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血虚证


血虚:舌淡胃无力
主症:嘈杂,心悸易惊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兼见。
嘈杂可出现在西医学多种疾病之中,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以嘈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舌诊上焦:
胸闷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胖,苔薄白,为肺气不足,心阳亏虚,心血不足。
嗜睡:舌胖质淡,脾肾阳虚,心阳不足所致。
舌诊中焦:
乏力,易疲劳:舌质淡,略胖大,心脾两虚,肌肉失于濡养。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舌质淡,气血亏虚,肾阳不足。

证机:气血亏虚,胃失和降
治法:益气养血和中
方药:归脾汤加减

嘈杂
是一种症状,特指胃脘部一种似饥,非饥,似痛非痛,难以名状的一种病证。往往时作时止,或者病人叫做有点烧心的感觉,嘈杂烧心感。
病因有胃热、胃虚、和血虚,病机是胃气的阻滞,所以治疗上面,如果是胃热的,我们要和中清热,用温胆汤。温胆汤的方子很有意思,加黄连,叫黄连温胆汤,方名叫温胆,治疗的方法实际上是清胃、它的作用实际上是清胃。如果胃虚的用健脾和胃,用四君子汤。如果血虚的,用归脾汤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