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费希特、谢林哲学的简单总结

2022-06-26 21:17 作者:哲人奇兵  | 我要投稿

对费希特:康德将世界分为自我和物自体两个部分,自我通过感知物自体,感知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了起来。但是,康德的哲学有个问题,就是他将世界分为自我和物自体两个部分,这是一种二元论。费希特认为,物自体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对物自体的认识其实是对自我的认识,因此设立一个物自体是没有必要的。这个包含了物自体的自我,被费希特称为绝对自我。

因为费希特要解决二元论的问题,所以他的哲学只能有一个不经过演绎推理即可成立的原则,而这个原则要符合绝对自我的所有内容,那就是A=A(A代表某种事物),而要做出A=A这个判断,就必然需要自我认识自我,因为如果自我没有认识到自我,事物就不会显现出来。

自我认识自我,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是接下来就有了一个矛盾:下面两种情况必有一真一假:1、自我是有限的,在自我之外有非我,即超越自我的事物;

2、自我是无限的。

费希特相信的是第一种情况,即在自我之外有非我。费希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和非我是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可是,如果把非我看成一种事物,那么它就在自我之内,可是非我又在自我之外,这是自相矛盾的。

正确的是第二种情况,即自我是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非我”“超越自我”之类的文字(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不是概念,就像青蛙的叫声一样,对于人是无含义的。

对谢林:为了解决康德的二元论,谢林提出了绝对同一,自我和物自体都是绝对同一分化而来,最终又结合成绝对同一。绝对同一的内部处处相同,没有差别。

由于康德将自我和物自体分开,使得这两者不一定有同一性,这使得知识的根基不稳,谢林为此提出了绝对同一,说明了自我和物自体最终会结合成绝对同一,确保了自我和物自体有同一性。


对费希特、谢林哲学的简单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