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金朝皇帝写的瘦金体吗?
壹
·
捣衣

李白有一首《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城上一轮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
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按唐代兵制,士兵的冬衣要由家属提供。
所以在这个月光照耀着的秋天,长安城的军嫂们纷纷开始捣衣。
所谓捣衣,不是拿洗衣槌捶衣服。🙃
捣衣,不是洗衣的一环,而是制衣的一环。
原来,在唐朝,中国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冬衣的原材料往往是蚕丝。
所谓“捣衣”其实就是“捣练”,就是把生丝捣熟(变软),是一道缝制衣服前的工序。
贰
∶
捣练

想要对捣衣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
当然,我们今天看的《捣练图》不是原件,而是宋代摹本,据说是宋徽宗摹的。😚

《捣练图》从右往左,可分成三组画面,第一组是四个人用木杵捣练。

第二组是两个坐着的妇女,一个坐凳子上缝制白练,一个坐地毯上缠线。

第三组是熨练的场景,最为热闹。

一个负责烧炭,一个负责熨烫,两个负责抻练,还有两个估计是打酱油的,尤其是白练底下那位,应该就是负责卖萌的。🤣
叁
∴
金章宗

看中国画,除了画面本身,还可以留意一下边上的印章、题字。
先看右边的印章:群玉中秘。
所谓“群玉”就是一堆玉,是个好词。
传说,西王母待的那座山就叫“群玉山”,所以李白在《清平调》里夸杨贵妃长得看就说: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杨贵妃那么看,如果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下的神女。
另外,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有个群玉院:
曲非烟微笑道:“这地方在衡山城大大有名,叫做群玉院。”
仪琳又问:“什么群玉院?”
曲非烟道:“群玉院是衡山城首屈一指的大妓院。”
仪琳听到“妓院”二字,心中怦的一跳,几欲晕去。
回到“群玉中秘”,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一堆好东西里的秘密宝藏。
这个章大有来头,它是金章宗的收藏印。😮
金章宗,是金朝皇帝,非常喜欢汉文化,会写诗、通音律。
至于书法,金章宗一门心思专学宋徽宗,他的瘦金体几可乱真。

空口无凭,金章宗在《捣练图》左边留了题签:
天水摹张萱捣练图
是不是还不错?
对了,“摹张萱捣练图”好理解,“天水”是什么意思?
所谓“天水”就是甘肃省天水市,它是赵姓的郡望,所以人们会用它指代赵宋。
举个陈寅恪的例子吧,他在《论再生缘》里有这么一句:
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其骈俪之文遂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
这里的“天水一代”指的就是宋代。
想想,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就军事而言,是金朝灭亡了北宋,但就文化而言,却是宋徽宗征服了金章宗。
文字 | 撑到周五咸鱼癸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