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模控制的PID参数整定
在上一篇PID系列的博文中,我们介绍了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在本文中,我们将基于上一篇文章中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对PID参数进行整定。
基于内模控制的PID参数整定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
步骤一:首先我们需要基于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求得内模控制器,它包含了内在模型的逆
以及滤波器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与常规内模控制的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基于IMC的PID控制器设计中可以允许
的分子阶数大于分母的阶数。
步骤二:求得内模控制的等效反馈控制器,其形式如下: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此时控制框图可以等效为PID控制器的闭环控制形式。
步骤三:通过比较内模控制的等效反馈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的标准形式,则可求得PID的控制参数。对于一阶系统,采用PI控制形式就可,对于二阶系统,采用PID控制形式即可。标准的PI和PID控制形式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为滤波器参数为可选项。
假设被控对象为一阶系统,系统的内在模型为
则设计的内模控制器为
相应地我们可以求得内模控制的等效反馈控制器为
通过与PI控制器比较,我们可以得到PI的参数如下
同理对于给定的二阶被控对象,假设系统的内在模型为
通过前面类似的分析,我们与PID控制器进行比较,最终我们可以得到PID的参数如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内模控制的设计,当内在模型确定时,PID的参数只与滤波器的参数相关,因此,原本三个自由度的控制参数设计,变成为一个自由度的控制参数设计,这极大的降低了PID控制参数设计的难度。
步骤三:通过调节参数去平衡PID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我们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相应模型进行验证。我们首先考虑以下一阶系统
我们选择内模模型为
则PI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到为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我们通过调节参数可以得到如下响应结果,其中Y1,Y2和T3的
值分别为0.01,0.1和0.5。可以发现随着
值的减小,系统的响应速度变快,但又不会出现超调大的情况,总体控制效果时比较好的。


接下来我们首先考虑以下二阶系统
我们选择内模模型为
则PI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到为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我们通过调节参数可以得到如下响应结果,其中Y1,Y2和T3的
值分别为6,3和1。可以发现随着
值的减小,系统的响应速度变快,但是相应的超调量也增加了,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动态响应速度和超调量选择
。

二阶系统PI控制响应结果

二阶系统误差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内模控制进行PID参数的整定降低了PID参数整定的复杂度,对PID的参数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