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永德·大雪山·20181012 (4)


当地较为常见的莎草科杂草,印度洋沿岸均有分布,在我国分布于热带地区。
相比于更为常见的砖子苗,本种果穗短而密集,不易认错。

本系列出现的第二种刺蒴麻,花形接近椴树。椴树科目前已经并入锦葵科,尽管其花形与典型的锦葵稍有不同。
广布于旧大陆的热带地区,是部分野生蜂类的蜜源,但市场上似乎很少有人贩卖此类蜂蜜,可能是因为它的数量不像北方的黄荆那样多吧。

开紫色小花的菊科植物,分布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等。当地人常用作草药,但是没有特别显著的神奇功效。
形态多变,有低矮丛生的个体,也有挺直高大顶部分枝的个体。

分类上接近鬼针草的植物,原产美洲,现在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入侵植物。
据说其边缘的舌状花和中心的管状花会结出形态不同的果实,然而我没见过实物。

原产美洲的植物,作为一种优质的热带牧草而被引种栽培。
虽然我国的热带地区大都湿润多雨,适合耕作,但热带居民也有吃肉喝奶的需求,所以牧草还是有必要种的。

虽然名字里带着“扁豆”二字,但它和用作蔬菜的扁豆基本没关系。本种曾经归入决明属,但后来有人觉得它和大部分蕨螟差异很大,分出来了。尽管如此,与其形态相似的豆茶决明仍然被放在决明属,背后的原因让全球变暖。

形态独特的植物,见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唐本草》已有记载,是民间常用的草药,然而我至今没看到有说服力的临床研究。希望中医研究人员用点力。

我国热带比较常见的柳叶菜属植物,分枝长而多花,形状与龙相似,故名。叶形与近似种有所差异。
本来有四个花瓣,掉了一个。一般来说,花瓣的数量应该是花萼的整数倍,比如,有四个花萼的植物一般不太可能长出五个花瓣。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