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学习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2023-08-12 21:28 作者:啥啊什么  | 我要投稿

从3月份摆着学习,到4到5月份学习马老师(马林思维)的情绪思维和本质思维,到6月和7月摸索前进,7月份在研究学习方法的学长的指导下,也在加快摸索的进度。到如今,总算是领悟出一种相对适合于考研人的学习方法,也是脱胎于刻意练习的原理,以及自己的真实实践,下面开始正文。 前提:以知道—做到—熟练为基本的训练方向。 知道马老师的知识点学习法的应该明白,所有的学科是知识点的排列组合,一个题目的最本质是知识点。但是,我们不是天才,我们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研究透知识点,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考研老师帮我们理解知识点。 如何学习数学? 知识点:学习一个知识点,听懂老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大体有把握。但是面对一个题型的方法和原理的讲解的时候,必须务必听懂老师所讲的步骤,如果在某个方面听不懂,就找其他老师,看看其他老师怎么讲的。————知道 听完这个题型以后就停下,开始下一步。 练习:考研就那几种题型,我们不是天才,自己推不出来,那就练习这几种题型,也能帮助你考研成功。 首先,练习的目标(确立目标)是这个知识点下这个题型的掌握,一个知识点至少3道题进行练习,5遍及以上可形成肌肉记忆(神经回路)。 第一次练:(知识点如果没掌握别练习,浪费时间)听完例题后,听懂怎么做的了,去找一道几乎相似的题目去练习,这个题目除了形式上的数字发生了改变,其他改变不大。 1遍:开始练手的时候非常地不熟练,计算上出错,方法上记不牢,需要不断地重复回想回看知识点,至少会花费20分钟的时间。 2遍:第一遍即使做完了,也不痛快,而且出错很多,不爽,那就再找一道相似的题目去练手,也可以回去做例题,这时候例题的思路也忘的差不多了。但是还会不熟练,计算上出错,方法上有错误。至少花费15—20分钟的时间。 3遍:相对熟悉以后,你也会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方法,再去做一道相似的题目去练手,熟练这种计算的方法,同时熟练做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去做第1遍做的题目,花费10—15分钟。————做到 4遍:找相似题目或例题,10—15分钟 5遍:相似题目,10分钟。 恭喜你,在这20+20+15+15+10=1h20min的时间里,你养成了基本的神经回路也就是肌肉记忆,你的做题变得更快更爽,这个知识点和题型你得到了掌握。————熟练 加上理解知识点需要的平均时间30min,你得到一个知识点或题型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很慢对吧,但是,慢就是快。 然后,做其他的科目累的时候就可以选一些相似题目来继续熟练这个知识点。————习惯 拓:我们以上练习的是一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一般只有数字的运算。在后面出相关的题型的时候,如果是对这个题型的变化,也就是加上了一定的参数,在原来的这个基础上去练习会更快,也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拓展 有人要问了,那么我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没做题,也都忘了差不多了,我该怎么办,重新学一遍吗? 其实你学过一遍以后,大脑会存储一部分,但是你想不起来,这时候,要做的是。 梳:找相关的资料或视频,是梳理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的大视频,长视频,跟着梳理知识点和题型。画思维导图。 如果基础学的比较好,可以在看完一大部分知识点的梳理以后,再根据梳理出的题型进行练习,找3到5道题目,按上面的方法练习即可。 如果基础学的不好,那就在视频讲了1到3个题型以后,停下来,去习题集中每个知识点找3到5个题目,按上面的方法练习,时间可能和前面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差不多。 基础学的不好,啥也做不出来对吧?那就做完3道题马上去看视频解析,对解析中补充的知识点加入到梳理的体系中去,梳理完这三个题目,再重复做这三个题目,训练方法和上面几乎相同,最后再做剩下的两道题目,进行熟练。 那么其他的科目呢?专业课和数学基本一致,英语和政治也殊途同归。 政治还没学,我说一下英语。 英语的阅读有逻辑相关的知识点,那我举个例子吧,每个人的方法不同。 我今天听唐迟老师的阅读讲解,我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找出作者的感情(做了很多笔记),梳理段间逻辑关系。 这两个哪个简单呢?(从简单的开始。)梳理段间逻辑。 于是,我找一篇做过的阅读,不去看题目,直接看原文,对文章的段落的逻辑进行梳理。 如,1段,举例引言,引出中心词 2段,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3段,举例 4段,举例 5段,总结,提出方法。 3,4段举例的目的是辅佐作者的观点,那么从这两段出的题目,一定,一定,一定与作者的观点有关。 以上,我会在评论区说观看顺序。

考研学习的一些方法和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