得是什么材料但是变得更透气了,还有一双新款不叫翅影但是外形泡棉完全一致采用了编织鞋面。我只说手上有的夏季款鞋面的感受。

2.夏季款的鞋面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但有可能是更透气的贾卡材料,不过这次更换鞋面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整体的重量和初期发售的款式比有所增加,而且增加的比较明显,虽然实际的账面数据依旧符合速训跑鞋的区间但是对重量锱铢必较的跑友大可以去选择初期款式。
3.鞋面整体看起来十分挺立,实际上上手我们去摸也能感受到鞋面的强度,整体的纱线支撑性良好再加上鞋面正前方的圆形颗粒压胶与两侧的线条压胶就更进一步去增强了鞋面的挺立,所以长时间的使用虽然会在弯折处产生折痕但是整体鞋面依旧挺立,不会出现塌陷变形的情况而且纱线强度可观时间久了破洞几率也不会太高。
4.透气性有提升但是依旧不强势。我其实对透气这方面非常迟钝,一来我喜欢穿相对厚一点的长筒袜二是济南真的不算凉快所以出门跑一会脚底的感觉就只剩闷热了,除非是那种大网眼的开孔灌风明显否则我是觉得透气性其实一般。而且为了确保舒适翅影的鞋面内侧是有薄薄一层内衬的所以也会阻隔部分透气。其实夏天使用我觉得到是也好,起码回来不会有袜子都被汗水浸湿的情况,不管怎样这次的鞋面对于透气性的升级还是有一定提升的,只不过一对比更好的鞋面就有些落下风,那么冬季就不太推荐脚冷的跑友使用了。
5.鞋面包裹感一般。整体的鞋面因为比较挺立所以穿上去并不会有针织那么的具有包裹感,即使是把鞋带系紧的情况下。那么比较一般的包裹感就要求各位在尺码方面一定要选购到正确的款式,否则不合适的尺码会造成锁定出现问题而这是一双速度训练鞋,如果高速有一些滑动还是会影响速度的提升和训练的质量,并且安全方面也有隐患。

鞋带&鞋舌
1.翅影夏季版应该是对系带系统进行了更新,变得更加舒适合理,鞋带和鞋舌的设计简约实用,可以看的出是一款注重于实战的跑鞋,但具体有多少改变我无法去对比因为我没有首发的翅影。
2.鞋带就是很普通的扁平鞋带,上面做了一些编制花纹用来增强摩擦力防止散开,实战中我到是没有出现散开的现象,不过它的牢固性处在一般的水准并没有让人觉得多么坚不可摧但是足以安心就够了。

3.整体的长度我认为正好,可能稍微有些偏短,系紧后没什么异样的感觉对我来说就足够。孔位则是只有五组,前三组固定足中,后两组固定领口附近,鞋带孔周围有做压胶来进行补强和装饰,整体还算和谐满足一般跑鞋的配置与高阶的竞速鞋还是有些区别的。
4.鞋舌材料是有网孔的布以及内部做了海绵填充,用手摸起来就感觉到鞋舌的厚度不高,但是足够舒适,穿上去不会有压脚背的感受,实际跑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偏移。
5.鞋舌上同样做了提环一大一小供鞋带穿过来起到提拉固定鞋舌的作用,最上面则是印着匹克的标准并且这个鞋舌是非车缝式的,但是因为鞋带两侧固定的还不多所以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

后跟
1.翅影的后跟是标准的速训配置。之所以这样讲其实大家也熟悉速训鞋所做的取舍,一般为了进一步控制重量会放弃填入更大面积的港宝或者是干脆就不给你上后跟的加固了,导致后跟的保护性和锁定比起慢跑鞋来会有所降低,当然考虑到速训鞋的适用人群已经是能够有较快速度且能力高于初跑者的跑者,所以这些保护实际上可以依靠适用跑者自身的能力来规避掉一些削减的风险。翅影的后跟是比较极端的完全没有安置港宝的类型,只用了一块革制的物体做加固,用手可以将整个后跟摁下去,因此在低速时它所该提供的保护和锁定就会极大的被削减,这样的鞋子如果被初跑者用作慢跑是会增加受伤风险的因为慢跑是非常看重保护性的,如果当肌力不足以特别好的来保证每一步落地时力线的稳定那么到时候出了徒增疲劳就会是在某个坑洼处把脚扭伤。所以翅影它是一双面向进阶跑者的鞋子,初跑者不要去选购,一来保护性不足二是它的泡棉低速下也根本没有什么太好的体验。
2.后跟有一块三角形的缝线。这个缝线是被反过来然后卡在后跟上的,当然也是可以把它翻出来的,不过翻出来之后观感上就是很怪所以我认为它的作用就是去装饰。并非像其他跑鞋的后跟提环一样是用来快速穿脱的,除此之外我发现把它翻出来可以充当洗刷后晾干的挂钩处,因为这鞋子鞋舌没有提环不方便晾晒。

3.领口处有棉质填充。虽然做了填充但是像多数速训鞋一样并没有做太多的内容物,一是为了减重二是可以增加透气性以免夏天不会这么热,虽然这么说但是领口一圈的舒适性还是可以的。

鞋垫
1.鞋垫是发泡材质。匹克翅影是一双速度训练鞋,一般这样的鞋子为了可以提速不拖沓而大都选择EVA鞋垫且是比较薄的那种,然而翅影采用了一幅发泡鞋垫,并且肉眼观感非常像欧索莱材质。整幅鞋垫并没有因为是速训鞋而把密度调高反倒是依旧能感觉出发泡鞋垫的柔软,这副鞋垫所带来的脚感其实就是翅影在低速下为数不多的柔软脚感了,虽然它的感受是柔软取向的不过加速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泄力或是拖沓的感受,其实意外的不错而在低速下则是唯一的对脚感的慰藉。

2.鞋垫的基本样式配置合格。虽然是速训鞋垫,但是厚度可观并且做了足弓上翻以及足跟杯承托,鞋垫该有的基本配置都有,只不过整个发泡鞋垫还是有点柔软所以这些配置其实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尤其是足弓支撑。
3.长距离舒适不烧脚。我之前的测评说鞋垫长距离会难受,建议各位更换,可是现在却觉得不难受没必要去更换了,鞋垫表面就是普通的绒布,后掌处印制了匹克的标志,如果各位有觉得不适可以自行更换,反正我觉得原装就是最好的。

中底
匹克翅影的中底采取了全掌的轻弹材料,在态极俨然成为匹克的掌上明珠之后不知道是出于控制成本还是为了和态极正代做区别的原因而使用了这款材料,并且同样作为匹克老派EVA的魔弹也没有被采用,而轻弹这个材料匹克自己也是有一条明确的鞋款线并且在宣传文案上可以琢磨出一些靠向跑鞋的味道,那么翅影也采取轻弹很可能是为了作出和态极不一样并且在定位上又与轻弹正代相差的款式,于是它作为一双速度训练鞋就横空出世了。并且这双跑鞋用其更偏向于传统速训的脚感和主打轻质回弹的材料在速风GT和UP30后续系列诞生之前成了匹克最好的一双跑鞋,我个人认为甚至比同期上了珠粒发泡的UP30 1.0都要更加具有一双速度训练跑鞋该有的气质,因此匹克也在无意间诉说着材料的新旧不能决定一双跑鞋实力的结论。

接下来着重讲一下跑鞋灵魂部分的中底实际体验情况,我依旧是总结了几点感受然后展开来说↓
首先是中底轻弹材料的脚感调教为更加韧弹的取向。翅影虽然是一双符合当今潮流的厚底跑鞋,但是在脚感的取向上却是站到了与大部分厚底跑鞋相反的韧弹一边,这一点到是很让我感到意外因为轻弹材料的鞋子大多数的卖点都是柔软的脚感而如果为了能更好的去适应当今人们对于跑鞋口味的挑剔,匹克应当还是保持原有的软弹才对不过它的设计师却另辟蹊径将不一样感受的轻弹安装到了翅影上从而为我们带来了一双新奇的速度训练鞋。那么实际上这种脚感就让我们会不由自主去把速度提上去,因为在相对慢速的情况下不能够很好的去激发轻弹材料的回弹从而让你跑起来没太有爽感也就是吃不满材料所带来的加持,而一旦速度上去之后更大的力带来更好的回弹,在习惯节奏后韧弹所带来的体验同样不输软弹。
其次是溃缩后的回弹灵敏符合速训跑鞋的水准。前面说了翅影它的材料是韧弹取向的所以需要更快的速度来去激发本身的能力,而一旦我们进入高速运行的阶段翅影中底的溃缩就会变得更大而回弹自然也就比在低速的时候更加明显了。这种回弹是很顺畅不拖泥带水的,可以保证每一步落下之后伸蹬出去的过程中提供材料给予我们的助推,而不像是有些过于柔软的跑鞋启动迟缓从而打乱节奏也不想一些过于硬质的板砖鞋启动生硬拖累肌肉,就是一种合格有味道的速度感,就是一种值得你去拿它来进行加速去体验追风感觉的合格速度训练跑鞋。
最后是缓震极限相对较好但是内侧支撑不足。肉眼可见的厚底设计以及相对硬弹的调教取向使得翅影的中底不容易产生明显的形变并且依赖于材料厚度的堆叠也进一步去增加了它自身的缓震极限,所以这双鞋子中小体重适合穿着那么体重稍微偏大一点的有经验的跑者也可以买来尝试,那么大体重初跑者就不建议了。虽然硬弹的中底和较小的形变使得在厚底的情况下让整双鞋子的感受没有摇摇欲坠但是整体的内侧支撑却还是不足的,仔细观察鞋子的内侧足弓处以及大底部分发现分别都没有进行加固处理以及安插TPU抗扭片,大底没做抗扭片可能是为了减重。足弓的位置则明显感到会有一部分的倾斜,我上脚就会有轻微往内侧倒的感受,跑起来落地时也感觉内侧有些奇怪,所以低足弓的跑友如果入手这双跑鞋那么最好去更换支撑鞋垫或者是干脆不去选择它了。
小结匹克翅影的中底算是带给我一个对于轻弹材料也就是P-UltraLight一种全新的演绎,将以往柔软的性格一改变为了冷冽利落的样子,如果你之前觉得穿着轻弹正代跑步非常的不尽人意那么翅影则可以改变你过去不满的看法,当然仅限翅影的轻弹材料。

大底
1.覆盖面积相对较少。翅影的大底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只在前掌前侧和后跟外侧进行了橡胶覆盖,而其余的地方则都是直接将轻弹材料裸露在外充当一部分大底的作用。这个感觉有没有一点霍伽跑鞋马赫/卡奔系列的味道,但区别是霍伽完全没有在大底进行橡胶覆盖但是它将裸露在外直接与地面接触部分的中底进行了橡胶化的处理,具体可以凑近观察到中底最下方有一部分颜色较深的区域,那就是橡胶化后的中底。匹克则显然没有再做额外的对裸露部分的保护,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过后可以看到裸露的中底已经有了起皮磨损的现象,不过这几乎对性能没什么影响,只是外观看起来有些邋遢罢了,同时减少橡胶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减重使得整鞋的重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橡胶耐磨合格。整个橡胶的材料应该是普通的耐磨硬质橡胶,前后硬度没有作出区分,匹克也并没有给出什么说明,实际的体验情况就是在耐磨这一方面处于合格的水平。经过100公里的使用过后可以看到有一定的磨损但是并未出现破损和明显的厚度丢失,橡胶的原始形状排布都清晰可见只是说细纹有一些丢失。

3.凸耳大底抓地力优秀。翅影的橡胶覆盖面积虽然不算多,但是整体的厚度以及设计都是比较用心的,仔细看橡胶的形状花纹采取了仿越野跑鞋大底上常用凸耳样式,不过整体造型要更小巧和简单一些。大块的三角形凸耳横向排列,而在每个凸耳之间还会有一小块三角形的挖空用来进一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减轻了些许的橡胶重量,这些三角形全部是和鞋子呈现相同方向,在迈步落地的时候可以用手来简单感受三角凸耳的抓地,整体相当的明显。我在有水的路面上跑过很多次,其中一次进行了440左右的速度训练,整个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的柏油马路跑起来都非常的稳健,不会出现落地时有明显打滑的情况,而如果是干地的话抓地力则更加不用担心,速度训练鞋该有的在提速时的安全感对匹克翅影的大底来说还是相当合格的。

下面我来讲讲这100KM的具体感受,分为三个方面——通勤,慢跑和快跑去讲
通勤
在通勤这方面匹克翅影我能给出的建议是比较适合。
首先它的外观设计的简洁大方外加厚厚的中底又比较时尚,第一眼看上去并不能很好的去认出是一双跑鞋,再搭配上夏季版的几个清凉简洁的配色不惹眼也不俗套,既清新又独特相信在夏季或是其他季节穿着它来通勤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任何场景下几乎都没有违和感而鞋型也同样简单易搭。其次是中底的脚感虽然被调教成了韧弹的取向但是在搭配上翅影比较舒适的原装鞋垫之后也能有较好的感觉,不会是有穿板鞋的感觉也不会是有太柔软而以至于有些泄力的体验,相对韧一些的轻弹在更长时间的穿着后脚感也会比更软的款式变化更少,这样可以保持比较始终如一的体验,减少一部分脚感变化带来的异样感,同时轻弹材料足够轻盈日常通勤也可以有轻快的感受不会像是一般休闲鞋一样动不动就超过300克的坠脚感,这样走路的速度可以提升而压力又会减少。最后是翅影的足弓支撑要差一些,所以对于低足弓的人群穿着它长时间去通勤的话可能会有异样的感觉,所以部分人群需要去多加注意。
慢跑
通常定位于速度训练的鞋款都会偏袒快跑时的感受,拿雷达图举例可能就是在轻量,回弹,透气,这几个方面着重凸出而相对于稳定,缓震,有时甚至是耐磨都会做一些相应的取舍,可能雷达图会表现的比较平滑甚至是凹进去。上述一段话就是为了说明翅影它明显是偏袒速度训练的款式。低配速下明显感受到泡绵缺乏活力,因为轻弹的取向更改了所以需要跑者用更快的配速和更多的力气去激发它自身的活力,就像是你去游戏厅玩打拳游戏一拳下去如果给的力气少那么球就蹦的不高反之就会蹦的高。具体低配速下的感受其实就像是没睡醒的狮子,开始进入跑动之后呢会有种死板的感觉,完全感受不到这么厚实的中底所带来的助推,只是觉得踩在了一块软木头上一般,每一步之间的衔接甚至都出现了轻微的断裂感,这样的体验让我梦回K26上板砖中底的体验。于是我切到前掌去使用发现感受几乎相同并且低速下前掌也没什么滋味而且久了因为掌握不好跑姿所以脚就更难受了,于是我切到后掌尝试加大力气踩踏结果没好出多少去,碍于体重的原因我就是用死劲去踩中底其结果也并不明显,而且还把唯一那点鞋垫带来的感受给踩没了。所以这双鞋子在低速下的脚感其实多数还是来自匹克自家的那双发泡鞋垫,鞋垫厚度可观材料也是类似欧索莱的发泡材质并且没有因为是速训鞋的缘故而把鞋垫调教的密度较高所以说静态脚感下能够感受到一丝柔软,是整双跑鞋唯一接近现代主流脚感的温柔。虽然整体的反馈在低速下很迟钝但是在十公里的长距离中它的缓震以及相对回弹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衰减,只不过跑完之后会有中劳累感,因为材料不够有活力所以自然就有些拖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穿竞速鞋慢跑的经历,除非调教的就是极度的软弹否则真的跑起来浪费力气,所以我每次穿速训鞋的时候都会想好了,如果今天很累不想跑速度那就老老实实的拿出慢跑鞋来。而且翅影的足弓缺少支撑以及后跟港宝就没有安插,只是在后跟用了一块类似革的材料做了补强实际强度和港宝比不了,我说过慢跑鞋是很注重保护性的,而翅影在低速下的足弓不适刚才说了很明显,那么时间长了再加上后跟锁定又差,这种标准的速训式取舍真的不推荐买来慢跑,即使又一定跑步经验的人。

小结翅影慢跑并不合适,一来材料缺乏激活显得拖沓,二是会让身体付出更多力气徒增劳累,三是稳定支撑不适合低速使用时间长会有受伤风险。这三点无论怎么看都是双不合格的跑鞋,其实这只是慢跑时所带来的假象,因此如果不能正确的来使用它它在跑者手上只能成为慢跑时的烫手山芋。
快跑
还是先说老话,我的实力并不出众,对于整双跑鞋虽然可以驾驭住但是不能完全压榨它的最高极限。因此高速使用的情况偏少,多数是正常的慢跑活动,当然我不在乎你们说我实力不足,只是觉得不能全面的使用此双跑鞋比较可惜,特别标注防止杠精。
在高速的情况下翅影的轻弹泡棉终于被注入了活力。经过提速后的翅影整个就是一头活力满满的狮子,当然这头狮子的健壮依旧是取决于跑者自身的硬实力,如果跑者的速度足够快那么自然翅影的回馈是越甜美的。那么其实我用这鞋子最多到430左右来运行而且距离不长且中间有因为红绿灯停顿所以整个配速它不好去进行客观的对比,但是正因为有停顿所以发现轻弹这个泡棉在翅影上的调教果然适合速度,在绿灯亮起确保安全准备提速的时候丝毫不会慢跑时的拖沓感了,可以做到触地即走并且比较好去继续提升速度或者维持当前状态,而降速需要一段距离毕竟跟刚起步也有关系,急停我则是没敢试过怕受伤也没必要。同样在找到节奏后进行巡航的时候,每一步之间的过渡终于也没有什么割裂感了,可以比较顺滑的去前进,整双鞋子没有做什么滚动弧的设计只是前掌部分做了上翘,因此不会有强烈的滚动感但是这种不在有破坏节奏的衔接是要比慢跑的时候难得可贵的。然而我必须要说轻弹这个泡棉你不能指望它会有现在这些怪物材料那么猛的回弹推进,就像是额外长出来的肌肉一样,本身它虽然被激活了但是依旧不能与怪物比拟,只是说要好过很多劣质的EVA材料,那么对于上速度比较依赖材料的跑友它其实会更加帮助你提升自己内在的实力。
轻质的鞋身减少了来自重量带来的束缚感。单只40码213克压进了220克在我这里就是一双合格的速训跑鞋的重量了,我因为自身能力尚未达到较高值所以不是对重量追求极致轻盈锱铢必较的人,因此上脚翅影也能感受到和平时250克多甚至是280克跑鞋的区别,其实慢跑是因为最近服药导致没办法去进行速度训练,但因为轻质的鞋身在开始跑动时会不由自主的把速度提升上去,这是几乎所有轻质跑鞋的隐藏特点,无论是碳板厚底还是传统薄底在更加自由的时刻总是缺少不了对速度的释放,并且有底气的去更好的释放速度,轻就是好好就是轻!这是暴论不可信哦。
感觉更适合步频型跑者。这类中底调教偏向硬弹的跑鞋都感觉比较适合提高步频而不是拉大步幅,因为即使将步幅变大后虽然施加的力也变多了但是形变可能依旧不太明显,这样就没有什么所谓大剂量的压缩回馈可能真不如高步频下轻巧衔接来的舒服,当然能力强的跑者在高速下步幅和步频都要比一般跑者数据优异,果然鞋子挑人是挑能力呢。
长距离下的衰减不算明显。先说因为身体原因我最远也就跑了十公里那么速度训练也就七公里左右,全程500以内的配速不太能感受到鞋子泡棉的脚感变化,我认为还是仰仗于这次对轻弹进行偏硬质的调教,EVA说实话现如今性能寿命都不算出色了,该有的衰减快回弹相对差都已经差不多改进到了瓶颈,所以一味的向着超临界的软弹来靠拢也许并不再是出路,像是DNA loft V1或是亚瑟士的新FF泡棉等那种混了材料或纤维来改善的还好说,这种单纯去削减重量的EVA无疑要是软弹取向就是比较尴尬的快衰减跑感,比如我那双騛速1.0,动力巢lite一眼换皮EVA况且还没作什么太轻量的处理,柔软的脚感连个十公里跑下来都感觉不舒适,倘若这次翅影走的轻弹的老路那么还是一双比轻弹更沉在深水之中的失败品跑鞋了。总之幸好对于泡棉进行了偏袒速度的硬弹调教所以才成就了匹克翅影这双冷门但意外好穿的速训跑鞋,推荐的距离是半马及以内的速度训练,至于LSD是否合适我觉得有待考量,考虑到中底能否经得住30公里的考验我并不做推荐。
小结一下翅影在快跑方面有着轻质,快弹,抓地好等速训鞋该有的特点,长距离表现也不错并且整体的性格是遇强则强在更优秀的跑者手中加上美丽的价格无疑会成为一把大杀四方的“平价利刃”!

总结
在当今的时代其实透露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跑鞋厂商挤破头的互相争斗,每年不知道好的坏的出多少跑鞋,这其中也许真的就有那么几个是设计师用心的沧海遗珠可无奈爸爸妈妈都向着最出彩的大哥,而且这个大哥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换座频率还是挺快的。于是这些倒霉的小珍珠就一再跌价处理,直到身影出现在各种打折店和拼夕夕上,成为回笼资金的尾货被清仓出售,一辈子本该有辉煌的时候无奈大形势的洪流之下没有可以搭载它们的船,于是石沉大海终于不见天日。可是也正因为这样,让我们这些好似打捞员的人在茫茫鞋海之中翻腾寻宝的时候,依靠敏锐的嗅觉拿到了它们,该说是开心还是惋惜,人生真复杂啊。
总之这样一双200不到的优质速度训练鞋让我对匹克这个品牌有了改观,我认为在当时它是比UP30那双采用了态极和澎湃双科技的碳板鞋更能体现匹克严肃跑鞋决心的鞋子,然而翅影面临着与騛速X或者很多支线一样的命运,就是独一份成为了绝唱,不知道为什么就被砍掉了,如今它的替代者是速风GT,可我还是如同想要騛速X再回归一样的期盼着翅影可以迎来更好的第二代!
匹克翅影百公里综合评价
A-


这里是草根妖怪俱樂部,我是跑不快但认真分享的部长我们退役纪念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