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放弃每年30万的奖学金,我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2023-07-18 11:23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时常感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么快就过去了,也很神奇的,在拿到offer时,用母亲的话来说,我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这四年间,熬过的那许多夜或许已经变得虚无缥缈,但是手中offer的重量才让我意识到本科真的结束了,我也通过努力迎来了更好的未来。申请不仅是对能力的考量,更重要的是细心耐心。大一到大四,我为了提升一分成绩而努力;而在学业之外也要抓住每一次科研机会。更不用说十几次文书的修改,十几个项目网申表格的填写,每一封套辞邮件…在申请中我最庆幸的是在大一就加入了世毕盟,认识了特别耐心的老师和培训师姐姐,还有来自MIT EECS 的mentor学长,在每一个申请关键节点协助我做决定,在合适的时候提醒我该完成的工作,让我在申请中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


# 背景介绍#

BE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GPA 93/100;Ranking 3/283;

T 105+;G 330+

Exchange@Purdue ECE: GPA 4.0/4.0

Remote summer research@UCLA-CSST 2020.

Pub: IEEE TIB*1(3rd),CHI2021 (2nd)

RL: 三封国内强推+UCLA暑研推+Purdue课程推

 

申请结果(截至2021.04.17):

ETH Zürich EEIT M.S.*

ETH Zürich BME M.S.

EPFL EEE Master

Purdue BME Ph.D.

Purdue ECE Ph.D.

HKU EEE Ph.D. (HKUPS+HKPF Scholarship)

Georgia Tech MSCS-online*

UPenn MCIT-online



首先针对EE申请者,以下是我对时间线的梳理,希望能给大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申请中需要准备的材料无非就是:

三维(GPA,TOEFL,GRE)+软实力背景(科研,推荐信,pub,实习,scholarship/honor)+文书准备(CV,PS,SoP,RP)。


对于不同的目标学校,其重要程度的排序也不相同:

美国:牛强推 - pub/科研 – GPA - 套瓷 – TOEFL – GRE - 其他

欧洲:GPA - TOEFL/GRE过线 - pub/科研 推荐信

香港:套瓷 - GPA - pub/科研 - 推荐信 - TOEFL/GRE过线


在申请季的尾声回看本科四年,我认为需要做的事可以用一句话概述:在维持较好GPA的情况下,尽早准备语言成绩,利用身边尽可能多资源进行软实力的提升。


对于Master项目的申请,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保持一个较高的GPA(3.8+)。GPA通常是录取的第一个门槛,对于希望申请香港或者欧洲的同学更是如此。许多项目GPA通常决定了你有没有机会被shortlisted。语言成绩对于理工科申请的同学相对来说没有特别重要,越早考出来越好,因为无论是交换项目或者是暑期科研都需要一个过关的语言成绩(建议100+)。GRE同样需要尽早准备,因为越往后拖事情往往也会越多。对于EE方向,大三整体会安排很多的专业课,会花费很多的精力来维持GPA;而大三的暑假往往会安排暑期科研,如果想要保证充裕的研究时间,最好是将准备GRE的时间前移。提升软实力机会有很多,例如实习、本校科研、外校科研、暑期科研、semester projects等。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时间规划是:

大一学期内:保持较高的GPA提高之后几个学期的容错率;同时准备语言考试

大一寒假:准备语言考试同时调研学校的研究资源,寻找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大一下学期/暑假:进行第一次语言考试。

大二学期内:维持GPA。秋季学期尝试联系感兴趣的实验室寻找RA资源,准备GRE考试。

大二寒假:准备GRE考试;同时为科研积累阅读量。

大二春季学期:交换项目;校内科研。

大二暑假:GRE考试,如果在大三进行交换的话,提前联系对方学校的科研机会。

大三:交换项目及借助交换项目的科研。秋季学期可以开始报名官方的暑期科研项目,临近寒假时海套RA机会。

大三暑假:进行暑期科研,并尽量延长项目时间。一般时间越长获得的推荐信越好。

大四秋季学期:准备文书及陶瓷。

大四寒假:面试。


如何获取名校本科交换机会?

交换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本科学校资源)或者自己申请另种途径实现。官方项目一般来说比较成熟,除极个别项目以外竞争不是很大。例如伯克利的学期交换项目等。如果本身background比较好的话,一些官方项目也会有免除学费等一些列优惠政策。大家应当多关注自己学校的信息平台及时获取信息。


自己申请交换项目可以关注目标学校的admission网页,会及时更新录取信息及要求。例如Harvard或者Columbia每年都会有相应的交换机会。通常需要尽早地准备文书等材料。


如何利用学期交换为申请加分?

学期交换简而言之会有三点好处。1.使你的background/GPA更有说服力。一般项目录取时,如果有相同国家/相同学校的学习经历并取得较好成绩的话会是很大的加分项。2.难得的海外研究经历。建议拿到交换offer的同学尽早联系对方学校的实验室。如果时间允许,对于秋季入学的同学可以考虑暑假直接过去开始research,最大化在lab的时间。寒假一般对方学校不会允许留校(因为圣诞节)所以最好可以利用上暑假的时间。3.提前联系推荐信,包括授课型推荐信和科研推荐信。就个人经历而言,授课型推荐信也是有作用的。在申请PhD的时候就因为目标导师认识写推荐信的教授而给了面试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connection。



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为申请铺路?

强烈建议利用网络平台丰富background。之前我一直认为网课对于实际申请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直到在申请UPenn MCIT项目时,有一个部分专门要求写上过的网课有哪些,并且这个部分对于想转码的同学非常重要,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尽可能学习一些目标方向相关的网课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网课平台也可以作为准备暑研的一种有效途径。个人经历而言,因为暑研联系的导师是做CV相关的,但是之前我没有这方面的项目经历或者对应的课程,所以在Coursera上学习了DL相关的课程,对暑研的帮助非常明显。所以大家也可以利用这种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利用暑期科研为申请加分?

暑研的目标有两个:1.产出成果2.获得强推


产出成果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些做硬件的同学。但是research经历本身对于申请就是一个positive的内容。尽管最好的结果是有成果产出,但是大家更应该关注于经历本身,并且一定要多与supervisor交流。对于一些老板可能并不会直接带你,比如手下的PhD实际在带你做项目,但是请一定主动找教授聊一聊progress或者近期遇到的困难。不然老板很可能在你离开的时候肯本不记得你。更别提强推了。


建议大家每个星期约教授进行一次1-1meeting,并且在meeting前准备PPT,极大概率上让老师对于你有一个好印象。



关于世毕盟

//mentor的培训形式非常有利于申请。

我的mentor是MIT半导体方向的PhD,不仅可以在选校时提供非常专业的意见,避免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同时在文书修改方面,可以和mentor经常交流文书思路,并且给予非常多有用的指导意见。在我九月准备文书时,因为要申请两个方向的项目,所以两套文书的侧重点和内容都不太相同。每份文书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多遍,每次修改的时候,mentor和培训师姐姐都在meeting上帮助我完善每一句话,梳理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同时提醒我不同项目文书的侧重点是什么,最终使我能够呈现出令自己满意的文书用于申请。


//培训课是世毕盟教育非常有利的资源。

经历了十多年的积累,课上讲的每一个内容都与申请及之前的准备息息相关。我是从大二开始每年听两次培训课。培训过程中着重强调了科研在申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我意识到应该尽早的进入实验室。在暑研之前的培训课也是我意识到如何正确且有效的完成科研工作,最终拿到推荐信。申请季之前的培训课着重了解时间的规划和不同材料的准备时间,总而言之,培训课对于申请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培训师姐姐非常的认真负责,陪伴了我整个本科阶段。

从大二时的CV准备到交换的申请,再到暑研申请,模拟面试,再到最后申请季各种繁琐材料的准备,培训师姐姐一直非常耐心的帮助我,为我提供了非常多有效的资源。同时能在我压力大的时候帮助我排解快速的调整状态,最终顺利的结束了长达半年的申请季。


//世毕盟还有非常专业的文书润色团队,润色的效果让我非常的惊喜。

因为我每次发去润色之前已经和mentor商量过十多回,对我来说已经是完美的存在了。但是发去润色后仍然发现了很多用词上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使文书更上一层楼。



放弃每年30万的奖学金,我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