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会主动敲门的不一定是幸福,也有可能是虚假的和睦

又是一轮新的夜班,又是发际线不断转移高地的战略性撤退。凌晨一点多,仅仅是为了愚蠢该死却自以为得势的规定,就不得不在毫无工作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端坐在电脑前伸直了僵硬的脖子,像极了等待千年的“望夫石”。
好在凡是有利有弊,趁着等候的空闲,补了史皇的《当幸福来敲门》。大晚上看这部片子,这种心理有点像情感受挫的“怨妇”,就着苦瓜银杏炖莲子心看苦情剧。气氛到了,总得升华一下。(本文BY爱学习的好王野)

这部片子很多人应该都已经看过或有所耳闻,在此不做赘述。家徒四壁的落魄业务员,凭借自己的兢兢业业、聪慧能干,在机会来临时把握住了幸福,最终在经济萧条时期,走上了财富之路。(本文BY爱学习的好王野)

这是一个典型的“屌丝逆袭”的故事,“喜剧”开头,喜剧结尾,励志的过程。不同的是这个“屌丝”有梦想,更重要的是聪明能干。所以全片的矛盾冲突——妻子的出走,税赋导致的破产,都成为了克里斯不断破发的铺垫。他是最先完成魔方拼转的人,也是在“虚假和睦”的同化环境中认清方向的人。这样的性格、品质,等来了幸福敲门的那一刻。(本文BY爱学习的好王野)

幸福会主动敲门吗?我想大概是不会的。会主动上门的大多是情色服务的仙人跳。天天等着幸福上门,却忽视了克里斯·加德纳本就具备所有收获幸福的条件。这样的以偏概全不过是欺瞒自我的阿Q精神。退一万步说,等待天上掉馅饼,好歹是要有扇门可以敲。这或许就是所谓机遇来临前的准备。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总是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可现实是,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并不会通过言语表达对你的轻视,而是会营造出一种虚假而恶意的和谐氛围,让你觉得似乎加入他们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而追寻自己的理想、坚持个人的信念,则理应被打入牛棚!
糖衣炮弹永远比拳头更具威胁。会主动敲门的不一定是幸福,也有可能是虚假的和睦。

这种气氛或许并非刻意营造,然而真切地存在。密集浓稠的就像是刚刚融化的巧克力。说到底,大家都是没本事的人。倘若鹤立鸡群,难免映衬出自己的渺小无能。但只要大家都喝了愚人井里的水,均田地同“富贵”,其乐融融岂不美哉?
阿甘为什么会选择无止境的奔跑?或许是想甩掉停下脚步时的迷惘,或许是为了摆脱他人异样的目光。很嘲讽,总之他拒绝喝井里的水。于梦想鸿沟的妥协还是抗争?现实来的远比电影演绎的残酷。这注定是一场方向未知、结局不明的旅程。(本文BY爱学习的好王野)

鸡汤喝够了,再说些实际的。
抱着孩子在地铁公厕过夜,克里斯·加德纳无疑是痛苦的,可惜的是我仅能感受到他演绎的表象。与他的苦痛经历相比,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我很幸运。可于他的结局而言,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我也很惭愧。工作后越发感觉赚钱的不易,所有许给你的诺言也都不过是画饼充饥。建“门”的过程很痛苦,很艰难,充斥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不符合心理预期的工作十之八九,用言语粉饰“太平”的也比比皆是。我们或许就像适合股票经纪人的克里斯·加德纳,正做着与理想违背的推销工作。做好本职,放亮招子。严阵以待,不断尝试。聊以安慰,仅此而已。
又是一年毕业季,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时代了。虽然希望幸福来敲门,但更希望我们能建立起一扇坚固的防盗门——在幸福敲门的同时,抵御住那虚假的和睦。
愿好。
(本文BY爱学习的好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