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铃芽之旅》的一些想法

2023-04-04 00:20 作者:黎明曙光1213860810  | 我要投稿

刚看完《铃芽之旅》,心里很激动,在电影院坐着的时候,想了很多,写在这里。


《铃芽之旅》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海诚之前作品的优点。唯美且自成一派的画风,几乎每一帧都是漂亮的壁纸。配合画面剧情适时出现的背景音乐,在内容风格上更加多样化。女主独立且坚强,能自我撑起一片天……


但是相较于《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铃芽之旅》又有了很多新的突破。


历来许多的爱情故事,都喜欢讲“英雄救美”,新海诚算是个例外,他喜欢讲“英雄救君”。

可哪怕是现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旧存在,男性依旧是作为社会优势群体而存在。在这种男权社会的文化背景下,讲好一个女性拯救男性的故事并不容易。并不是说塑造女主很困难,而是说很难塑造好男主。被女主拯救的男主,虽然在剧情中处于困难的位置,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只能憧憬着女主来拯救他,一切合情合理。但是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看,男主无法作为,被女主拯救的事,简直是在为社会优势群体抹黑,男主很容易被批评为无能的懦夫,差劲……

新海诚并不需要长篇大论来解释男主的所作所为,他需要的很简单,那就是把女主塑造成“姐姐”。新海诚正是用这另辟蹊径的方法,通过焦点转移,用年龄应有的责任担当取代了性别应有的责任担当。尽管男主是男性,但是他同时也是个“弟弟”,这就为之后剧情中男主的无为而治做好了铺垫,也为女主坚毅勇敢品质的塑造创设了条件,更增加了电影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合理性。恐怕这也是为什么新海诚比较热衷于“姐弟恋”。

虽然在《天气之子》中,已经初见对“姐弟恋”的突破,但是除却帆高救阳菜以及片尾重逢,在整个故事过程中,阳菜乃是以“姐姐”的名义对帆高进行照顾。所以,《天气之子》并没有完全突破“姐弟恋”的惯例。

但是在《铃芽之旅》中,对“姐弟恋”的突破就很明显了。从女主高中生和男主大学生的设定上看,就已经将“姐姐”形象塑造的可能性完全降为零。但是新海诚并没有放弃“英雄救君”的叙事模式,并且采用一种比较激进的方式,将男主作为的人身份直接废掉,以此来圆场男主被女主拯救的故事。因而令部分观众感觉到有点无法接受。我对新海诚的自我突破相当认可,男主作为非人类的存在,诚然已经尽职尽责,并没有辜负社会对男性责任担当的期望。


《铃芽之旅》是典型的大团圆结局,在面对灾难,历尽磨难后,男女主安然无恙,世界也没有受到牵连。不过我认为《铃芽之旅》的电影剧情从整体来看,应属于一个悲剧。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并且在《铃芽之旅》中反应得淋漓尽致。从个体来看,铃芽妈妈的逝世,草太的献祭,铃芽姨妈与铃芽在停车场的争吵,铃芽划去日记本上的涂鸦……都反应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引导着我们所珍视的事物走向毁灭。从社会来看,往门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废墟当中,如山村,学校,游乐园……这些废墟在过往无不是人类欢乐之处,可惜时过境迁,一切早已经是物是人非的样子。而正是因为沧海桑田,这种地震灾难来临前就已经自我毁灭的地方,被选为孕育更大灾难的摇篮。

新海诚的灾难叙事和一般的灾难叙事又有点区别,新海诚在电影中引入了神明,并且使神明融入了现代社会。因此,即便是看起来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只要能够借助神明的力量,就有可能改变结局。但新海诚的神话同一般神话相似的是,借助神明力量的人,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你的名字》中,神给予人的代价是以男女主的二度分离和永远的忘却互为补充的,好在隐隐之中的“宿命”,让他们重逢并且再一次相恋。《天气之子》和《铃芽之旅》的代价一样,类似于古代的献祭活人,都是以男女主其中一方的牺牲作为代价,平息灾难。但是在解决牺牲问题上,《铃芽之旅》显然比《天气之子》做的更好一点。

《天气之子》中阳菜作为雨女被献祭入天,《铃芽之旅》中草太作为要石被献祭入地,他们的另一半都要拯救他们。《天气之子》中留下了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如果雨女被救回,则灾难将会继续,这一点从片尾被淹没的东京就能看出来。虽然电影中有议论说阳菜所做的一切,哪怕是牺牲也不为人所知;也有议论说东京过去就是海洋,这一灾难不过是把人类从自然中夺取了一切,又还了回去。但是这种解释未免太过于苍白,在开历史倒车问题上毫无说服力。总之,帆高拯救阳菜的行为无异于舍大家救小家,在灾难叙事中,放入现实社会背景下,饱受诟病。《铃芽之旅》显然处理的更加高明些,铃芽在解放被束缚于冰封之中的春太的同时,与春太一起解决了灾难,既保全了小家,又保全了大家。

除此以外,《铃芽之旅》中对牺牲和拯救问题的处理,为我们回顾《天气之子》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解读新海诚电影的立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也许《天气之子》并不想讲什么灾难,也不想谈拯救世界,而是仅仅想谈论自我解放与自我救赎。阳菜被选为雨女的那一刻,她就被神明束缚住了,她的命运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天。这种飞来横祸的“宿命”,恐怕极不符合当下自由解放的主流思想。尽管她身上可能背负了千万人的幸福,但是就如同“电车难题”一样,被选中献祭的人的幸福与千万人的幸福是平等的,没有人有权利强迫一个人牺牲自我,成全他人。阳菜从天上回来,打破了献祭雨女的历史惯例,开辟向神明挑战的先河。挑战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持续的暴雨灾难,灾难是可怕的,但是挫败不了人向神明挑战的决心。《天气之子》所表现的不是舍大家救小家,而是展现了人类思想重心从神明向人的转移,是极富有人文主义的对解放人的诠释。

那么,我们可以说《铃芽之旅》也是一部关于自我解放,自我救赎的电影。铃芽姨妈从对铃芽过度的责任中解放,春太从不愿承认害怕死亡中解放,铃芽从恐惧于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解放……铃芽与春太依靠神明对抗神明,被神明所羁绊,又挣脱了神明的枷锁。他们拿起要石刺向蚓厄,并不是神明赐予了他们力量,是他们自己走到了今天——事在人为。


新海诚的新电影《铃芽之旅》,我很喜欢。

叙事节奏比以前紧凑了许多,总让我感觉意犹未尽。

尽管个别情节处理的不恰当,但是瑕不掩瑜。

比起说它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倒不如说它是一部相当完美的青春解放电影。

看完《铃芽之旅》的一些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