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民族英雄沈有容:扫倭驱荷,三保台湾,早郑成功60年收复台湾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这一壮举载入史册,也写入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变得人尽皆知。
然而,历史上第一个从外国侵略者手里收复台湾的却并不是郑成功,而是明朝将领沈有容。
他扫倭驱荷,三次保卫台湾,早郑成功60年收复台湾,这样的功绩壮举实在不应该被人淡忘。
沈有容出身书香门第,一家都是文人文官,但他幼时“喜走马击剑”,有从戎报国之志。
万历七年,22岁的沈有容取得南京武试第四的好成绩,如愿投军。在蓟镇、辽东先后与蒙古、女真作战,屡立战功,后被调到福建,守卫东南海防,而他扫倭驱荷,三次保卫台湾的不世功勋便是在此期间立下的。
一、扫除倭寇,收复台湾
嘉靖年间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的努力基本平定了倭患,但沿海一带还时有小股倭寇的骚扰。
万历三十年(1602年)倭寇进犯福建,被一直不忘备战的沈有容击败。倭寇余部逃往东蕃(台湾),在大员(今台南安平)建立据点,仍“四出剽掠,饱所欲则还归巢穴”,台湾人民深受其害。
沈有容决心一举歼灭这群倭贼。
万历三十年(1602年)冬沈有容率领21艘战船出征,当“时腊月,非出海候,诸将及舵师皆有难色”,但他不为所动。
船队过澎湖时遇到飓风船队飘散,最终有14艘战船横渡台湾海峡,沈有容身先士卒,众战士皆以一当百,奋力拼杀。

败退的倭寇将所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箱投入海中,企图让明军见财起意去打捞捡拾来延缓明军的追击,但将士不为所动,跟着沈有容奋勇杀敌。一直追杀到台湾岸边,在大员登陆,烧毁和击沉敌舰六艘,彻底歼灭了盘据在台湾岛上的倭寇,救回被俘中国百姓370余名,当地居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台湾得以光复。
此战后“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从国外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比郑成功早了60年。
唯一的遗憾是当时的明朝政府并未将台湾放在心上,未能开府设县,对台湾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开发。
战事结束后,沈有容按说当属第一功臣,但他平日正直引起别人的嫉妒,更有上司认为他大破倭寇一定缴获很多金银宝贝前来敲诈索贿。遭拒后,这份大破倭寇的功绩被人抢走,他只得到了六两银子的赏赐。
“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二、驱逐荷兰,二保台湾
台湾被沈有容收复2年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侵略者以互市为名,率领三艘大型战舰强行占领了澎湖,役使当地人民“伐木筑舍,为久居计”,并贿赂一些高官让朝廷准许通商互市。
沈有容认为荷兰的行为不过是想效仿葡萄牙强占澳门,反对互市,力主备战。当时福建水师战舰有五十多艘,却不如荷兰战舰先进,贸然开战未必稳操胜券。
于是沈有容一身胆气,架一单舟去了澎湖面见荷舰头目,陈述互市不可行,荷兰人发出战争威胁,沈有容毫不在意道:“中国惯杀贼!”
最终荷军听说沈有容能征善战,更见他准备了50艘战船,于是撤离澎湖。
不费一枪一炮吓退西方强敌,沈有容也算中国第一人了。
然而这份功劳由于那些主张互市的官员的记恨未能表奏朝廷无法计功,但澎湖百姓却为他树了“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的碑刻,铭记住他的大功。

三、再度扫倭,三保台湾
万历三十年,沈有容横渡海峡光复台湾面对的倭寇紧紧是一群游兵散勇。日本对台湾的觊觎一直没有停止,万历四十一年(1613)德川家康派日将率3000余人妄图占领台湾。
由于遭受风暴只有三艘到达台湾北部,其中一艘登陆后被台湾土著围攻杀死。其余几艘战舰因为未完成攻占台湾的命令不敢回国在福建浙江一带烧杀劫掠。
消除这股倭人的任务放眼整个东南水师也只有沈有容一人可以承担,最终沈有容用计大破倭人,并且未伤一卒。
时人赞叹:“使俞、戚再生,亦当首肯矣。”
然而那些嫉妒沈有容的再度跳出来指责,说用计擒倭会引起倭寇的报复,其中有些倭人是商人并非倭寇。
最终沈有容并没有得到奖赏,反而惹上了冒功的嫌疑。
沈有容收服台湾,早郑成功60年。
逐退荷兰,使荷兰侵占台湾向后推迟了20年。
扫除倭寇,更使日本占领台湾的行动推迟了250多年。
这样一个扫倭驱荷,保卫台湾、金门、澎湖诸岛大英雄实在不应该被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