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经验帖

2023-02-24 13:39 作者:一定要上岸的蒋蒋  | 我要投稿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经验帖

初试成绩:

政治       :   65

英语(一) :   81

专业一610 :  137

专业二811 :   128

 

个人情况说明:

本科双非一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校在省内小有名气,但是我自己本科的时候不怎么争气,属实给母校丢人。

毕业那年因为很多其他因素没有选择考研,工作内容和专业也是强相关的,也是我后面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之一。

 

因为我想一战就上岸,所以决定考研之后就辞职开始专心考研。

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一战上岸的执念是怎么来的,主要是算的经济账,一次考上的话就可以早毕业一年,多赚一年的钱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当了两年打工人之后就很现实。

后期这也是我可以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信念,在心里默念,钱钱钱钱钱!!

 

考研期间自律和坚持是必胜法宝,可以使用番茄todo来帮助自己戒掉手机。

我复习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断联式,戒掉一切娱乐软件,包括抖音、小红书、微博,坚持做到少吃瓜,少被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打扰。整个备考过程我只保留了b站一个软件,主要用途是看课,后期我自己在b站上开了带背,这也是我一直可以坚持背书的动力;第二就是屏蔽一切无关紧要的声音,我关闭了所有软件通知,微信开了小号,家里人也很少打电话给我,每天联系的人基本上都是研友,一起讨论题目的,还有就是督学的学姐,还有就是不要把自己想得有多重要,几个月不看手机地球不会发生大爆炸的。


另外我考研的时间线如下:

四月底决定辞职考研(同时开始背单词)----五月在公司交接工作(同时过第一遍专业课)

六月初正式离职(开始全职备考)----七月八月有兼职----九月改大纲以后全身心投入。

所以不要担心自己来不及,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

政治的话,我觉得我没啥发言权,因为我考挺烂的,这里就说一下教训吧,经验的话,我不配。

我是考前一天开始阳,然后当天发烧就躺着起不来了。

可想而知,那一天我没有看进去政治,虽然我一直拿着书,尝试看,但是在考场上的时候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所以这里想提醒一下学弟学妹们,政治能提早背完就提早背完。

 

政治我大概八月底开始的,主要看的就是徐涛老师的强化班+配套教材核心考案,同时刷肖1000题。大概在十月中旬之前完成第一轮,后面肖八出来之前就是二刷1000题,有时间可以三刷。

但是我其实还买了徐涛老师的《优题库》,我和我的研友普遍觉得题目质量一般般,还是安心刷1000题就够了,其他的一切资料,包括那些骗人的带背,别信他们!!!大牙除外!!!

 

接着看了腿姐技巧班。技巧挺有用的,但是凡技巧必有例外,今年就有例外。

冲刺班,花钱报的,没时间看技巧班可以直接上冲刺班,也会讲技巧。

我基本上全程都是肖秀荣全家桶,加腿姐技巧班。

考得不好是我的问题,跟老师没关系。

英语

英语我是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天就开始学,其实我四月底开始背英语单词已经不算早了,据我所知很多考研人都是从头一年的十二月份开始背。

我个人英语底子还不错,高考136,四级520,六级514,算是基础偏好一点点的,并且我专业和英语相关性比较强。但是基础是基础,和考研英语高分并没有直接联系。

我的英语备考情况列举如下:



 

关于英语我觉得单词是最重要的,多重复,不害怕忘记,遇到不会的单词及时积累,养成查词典的习惯。

 

专业一(610)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黄廖版

           《语言学纲要》叶俆版

专业课我主要重心都放在参考书目上,其他的书目只能作为参考,贪多嚼不烂!

我的工作是和语言学强相关的,所以在工作交接的哪一个月,我要给交接我的同事以及一些工作上有来往的同事培训语言学相关知识。

这个期间我主要看的是《简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这两本,算是给我的专业课学习打了个底。

五月底的时候开始正式看专业课做笔记,但是23考研前期我们都是按大综合的方向准备的,所以花了很多精力在文学上,再加上我个人觉得我语言学基础还算不错,所以一直到九月改大纲,我的三本笔记都还没写完。

暑假跟的安小研的带背,现代汉语的第一册大概背了一遍。一直到九月份改大纲,才开始正儿八经看语言学的书。

我看书的大概套路是,先看网课(学习通--我看的是北大沈阳老师),记笔记,然后在自己笔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到后期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就是自己的笔记。专业一的参考书目有两门,我的侧重点可能稍微有一些不同,详述如下:

 

 

一、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基础,因为语言学纲要和古代汉语的知识点很多都和现代汉语有重复。

绪论部分重点较少,但是算是一个综述,这部分的课要认真听一下,有些老师会讲到一些汉语史的内容(沈阳老师),有些老师会在这部分讲语言学纲要的内容(勤思汉硕)。总之绪论部分的话考点分布不是很多,类似“现代汉语”一类的知识点还是要牢记。

语音,语音部分是最难背的,知识点比较碎,都是小点,遗忘的速度也快所以这部分一定要看课,然后仔细吸收,必要的时候自创口诀。今年考了复元音的分类及国际音标,这一题算是弯弯绕比较多的,要拿高分的话就必须牢记各个音位变体,在拼写国际音标的时候尽量写严氏音标,给老师留一个基础扎实的印象。

词汇,词汇这部分相对比较好背,但是可能会考得比较细,所以建议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就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简答或名词解释。

语法,语法这部分考点和重点都多,不要轻视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在第一轮背的时候要全覆盖,后期背得很熟了以后,也要再去扫除自己的知识盲区,比如今年考的复句的类型。是很细的知识点,而且分类很多,属于拔高的一类题,如果你背的时候敷衍,考试的时候就会败北。

修辞,修辞考点也比较少,主要就是修辞的类型,另外我自己笔记里还整理了三个大题,另外就没了,属于比较边缘的一章。

现代汉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上的内容要掌握,尤其是书中标注了“注意和**的区别”这一类的,安大出题很喜欢往这个方向靠。

而且黄廖本有一些问题解释得比较模糊,可以买一本邵静敏版《现代汉语通论》作为补充。

还有就是现代汉语的配套教辅。

另外可以去买一些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辅,里面有很多填空题和选择题,前期打基础可以用,我买的是北大的汉语国际教育真题,有点贵好像要80,但是很厚一本。

 

二、语言学纲要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这三章是基础内容,算是整个语言学的基础,而且跟现代汉语里有一点不一样,所以可以详细看一下,但是这部分考点不是太多,主要是完善自己对语言学的理解。

第三章到第六章。文字部分可以作为次重点来看,其他的就是补充一下现代汉语就可以了。

第七章到第九章,这部分考点比较密集,而且和现代汉语的角度不一样,尤其是第七章和第八章要好好看一下,像“语言演变的特点”这类题属于基础并且重点的,以这个题为例,我大概默写了四遍。

 

另外,语纲要着重注意一些成对的知识点,比如说焦点和预设,蕴含和预设,话题和说明。

 

专业一的话列大纲是很重要的,心里要有框架,后期可以尝试自己默写,我的习惯是背完书以后用软件(xmind)默写大纲,比较省事,不会的还可以再补充,前期大纲是手写的,加深印象,因为语言学知识点不多,手写大纲也很快就写完了。

还有需要注意,安大真题重复率很高,仔细研究真题可以发现老师喜欢出题的一些角度。

今年第一年转小综合,我个人做题感觉是,题目没有出得很难,但是也还是需要动脑子,尤其是后面的简答,一题20分,会设成几个小问来回答,答题的时候需要面面俱到。

专业一拿高分会比专业二容易,因为专业二有翻译不容易押中题,并且现代汉语是复习的重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能有所侧重。

 

专业二(811)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黄德宽版

专业二的参考书只有一门,黄德宽版的《古代汉语》,安徽有好几个学校的古代汉语教材用的都是这本,所以如果大学期间上过这门课,可以结合老师上课的重点来看。

首先是了解参考书的结构,以及参考书怎么用,这本书主要是文选+知识链接+附录三个部分构成。整本书都是繁体字,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对一些认得很模糊的字要查清楚,安大零几年的真题考过繁简字转换,并且在句读里面也会涉及到。

1. 文选

文选又分甲类、乙类、丙类。

甲类主要是范文,有注释,有句读。这一部分需要仔细阅读,最好能记得注释里面标注的特殊句式、特殊词汇(异体、古今、通假)等,这部分我是挑了一些重点章节看了,像周易、礼记这些我觉得太难了就没看,诗经也没看,因为我觉得诗经单独考翻译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看史传类,左传、史记、孟子、庄子这些章节要仔细看一下。

乙类主要是带注解的,一般是古注,这个主要是看一下古注的类型,看你自己能不能看懂古注就行了,有些学校考小综合会考古注,但是安大历年来都没考过。

所以这类以看懂为主,书上的看懂了其他的就可以类推了。

丙类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练习句读,丙类是没有句读的。要尤其注意里面比较短的一些篇章,和王力版古代汉语的文选有重复的更要注意,有可能往这个方向出翻译。

2.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主要是看看有可能出名词解释的那些题,像天干地支那些,感觉不大会考的就不看,我是把所有的知识链接都写在一起,不然还要一个个翻,有点麻烦。

3. 附录

附录是古代汉语的理论部分,总体框架和现代汉语差不多,但是音韵学会比语音稍微难一点,多了一个校勘,我整理的笔记部分把后面的古注部分扩展了一下,改成了---第六章训诂。

文字和语法部分作为复习的重点,音韵和校勘、训诂作为次重点,词汇部分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了解一下古今词义的差异和本义的探求方法就可以了。

 

古代汉语我大概背了5遍,句读的话从七月份开始差不多是保持两天一篇的频率,先练习断句,后面再练习翻译。

推荐看高小方老师的《古代汉语》课程---学习通。

高小方老师的课程讲得非常的细致,而且他也参与了黄版教材的编写,上课的思路和教材比较一致。

 

 

 

 

 

 

 

下面是我整个专业课的复习阶段表,仅供学弟学妹参考。


祝学弟学妹们考试顺利~原文档提取码如下,内含真题考频分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hLP7HcgdIpaEUg6hR-iVA?pwd=niip 

提取码:niip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经验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