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年夜饭丨我和我的家乡

虽然大学毕业后和孩子她爹都留在成都工作安家,没有回老家发展,但实际上不管去他家还是我家,都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所以哪怕结婚生娃孩子4岁了,每年过年我们也都是在两边家里过年——年夜饭这种东西最多也就给爹妈打个下手罢了。
结果今年疫情影响,没想到连近在咫尺的我两也不得不自己在成都过年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两边妈妈的第一反应出奇的一致:婆婆的第一反应是,要不我们搞点年夜饭半成品,给你们送到车站?而我妈就更厉害了,甚至冒出了一早开车过来给我们送年饭的想法……
我两好歹也是30+的人了好吧!!!
没吃过猪肉也看猪跑了几十年,两人份的年夜饭真的难不倒吃货呀!!!
于是这篇专栏诞生了。
我打算图文并茂地写完,发给两位家长=v=
先来张完全体——

然后是单菜展示:
腌腊制品

过年当然少不了腌腊制品啦,在家的话,香肠腊肉必不可少,还会有郡肝啊、鸡鸭啊、猪蹄膀子之类的,不过我们两个人,就不搞这么麻烦啦,一盘子香肠加个梅菜扣肉就行啦~
说起这个扣肉啊,孩子她爹家管这个叫风吹肉,我们那边叫酱肉。小时候有个亲戚婆婆做得特别特别好吃,第一次走亲戚吃到我就惊为天“肉”——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妈妈还专门去学了一下——不过好像做起来比较麻烦(也可能是自贡风干比较困难),家里做得并不多。
倒是孩子她爹家每年都会做,嫁入之后就跟着享口福啦~
松鼠桂鱼

年年有鱼,连年有余——年夜饭上怎么可能没有鱼菜呢!!!
孩子她爹自选自剖自炸自制的松鼠桂鱼——是我最喜欢的鱼菜了!——虽然尾巴断了哈哈哈,但这不影响它的美味!!!
要不是顾忌着要“有余”,我们肯定直接吃光了……
红萝卜烧肥肠

“红萝卜、抿抿甜,看斗看斗要过年”——这个是四川的我们,从小就会在过年前念叨的儿歌。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红萝卜是年菜必备呀~
这道菜是我昨天提前烧好的——甜甜蜜蜜,红红火火!
八宝饭

一般来说八宝饭是要加很多东西的,什么冬条橘皮桂圆夹沙肉啥的——不过我们就两个人,就省事儿一点,直接做的更像糯米饭的八宝饭。
对喜欢糍点心的我来说,糯米只加黄糖其实就已经很好吃了——而松子简直是点睛之笔嗷~
豌豆角和豌豆尖


过年的时候是豌豆尖、豌豆角最贵的时候了。
但是也是最嫩最好吃的时候——每年家里老人都会一边抱怨着价格一边买回来一大堆,也是难忘的童年记忆了。
这两个菜似乎都有节节攀高的意味,豆角清炒就很好吃,豌豆尖一般是配酥肉和粑粑肉煮汤——粑粑肉工程量太大了,我们就只加了酥肉。
然后因为孩子她爹解冻排骨的时候拿成了龙骨……所以今年的各种汤菜都有骨头汤来煮,烧排骨就被迫放弃了=-=、、、
五花肉

男孩纸的最爱——就是大口吃肉啦~
没有找到红曲粉所以直接老抽+豆瓣上色,又加了一点糖。
五花肉烧得好是真的会软糯不腻的,尤其用老家带来的好肉,口感和成都的猪肉真的有很大差别——身为女汉子我也可以吃好几块=v=
不过说实话,孩子她爹做得卖相不行,一桌子菜里它看起来最不咋地……下次还是我来吧……
海鲜


这个平时是不会出现在年饭上的……毕竟老家想买到新鲜靠谱的海鲜还是比较难。
但是在成都,紧靠白家市场的我们毫无压力!!!
辣炒花甲是日常就非常喜欢的常备菜色了,孩子她爹还加码了配饭的鲍汁杏鲍菇——一开始还觉得鲍鱼就这样一般般,结果做完就——真香!!!
虽然今年自己做团年饭是被迫无奈。
但是完成这一桌子的时候,成就感还是很满满的。
爸妈一年年的年纪大了,总有一天“回老家过年”会变成“爸妈来我家过年”吧。
从坐着拿红包等吃饭的小辈,变成发完红包就进厨房操持的大人——这就是,长大成人吧。
新年伊始,祝大家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愿今年立下的Flag都能好好实现,变成明年年初实打实的年终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