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飞研发史》跃动于天空之上的海豚: MSF-01空隼战斗机

2023-07-16 17:28 作者:solowing-折鸣  | 我要投稿

本文内容仅为虚构,与ASF-01,UWA/F-01的文章属于同一世界观

MSF-01空隼

开卷

     空隼作为一种猛禽在天上占据着属于其自己的一片世界。它们在风暴季会从大陆的一段迁徙至另一端,在恶劣天气中,空隼是唯一一种还能翱翔于天空中的鸟类,并且借助风力飞翔更高的地方。

命途多舛的梦想

      法尔兰特的国土面积仅仅算中小型国家,但其靠着国内较为丰富的资源和大量在战争中逃难到国境中的技术人才迅速完成了战后崛起,经济实力飞速上涨。且在联合周边小型国家后补全了产业短板,各国相互扶持拥有了较全面的产业链。

     不过身为小国法尔兰特也并没打算直接傍上其他超级大国,联合让所有人一同崛起,那么,只要众人联合起来,便能成为影响全球的第三极。作为小国联盟运动的引领者,法尔兰特需要一个摆在台面上的计划来证明自己和联盟的能力。因此,联合羽翼组织 也正式成立,7个会员国联合优势产业相互合作打造新时代战机,这也成为了一个证明自己及组织能力的好办法。而这个打造新战机的计划,也被命名为:

M S F

中型隐身战机计划

     然而就在计划即将稳步推进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新世代联合战机计划的出现直接让许多对MSF有兴趣的人打消了参与MSF计划的念头,就连组织中的成员国也有决定退出计划转头参与联合战机的打算。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尔兰特的压力可想而知的大,还未开始,一层阴云便浮现在了计划的上空。

无法折断的翅膀

      法尔兰特面对这种情况显然初期也是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很快他们便反应过来,实际上该计划对于MSF的打击并不算太过严重,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1. MSF计划一开始主要参与成员便是组织内部的国家,而成员国大多也是联盟运动的支持者。对于这种与大国绑定利益的计划,他们显然也并无过多心思参与,同时参与新时代联合战机也对提升航空业实力并无多大帮助,自然也不会动摇的组织及计划的根基。

      2.联合战机计划瞄准的客户对象便是那些想要花钱买安全的群体,他们只是寻求一个标准的答案。MSF计划同样也是未来打造出一个答案而生,那接下来只要给出一个迥然不同但仍然精妙的答案同样也可以打动这些人的芳心,从而重新让他们将视线转回到MSF。即使对军售市场造成一些影响,成员国内部对于该机的需求也足以养活这么一个项目。

      3.MSF是联盟运动与法尔布特的能力象征,如果因为竞品的诞生,直接就直接取消计划的话,势必会对两者的形象造成重大的打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上,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乎到本国尊严及组织能力的仗,不得不接。

      因此在经过一阵混乱期之后,MSF的计划还是正常推进了下去。

羽翼渐丰

      MSF计划的性能根据成员国的需求进行总结取舍后,最终的要求如下:

         乘员一人

         实用升限17500米

         最大飞行速度1.8~2.0马赫

         最大航程约2500千米,作战半径约1100千米

          最大起飞重量23吨

         最大过载7~8G

         可携带多种对空对地弹药,可适应多种不同攻击任务,弹仓内可容纳对地导弹,滑翔炸弹,小型巡航导弹。

         正面RCS值不得大于0.2m²,需要具备一定红外隐身能力,以加强对敌地作战中战机的安全性。

         针对此,联合设计部给出了初始方案

          

MSF验证阶段1号方案

早期方案采用常规布局加外倾双垂尾,主翼前方有伸出一截的边条提供涡流用于增升。但后续发现该边条作用有限,于是改为融入主翼的样式。

2号方案

边条融入主翼后阻力下降了5%,最大可控迎角上升了3度。后来为改善后机身段隐身性能将平尾垂尾改为V尾。

2.5版本 后方尾翼融合为V尾

由于dsi进气道对气动设计与风洞要求较高,故MSF采用了嘉莱特进气道,且配合斜切机头对气流进行的预压缩保证了较好的进气效率。同时由于使用的是单发故后机身较为纤细,超音速阻力表现较为优秀。

      在弹仓方面,MSF在主机身内置了一个1.5*3.5*0.9m的主弹仓,可挂载两枚炸弹加一枚中距弹,或挂载5枚中距弹。

主弹仓空间

与此同时,该方案在后续拥有4个侧弹仓,两侧弹仓可挂载4枚格斗弹或空对地导弹,或者混合挂载(前格斗后对地)。

弥补了主弹仓的载弹能力。

2.6方案中将侧弹仓移出机身并增加至4个

在最终方案确定后,验证机也开始了正式建造工作。

换发难题

     在发动机的选择上,众人说法不一,在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多数人考虑采用的是单发大推加梯形喷口,这种设计的保证后向隐身性能并降低尾部阻力,但是在早期设计阶段,并没有一款合适的发动机能帮助该机达到性能指标,于是另一方认为应该选择纵列双发中推。

     但是两者均有其自己的问题,单发导致其推力不足无法达到速度指标,双发重量过大且进气量要求过大需加大进气口导致隐身性能下降,且导致了尾部重量超标,需要在头部加配重,进一步加重了机身重量。耗油量增高还缩短了航程。在一段时间的取舍后最终选择了单发设计。

       起初,通过增大现有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进而增大了其推力勉强达到项目要求,但这牺牲寿命换推力的方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这段时间内,属于MSF自己的心也在同步研发着。。。。

        在验证机试飞结束3年后,原型机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进行了首飞,然而,这架试飞的原型机机尾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是单纯的单发,也不像双发,这种神奇的喷口所有人都没见过

这就是独属于MSF自己的发动机:ME-15

      早在项目筹备之前,法尔兰特便已经开始做高性能发动机的技术储备,然后在吸收了引进的发动机技术后开始了逆向研发,并在其上做出了极大改动,最终诞生了ME-15。

         ME-15涵道比为0.58,最大推力15.5吨,推重比约为8.2。该发动机采用了双喷口设计,通过高性能ECU实时调节气流输出做到了高性能与低油耗的兼得,在机身进行机动时还可以调节两个喷口之间的推力比以达到类矢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V尾布局导致的机动性不足。

      不过由于该发动机结构较为复杂,后续对于结构的优化改进耗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早期量产的MSF-01选用的依然是之前的折寿换推力版本的发动机。直到MSF-01批量服役三年后才开始逐步换装ME-15。

羽翼渐丰

      

        验证机试飞完成了三年后,原型机成功首飞,在早期ME-15的推动下,滑跑了约300米出头的距离离开了地面,随后以约70度的角度冲向了天空。试飞员显然对这次试飞感到异常激动,在空中,他先是横滚了一圈,水平飞行一段时间后在不改变机头指向的情况下,轻松的改变着飞机当前的姿态,然后在绕场一圈之后,慢慢下降高度,仰着机头,展开机背减速板,稳稳的降落在了跑道上。

         试飞员显得十分欣喜,“这太神奇了,他的操控性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它在空中轻盈的像一只燕子。”


         在后续的试飞中,  MSF-01的原型机依然发挥出色,部分小问题也在发现后得到了修改,V尾位置也在此时做了一定调整,以降低前机身气流对其的干扰。ME-15在试飞中发生了2次故障,但凭借着飞行员的专业技术及机体本身优异的低速性能都成功的稳稳落地。进一步反映了MSF-01中低空性能的优越。

        在原型机首飞5年后, MSF-01开始了正式的小批量列装。

狩猎技巧

      MSF-01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机,他既兼顾着对地作战,同时也要执行对空拦截。这就给了其不小的压力。

     与机头线条融为一体的座舱能很好的减小阻力,同时强化隐身能力。流畅的机身线条再搭配ME-15的强劲推力,可以保证MSF拥有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在对地作战上, MSF-01可以凭借着主弹仓里的两枚大型弹药以及4枚对地导弹对敌方发动打击,必要时翼面下共6个挂架也可以挂载多种弹药。同时ME-15下喷口较低的喷流温度也可以一定量的阻挡下方观测到的红外信号,从而拥有一定红外隐身能力。较低的机身阻力带来的长续航和空中加油能力,保证了其能在战区中长时间停留。

    在对空作战方面,由于本身的气动布局,导致其在机动性方面较为平庸,因此其要尽可能避免自己进入视距内格斗,因此在先敌接触之前便击杀对方,就是MSF-01的作战手段。

     为此MSF除了在机头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外,在机头侧面也装备了两具侧视雷达,这让其拥有了极大的探测角度,在探测距离上,相比于上一代机型增加了约23%,在对机头正面的探测角度上则比其他机型大了约30度,在,拦截任务中,MSF可以通过从敌机的侧方接近,利用自己较大的探测角度先敌发现,尽可能保证在视距外用弹舱内的5枚中距弹提前击杀对手,即使无奈进入视距内,ME-15提供的一定矢量推力也可以保证自己不至于太过劣势,最多可携带四枚格斗弹,也让其拥有了更多击杀敌方的机会,即使战斗到最后弹尽粮绝,也仍有一门30毫米机炮在最后关头提供帮助。但是对于MSF来说在视距外就提前解决对手仍然是其最优的选择。

后继者

      在MSF-01正式服役后,法尔兰特举办了一次空中马拉松,5架在不同组织国组装完成的MSF-01在主弹舱内携带了副油箱,并在翼下安装了伙伴加油装置,5架飞机通过互相加油完成了在这场空中马拉松中飞越全部组织国的壮举。

联合羽翼组织标志

       那一天,所有看到这个画面的人都兴奋的挥舞着双手向着5名飞行员致以敬意。同时有不少国家提出了对MSF-01的购买意向,不少已经购买了UW系列的用户也希望购买几架进行进行对比测试。MSF-01的前景显得无比美好。

      不过在这之下隐藏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为了对地作战,牺牲了一定的高空及机动性能。两者都要导致在部分性能上显得不足。同时一些早期偏保守的设计也限制了其作战实力。为此一个弥补其作战能力的后继者便显得极为重要了。不过对于后继机型这一点,法尔兰特以及组织成员国并没有做过多回应。。。

      直到。。。。。。。。。

MSF-01服役6年后

“长官,你看,这是卫星拍到的,右边机库那里” 

“这是。。。。MSF-01?”

“我认为并不是,您再看这个,这是经过计算机放大后的”

“从未见过。。。。。。密切关注,之后有什么相关情报随时通知我”

“是。”

OK,那么这一期的研发史就这么结束了,不知观感相比上次有哪些变化,也希望各位可以在评论区里指出。也许在8月初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后继者了,希望大家不要着急。

对这架飞机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这里下载:

https://www.simpleplanes.com/a/0uK3ui/MSF-01


《简飞研发史》跃动于天空之上的海豚: MSF-01空隼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