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党史永不忘,沐浴党辉幸福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与血脉。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各个时期党员干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的最珍贵的智慧和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赤子之心”,就是举起右手入党宣誓时的承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更是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一心为国家的理想信念、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我们要从学习党史中汲取营养、打牢根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的接班人”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14日继续展开对党史的学习。

今天我代表我的团队参观了洛阳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感受到党史的震撼,让我明白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就在于她有一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乐于奉献的高质素党员干部队伍。

每个英雄人物都有对国家的热爱与无私奉献。翻开党史画卷,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前仆后继、忘我奋斗。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在鲜血和死亡面前从不胆怯,在困难和阻力面前从不退却,在金钱和功名面前从不迷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全国解放前夕,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身处陋居,只愿为人民服务,饱受饥寒之苦,只愿为国家出一份力。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要义是对人民的赤胆忠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不忘初心、真正牢记使命,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中,真正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洛办的交通护送工作,是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之间交通联系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洛八办在国民党严加限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利用其他组织或机构,打破国名党的种种限制,出色地完成了交通护送工作,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这段历史,缅怀此间岁月,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洛八办的历史是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洛八办的历史,也让我看到了洛八办的使命与担当——对党忠诚,献身事业;听党指挥,不畏艰难;勇担重任,责任如山。这一使命,这种担当激励着洛阳人民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个阶段,使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必将在风高浪急中行稳致远,争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