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运动
冰菓有着华丽精致的美貌外封跟虚节内敛的质朴内核,就如同带点小布尔乔亚情结的书卷气女子,自顾自的美丽、才情、自负与自伤。她的矫揉造作、执拗、情怀不是所有人都应付得来、消受得起。当然如果你有福又有缘,成她青目于你,那样的惬意自己知道足矣。
—— 桐原木月《如诺时光萧瑟去,静流年,自有「冰菓」烂漫时》,豆瓣电影,7861165。
构成番剧名意涵的,是小布尔乔亚书卷气女子对战后日本学生团建的遴选与评价。即(MMMM2,2018):
真正成熟的大人理应接受秩序运行的法则,服从安排,履行分内职责,而非自以为是地挑战秩序。因而事件起因如「小孩玩具被抢了闹别扭」一般,是叛逆心理的结果。
团建参与者必然被狂热的群体情绪吞噬,进而引发违背目标与纲领的暴力活动。因而一切团建应被批判,一切未来的团建应被阻止,实际的进步仅能来自理性对话与渐进变动。
团建参与者所宣称的伟大事业,必然是个人私利的嫁衣,无任何进步性可言。一切精神的图腾均为被动推举,主体性未曾存在,最终必然成为失败中的祭品。
上述评价在近年来的相关作品中广泛存在。五流十三派的局面无疑存在,这一遴选也无疑是带有某种历史必然的抉择。

MMMM2《战后日本学生团建的当代印象——从冰菓谈起》,知乎专栏,35479420。
徐靖《日本动漫与战后社会团建》,Utopia,45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