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记 Day1&2

第一天,到达成都。原定的时间应该是下午三点左右,但因为成都暴雨,飞机延误,实际到达酒店已经六点多了。一天的劳顿,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再去探索景点或是寻找美食了,就在酒店对面找了一家串串店。虽然是随意决定的,但这家店的味道倒是不错。令人惊讶的是我倒没有觉得汤底很辣,看来我一直自吹自擂的吃辣水平确实是到达了一定的境界。
睡了安稳的一晚,第二天我们就驶上川藏立交,离开成都。抬目可见,是起起伏伏的山峦,这还是十分令在平原居住的我眼前一亮的。四川的山同江浙的一样,也很秀气,但在我的眼里总是更奇更险,大约是受了诗仙太白的影响。
到达映秀地震遗址参观后,再车行四五个小时,就到了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四姑娘山久负盛名,这次我们有机会远远地欣赏她们的容颜。
以前我总觉得,那些“这座山像……”的比喻总有些牵强附会,但在双桥沟,我却第一次发现这样的句子也有名副其实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鹰嘴岩,刀削斧劈,就像仰天的鹰嘴。这山势如此凌厉,望着它的时候,仿佛可以听到凄厉的鸣叫。还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山,形似布达拉宫。传说松赞干布要建立这座恢弘的宫殿时,派出了三位喇嘛四处寻找建造宫殿的灵感,当他们来到这里时,见到了这座伟大的山,一下子就为它折服了。两位喇嘛描绘下这座山峰的图画,献给了松赞干布,剩下的一位喇嘛为了这座伟大的山永远留在了这里,最后也化为了一座山峰。说实话,景区里的神话故事我从来是听听而已的。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神话——是仙女的项链,或是四姑娘的祖母,每一座山都可以有一个神话。但这个关于布达拉宫的故事我却觉得很浪漫。是伟大的宫殿像伟大的山,还是伟大的山像伟大的宫殿?那个留下来的喇嘛,他为什么会对一座山产生如此的崇拜和依恋,以至于愿意为它奉献一生的时间?人间真的会有这样奇妙的缘分,这样深刻的羁绊,这样难解的执念吗?久远的传说折射到此世,此世的传奇成为千万年后的神话,只有这山还默默地矗立,它没有悲喜,它果真没有悲喜吗?

上山的一路都乘坐观光车,许多山峰湖泊都匆匆而过,远处四姑娘山中的某几座也是惊鸿一瞥。倒是苍翠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映了满眼的绿色。这里的山上有许多野生的沙棘,树龄有数百上千年了,因为这里特殊的自然条件而与其他地方不同,长得十分高耸。沙棘的枝干上有许多“树挂”,学名叫松萝,这种丝丝缕缕的东西,是空气清新的证明。到了景区最高处,忽然就开始下雨。这里的海拔已经很高了,总在三千到四千米。我一下子就觉得头晕,走路也不得不缓慢起来。仅仅一千多米的森林步道令我望而却步,就在旁边卖特产的小摊位买了一瓶沙棘汁,坐着喝了起来;又买了一些貌似是小树梅的东西,紫黑色的还好,红的就太甜了,不好多吃。


雨天忘带雨披,头疼难忍,加之山里的风越刮越冷,我们没有多逗留。等大家都下了山,就是旅游车一路向前。期间大雨滂沱,硕大的雨滴砸在车窗上,无比嘈杂。我戴上耳机听歌,不得不把音量开到超过一半,就是这样,还是只能听到一点模糊的调子。车的一边是山壁,车的另一边是崩腾的河流。那流水太快了,让人心惊,还有路上的碎石。从黄昏到黑夜,车疾驰着摇摇晃晃地向前,我的手肘总是被甩得往窗框上撞,腰和脖子也快被这坑坑洼洼的山路弄得折断了。一直到晚上九点左右,终于到达丹巴,吃上了晚饭。没有什么好菜色,晚饭便草草了事。躺在床上,这里的海拔已经高了些,呼吸时稍感阻塞,但想着旅途还长,便不敢马上用氧气罐了。
旁边就是大渡河,流水声颇有气势。大雨好像也下了一整夜,哗哗的雨声不停。一夜喧嚣,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