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戏谈13代酷睿

2023-01-09 01:35 作者:TechNaloJoiey  | 我要投稿

目前13代非K系列处理器以及B760主板已经开售,想到13代相对12代的提升,感觉有些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

“上一个叫KS的已经被背刺了”

12900KS发布时,我就感觉有些微微“不妙”,因为上一个KS,9900KS,就被10700K背刺了,核心规格同样是8C16T,10代酷睿的14nm打磨得更好,频率一样都能上5G,作为i7的价格也更低,性能方面总体而言不说10700K更强,那也是基本一样。10900K更是又多了两个核心,9900K和KS属于是输麻了。

而12900KS发布时,13代酷睿的传闻也有不少了,当时我就感觉又会被背刺一回。果不其然,13700K,相同的8+8规格,采用13代新架构缓存更大一些,打磨过的10nm++++能效比和频率表现也更好一些,作为i7价格也远比12900K/KS便宜,性能更是吊打自家上一代旗舰。而13900K同样也多了两簇小核,且频率和调度上比12代都更加优秀,多线程能力又甩开12900K一大截。

其实这代13700K在刚发布时有UP对它作出了一个评价,那就是13700K可能是13代最有性价比的型号。从大小核的调度看,游戏前台任务肯定分配给大核,13700K和13900K都是8大核,那么在游戏调度上,13700K和13900K应该没有什么差距。另外多核优化做到8核的游戏也不多,个人认为游戏玩家上个13700K基本到顶了。同理12代其实游戏玩家上到12700K也差不多了,谁让13代出来12代就显得黯淡了许多呢。

“这代提升有XXX内味了”

众所周知,13代酷睿除了i3外全系加核,虽然加的是小核,但多线程能力还是增强了的。回想上次核心规模大升级,应该还是8代的时候,i3升级成4核,i5升级成6核,i7升级成6核12线程,而九代i7进一步升级成8核,但超线程由于i9下放MSDT要做产品线区分被取消了,等到十代i7才达到了相对完整的8核16线程规格,也与自家上一代旗舰一致。这次13代的更新除i3外全系加核,也对应着十代全系超线程吧,属于可能感知不大,但确实是有提升的层面。而且13代进一步打磨了10nm工艺,能效上也比12代更成熟一些当然了,只要intel后续能优化一下电压BUG和DLVR,也有那么点10代酷睿的味道。这么一想,13代的提升也并不算是挤牙膏,只是没有12代挤的那么多了。

Intel好像良心了,又好像没有

去年ZEN4发布时我说,以12代的IPC,12400/12500本可以完全压制5600,奈何全核睿频太低,三缓不如人家大,人家甚至还可以超频。当时我的想法是在13代上希望intel进一步提高i5非K系列的全核睿频,以对抗ZEN4的多核高频攻势。但我年轻了,以12代的产品区分就能看出,Intel更愿意用小核数量给不同定位产品间做区分,所以13代Intel对抗友商竞品的多核攻势的手段不是提频,而是简单粗暴,加核心,加小核心。加核心确实是提高多线程能力的最简单的方法,而且相对于提频来说,中低频能效非常高,加核心可以显著提高处理器的能耗比(参考13900K对12900K)。13400/13500单核相对12400/12500提升有限,多线程提高了,但变相捆绑了Win11,希望未来一段时间内这几颗新U能将12代的价格再往下压一压。

另一边就是Intel对于B系列芯片组限制还是有点狠,B760G小吹雪主板首次亮相,售价1399,比重炮手就贵了100元,这不是让人去买吹雪嘛。如果只看吹雪和重炮手这两个主板,会让人觉得今年这个小吹雪非常的香,但仔细想一想,花1399买了个主板却只能超超内存,好像又有点太奢侈。反观AMD,这代600系主板虽然也不便宜,但同价位的B650主板,买回来起码“功能”是“齐全”的,还可以折腾折腾。

B系列芯片组在Intel产品线中承担着负载中高端处理器的地位,比如13700,13900这样的处理器,本身是锁倍频的,当然不太合适也不必要去搭配一个Z790主板,搭配一个B760才是合理的。像13700K和13900K,搭配B760本身也是合理的,毕竟这两个处理器不超频的基本性能也强过各自不带K的版本。但从现阶段市场需求来说,B系列主板和Z系列主板的功能性能差距未免有些大,玩家经常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选一个B系列主板不需要那么贵就够用,但想折腾折腾选一个Z系列主板又要加不少钱。我觉得不妨参考AMD的做法,B650分出个B650E,X670分出个X670E,那Intel也可以在B系列和Z系列之间再分一个系列(排除基本用于OEM的H7系列),实在不行,Z7系列芯片组回归也不是不行。这样玩家的选择应该会更多样,更线性,厂商的设计定位应该也更明确一些。

再有一个就是从12代起开始有的NKU锁SA电压问题。本来B560主板发售后,中低端平台虽然不能超频,但超个内存,大家还是能玩得不亦乐乎的,但是12代NKU又锁了SA电压,变得在中低端平台上超内存又变得是KU的特权了,NKU在B系列主板上,除了扩展性,和H系列主板好像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H系列板子由于定位,堆料和硬件规格本身也不算高,也回到那个问题,玩家经常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我希望Intel后续还是能放开NKU的内存超频限制,本身你的限制就够多了,好不容易12代才把口碑扳回来一局,别自己给自己整臭了。

12代和13代的错位市场

13代发布后,新增的小核心、混合架构的软捆绑Win11以及马甲U单核提升不大的几个特性,导致了和12代产品就有了一定的错位市场。

i3 13100,12100的提频产物,参照10105,要有购买力和性价比,要做到加量不加价才行。

i5 12400/12500/12490F,目前核心最多的纯大核型号,13代的NKi5出来后,能否挤压这三款型号的价格都两说。假如能让这三个型号继续降价,把这三个型号的价格挤压得十分接近,那12490F会替代12400F,就看这颗定制U的存量如何。而12500会替代12400,毕竟UHD770的性能和视频编码功能更强,价格相近没理由不选个更好的。这三个U待13代散片价格稳定后应该会锚定1000元以内的价格区间13代NKi5能让这仨降价的情况下

i5 13400/12600K,这两颗U会争夺一部分市场,主要是入门级多核需求,12600K性能更强,可超频可玩性更好,之后这两者的价格差距应该会拉开一些差距,要么13400往下走,要么12600K往上走。

i5 13500是13代NKi5中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型号,主要是多线程能力不输12600K,价格又与12600K相近,就看是选择多核性价比还是超频可玩性了。13600就没什么考虑的必要,本身并不像13600K,还是12代的马甲,相对13500也只是提提频,回看历代600系i5,那都是量少价高的主,真没必要。

再往上,i5 13600K的性能表现有目共睹,有它应该就需要考虑12700K了。

i7 13700K让12900K的存在失去意义,个人心目中的游戏玩家够用的处理器。

i9 13900K还是那句话,富哥请。

戏谈13代酷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