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
最近接触到的一些事,又让我想起来了一件去年年末的旧事,还是应该让一些路人把当时的事情弄明白,所以还是有必要写一写当时的情况。这是写给一些让一些不太了解的人或是对实情有误解的人的,而不是写给那些认为这是在攻击他,认为我和某些人站在对立面的人的。我觉得有些事需要留下一些记忆,作为日后的经验或是教训。
注:
1.以下难免会遇到用到通常意义上的“音游圈”这个词,因为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去描述这些人的群体更好(毕竟,在我看来割裂性非常强),但是为了方便叙述,只能先用这个词了。
2.有些时候我会用up这个词有些时候不用,是因为up的概念太局限了,在对应语境下不能很好地描述一个人;而有些时候只是作为代称,并不是说这个人就只是一个up。
先说说过程,当然我关注这件事不是第一时间,可能有疏漏,还有印象的可以来帮忙还原一下。
起因是一位游戏区的up主“导演BK”制作了一个系列纪录片“钱从哪来”,采访一些游戏人,从“钱从哪来”这个问题引入,展开对其一系列的访谈。
在此之前,BK分别采访了peropero公司和鸽游,都有不错的反响。特别是很多与和鸽游相关的up都转发了采访鸽游的视频来帮忙提高人气。可以说这次的视频反响非常好,对于圈内人来说,这是近距离接触鸽游内部的好机会;对于圈外人来说,认识了这样一个为爱发电的,有出色游戏作品的游戏公司也是很好的事,说不定也会尝试玩玩鸽游的游戏。
在采访鸽游的视频不久之后,BK便有了再次接触音游圈里的另一位游戏人——EK鲁比的想法,在采访鸽游的视频评论区下问大家有什么想问EK鲁比的。之后便在12月末发布了采访EK鲁比的视频预约。当然,很多圈内的大up也转发了这期视频的预约。到此为止,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到这时,有人开始怀疑导演BK的动机了:为什么不去搞其他游戏了,连续发了好几个音游相关的视频?明明纪录片系列名称是“钱从哪来”,为什么不去采访游戏公司了,而去采访一个视频博主呢?这一细想就琢磨出不对劲了,难道这个up就是看上一期视频反响太好,想蹭音游的流量?
于是在这之后,一部分圈内人开始在预约动态的评论区和私信质问BK做这期视频的目的,更有甚者看了一些负面评价之后,直接对BK进行了人身攻击。BK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回答,但是对于更多的质疑没有一一回应,理由是“很难短时间解释所有问题,并讲清楚自己做视频的目的”。并直接将一些私信质问者拉黑。而被拉黑的人中有几个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大up。这些up更加坚定了认为BK的视频蹭流量的观点,呼吁其他人进行抵制。而BK在视频发布前删掉了预约动态,进一步加固了这种印象。
而在视频发出后,短时间内有非常多的人来视频下面开喷,BK也没有解释太多,最后迫于压力,还是听取了一部分建议,改掉了标题。众怒平息后,才有更多相对冷静的人开始评论。
本人在该事件中做了什么:先试图告诉大家在视频发布前没看过视频就没必要进行质疑与攻击,在视频发布后试图告诉圈内人这期视频不应该受到如此的批评与攻击,并私信BK请求解除黑名单(通过回复来看,应该是全部解除了)。而在众怒之下,我被一些人打上“太天真”“护主”的标签一同攻击,有很多人通过评论/私信等来攻击我,甚至到我在此之前(正好是前一天晚上写完,定时为当天中午发布的专栏)的稿件下攻击我。于是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与攻击,进行了拉黑处理(当天已全部解除,只有一两个评论区看到的,过于魔怔的还在黑名单里,比如某ZJW)。
事件的大致过程基本如此,但愿我的回忆还算客观。我的看法:事件中每个人的处理方法都有问题,但是造成不良影响更多的恐怕是某些自认为的正义人士。
先讲一讲为什么我认为这期视频没有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将BK归入游戏区up,那么评价这个系列纪录片,就要从游戏区的视角来看,而不是音游区。这是很多圈内人没有意识到的。如果从音游区内来看,不去采访一些更有采访价值的公司/从业人员,反而采访一个圈内知名的视频博主,而且内容基本都是圈内人所熟知的内容,很难不认为这是在蹭流量。但是对于一般的游戏人来说,了解一位实力很强的知名音游博主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音游圈。
其次,根据我对这一系列纪录片的理解,“钱从哪来”作为系列标题,是每期视频的切入点,但是视频的主体内容更多是在采访中给观众展示游戏人的生活,只是一种吸睛的手段罢了。而在此之前,BK所发布的音游相关视频都是采访游戏公司,这会使得圈内人对这一系列视频产生刻板印象。但是如果再看一看这一系列前面的视频后,就不应该再有这种观点了。所以,“采访视频博主问钱从哪来不合适”的问题其实不大。
另外,为什么我认为BK的这期视频蹭音游流量的动机不成立:首先我对BK的视频内容与其背景进行了考察,还是比较肯定其视频制作能力与眼光的。有一说一,能从lol电竞圈急流勇退,就是一个对其眼光好的肯定。(苦笑)一个一般通过的观众,应该是能从其一系列视频中感受到BK对电竞和游戏的热爱的。而纪录片的内容,如果不带着滤镜去看,对于圈外人来说还真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说到lol,其实挺唏嘘的。看上去还是世界范围内热度数一数二的电竞项目,其实已经只剩下一地鸡毛了,当年真的有很多热爱电竞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成为了lpl职业选手,但是最后都被现实磨灭了理想的棱角。在不同平台关注过几个曾经的lpl业内人士,转型之后到还都有不错的生活,一有人提到电竞前景就极力反驳。唉,有的时候热爱真不能当饭吃。)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我是一个有能力采访很多游戏人的视频制作者,我想蹭热度的话,我当然要去找话题讨论度最高的话题,而不是去找一个圈子很小的游戏类型。BK甚至可以倚仗自己的经验,一直做lol视频,因为到现在为止lol还是经常上B站热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在自己的舒适圈内做视频,反而去认识一些圈外人并不熟悉的游戏人,可以解释为这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和好奇心所进行的选题。
至于我如何评价这期视频:对于一个圈外人来说还算不错,BK的水平还是在线的。但是对于圈内人来说的确没什么特别吸睛的点。
看到这或许还会有人说,BK要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那还真不会闹得这么大,不能排除他就是到各处都蹭一点流量,然后再换个话题去别处蹭一波的嫌疑,而你就是在天真的洗地。那我没什么反驳的,这还真是一个有充分证据的解释,但是恐怕但凡多了解一点了解什么是纪录片,BK都干过什么的人,大概不会相信这种观点。
至于为什么这件事闹得这么大,其实也得说,BK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在我看来的确非常差劲。最差劲的地方就在于BK根本没有充分调查过圈内人的画像。BK恐怕真的没有了解过一些圈内人经历过什么事,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攻击,再加上解释不到位,在没有人听他解释的情况下直接选择了拉黑处理。客观来说,其实多了解一下相关内容的话,是能理解的,要是真让BK来解释,也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事。(在我看来,他就是认为没有必要讲,也不屑于给那些看了解释后不愿意自己去了解相关内容还在输出的人解释。对于直接开喷的人直接拉黑,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因为他认为这些人将不是他视频的受众,而这也是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直接原因。)此外,这个具有争议性的标题其实也一直是一个隐患,对于路人来说的确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局限了接受信息的角度。
(多说两句关于BK 的题外话,其实BK在此之前就因为一些事没处理好,导致大量掉粉,可以参考吃瓜日报2021年7月6日掉粉涨粉榜以及知乎搜索结果,总之这也是BK在处理一些矛盾上的问题,那么其实再次出现这种节奏其实是迟早的事。唉,又有有多少人能保证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做媒体行业五六年没有一点节奏呢?)
再说回我自己。为什么我会坚持认为BK不应该被冲:我的立场就是:1. 遇到节奏不无脑跟,先调查再发言,让子弹飞一会;2. 尽量缓解节奏,双方都应该等到冷静之后发言;3. 就事论事,不是所有有问题的都该被冲。其实这里面有几点并没有执行的太好,我也没有在交流明确地表达我的意图。现在来看,想让某些人做到不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你交流,的确是一件十分天真可笑的事。
要是BK因为不了解圈内人以及对节奏处理的不够好而被冲,那还真不算冤。还有一点很可笑的是,还真有人天真的认为我只是在维护BK所以攻击我,给我直接贴上了硬洗的标签来打。当然,我也犯了和BK差不多的错误,高估了群体的理性。当时的情况是,我当天晚上刚写完一篇专栏,看到有些人在讨论这件事,然后发现当时的舆论情况竟然短时间内180°大反转。直觉上就感觉这波节奏恐怕被带偏了,于是回去调查了这个系列纪录片,基本断定这是一个不应被喷的视频。于是我便一直试图在评论区尝试告诉大家要冷静。本以为大家都能冷静下来听一听不同观点的发声,然而无济于事,甚至同样遭到了攻击,甚至于有若干个人挂了我。
为了试图不进一步引起纷争,我一直没有使用任何攻击性的词语,不过恐怕有几句戳到了一些怒不可遏的人,还是被打上了对立面的标签,遭到了一些人的连带攻击。或许当时我能再冷静一些,等到他们的怒气散去之后在试图解释这一切,会是更好的选择吧。
那接下来,回过头来聊聊站在另一面的部分圈内人吧。先说说转发预约动态的up们,现在来看这期视频的播放量的确比另外的一些冷门游戏的播放量高,但是恐怕很多引流行为是圈内人自己做的。再加上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蹭流量这一看法的出现,很多圈内人便凭借对持有这些看法的人的相信,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形成了蹭流量的印象。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毕竟这是最节约成本的了解事物的方式了。
说实话,在我看来最令人反感的还是那些攻击性拉满,一旦有人和他持不同意见就开喷的圈内热血青年。只会听从别人带节奏,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他人贴标签,不去调查只知道发言,不想着解决问题只会攻击的人,真的很难和他们沟通。真的很想让有些被别人拉黑的人反思一下,因为不分时间场合的发言而被拉黑是否真的只是对方的错误?假如我只是一个一般通过的路人,看到这期视频下面这么多抽象的攻击性回应,肯定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圈子里的抽象人非常多。如果在每一个涉及到音游的主流文化的视频下都能见到类似的评论,那么音游圈在外人眼中的坏印象到底是哪些人形成的呢?很多正义的圈内人把这期采访EK的视频主观地直接归入了音游圈里的视频,在这种立场上开喷。但是这期视频本来就不是只给音游人看的,甚至如果当时一些UP没有转发,恐怕就没有那么多音游圈内的人会在第一时间来看这期视频。
(题外话,一直很讨厌某些到处乱刷抽象梗的人,其实我也挺喜欢棍子哥,溜过不少鬼畜的。要是在动物园视频底下整点说的道理,在讽刺视频下面发点龙图,我觉得都能接受。但是,在正经作品下面乱刷恶俗梗,还觉得自己挺正义的人,其行为和在他们眼中最逆天的梗小鬼/OP/臀P没有什么两样。自从我见识过一些从音游曲的鬼畜作品到正作下面刷梗,引发搬运的UP反感之后,我便很难再去好好看这些鬼畜了)
我也相信,这其中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其实是希望自己所处的群体的整体氛围是越来越好的。但是在实现路径上具有一定的分歧。我真切地希望,有一天在屏幕对面和我交流的人,是一个理性中立客观(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好词,结果被广泛地褒词贬用了)的人,是一个能包容不同观点和一些小错误的人,是一个善良有礼貌的人。我也希望有一天,某些小众圈子的排外性,攻击性能因群体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有所改观。(最后的碎碎念了:我曾经说过,音游圈不是最烂的圈子之一,还有很多圈子从上到下都遍布着无耻之人的)
还有就是,某些热血青年的包容能力约等于0。恰恰是这种人带起来了大部分网络上的节奏。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头脑太简单,涉世未深,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只知道争论对错吧。我相信其中有一些人是知道该坚持什么样的正义的,而另外一些人或许根本就不知道,只知道非我族者格杀勿论,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和他们所鄙视的人只是一体两面罢了。
总之,只能说大家都没有在充分思考和了解后发言,对彼此都有一定的误解,因此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可以看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碰撞,对彼此的刻板印象也是无法消解的厚障壁。具体到个人来说,还暗含着中年人与青少年的思维碰撞,传统媒体与新生代群体之间的冲突。再回想起这件事,其实还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每个人都真的做出了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最合理的行为。(换句话说,理清一个人的立场与原则,就能大致推测出其发言;从一个人的发言,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在此时此刻希望别人看到他是在什么立场下发言的。)不过过去了这么久,也许很多人的观点和立场都已经改变了吧。至于试图参与其中的我,也是在这个事件中
好消息是,这之后双方大概没有第二次碰撞了,两边都还能原来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下一次遭重的,又会是谁呢?
最后是我个人的小小请求:
1.挂人的差不多得了,该删了吧?
要是真做了什么违法背德的事被公之于众,也是罪有应得。但是未知全貌就把别人当乐子其实也挺乐的(这种乐子咱还真遇到过)。关于我对挂人的看法:【共同维护音游环境】为何我们反对“挂人”
2.本文禁止转发。转发数是能看到的啊,感谢理解。
不解释了。
3.评论精选是必要的。
正经评论都可以谈,有些话没说明可以问。搁这就别刷烂梗了啊,有点像往别人的笔记本上画鬼脸了。
最后的最后,祝各位万事顺意,烦恼都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