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25——“校外培训/影子教育”





答题方向
1、影子教育的内涵
2、校外培训治理的困境
3、改进校外培训治理的对策
4、校外培训失灵的负面影响·
5、校外培训现象对“双减”政策实施的启示
一、影子教育的内涵
国际上的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最初由史蒂文森(Stevenson)和贝克(Baker)提出,指内容仿效正规教育体系,随其变化而改变,且成本主要由私人承担的课外补习活动。相较于正规教育体系统一而标准的制度安排,影子教育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因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不断发展壮大。
二、校外培训治理的困境
1、现有治理措施难以化解受教育者围绕优质高教资源开展竞争而传导至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普遍性压力。
2、校外培训治理受制于对减负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其实践机制。
3、封堵式治理忽视校外培训牵涉的教育公平问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不公平。
4、传统治理观念难以有效应对校外培训的复杂性。
5、治理措施系统,但可操作性不强。
6、治理过程迅速,持续性不强。
三、改进校外培训治理的对策
1、以多元人才观念引导高教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缓和传导至基础教育阶段的压力。
2、强化正规学校育人方面的主体责任并改革考评体制。
3、采取措施保障低阶层学生对校外培训的参与。
4、以整体性观念统筹治理校外培训的复杂性,认识治理的有限性和长期性。
5、打造专业化的教育执法队伍,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执法。
6、增强治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功能。
7、客观看待地区间治理效果差异,将阶梯式整改与分省整改相结合。
8、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建立机构分层分类机制精准施策。
四、校外培训失灵的负面影响·
1、加剧教育不公。
2、产生外部负效应。
3、侵害消费者权益。
4、逐利性进一步放大。
五、校外培训现象对“双减”政策实施的启示
1、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及可选择性。
2、加作业辅导#并提升作业设计
3、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4、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合规转型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