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驳渤海小吏《硬核|| 被《三国演义》粉饰了的老刘入川》视频中关于刘备入川的一些观点

2022-10-12 16:35 作者:十神绯夜  | 我要投稿

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R4y1R7DF

对于该视频的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文中引用史书内容均出自《三国志》。

1、对于夺益州刘备自己的看法

九州春秋曰:备曰:“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说的很清楚,不取川那么就没有发展的根基,只能逆取顺守,日后补偿刘璋。事实上最后刘璋也没有被害,而是被封为振威将军,安置在荆州,后来孙权夺了荆州后,还被封为益州牧。

所以并非是视频中说的刘备毫无廉耻狼子野心,而是在道德和实利面前权衡后的无奈选择。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刘备在入川后拒绝了在宴会挟持刘璋的建议。注意,是挟持,而非“做了”

(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后面刘备为连战连捷(所过辄克)而高兴(置酒作乐)的时候,庞统表示不能开心(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也说明刘备集团是有道德要求的。

习凿齿将这件事评价为“譬断手全躯”,即刘备袭取西川是“为了保全身体(基业)而舍弃手臂(信义)的行为”。

 

2、视频称张松是小人物

张松是本地大族,州别驾的职位仅次于州牧,是一州的二号人物,不知道小人物的说法从何而来。

比如刘岱亡故后,陈宫说服兖州别驾、治中去迎曹操。

(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陶谦也是让别驾麋竺去迎刘备为徐州之主。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刘璋集团从亲曹改为抗曹,也是张松劝说的结果。足见其影响力。

(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

(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璋皆然之)

3、关于权力架构隐患

刘焉自己就不是本地人,在益州毫无根基,刘焉要倚仗同样是外来人的“东州人”压制益州人。而所谓的“东州人”其实就是逃难来的关中人和荆州人的总称。

(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与,号“东州士”)

(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

明白东州人主要成分之一是荆州人,就能明白当时入主荆州的刘备对于东州人有着巨大的向心力

(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

所以我们能看到战斗中大量的东州人,如李严、吴懿都是成建制的率军投降。并不是刘备多能打,而是对面就是“自己人”。所谓的刘备入主益州产生了“权力架构隐患”自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4、关于刘璋请刘备入川的原因

刘璋自己本身并非长子,而是刘焉死后,因为“闇弱”被认为没有威胁,所以被几方势力妥协而扶持起来的,本身统治基础非常不稳固。

(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

益州在刘璋治下也不是真的国安民乐,刘璋不能禁东州人暴行而引发民怨,被赵韪利用民怨谋反,收获了三郡响应。东州人畏惧赵韪获胜后自己会遭殃才帮助刘璋击败了叛军。

(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

刘璋的统治基础是东州人,但放纵东州人引发了统治危机,所以不得不给益州人让利,使得张松这样的益州本土士族才会成为二号人物,这就导致为了维护刘璋而付出牺牲的东州人对刘璋产生了不满,人心思外。

(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

刘璋想搞平衡结果导致两边都对自己不满,于是刘璋才会想到去引新的变量刘备进来,借刘备的力量压制本土反对派。考虑到对自己不满的是东州人,而张松身为益州人给刘璋提建议压制东州人的办法,这也使得刘璋更容易去信任张松。

从刘备的履历来看,刘备在陶谦和刘表那里,都成为模范保安。对于刘璋来说没有比刘备更合适的人选了。

 

5、二刘翻脸的原因似乎省略的一些东西。

视频中的说法是“刘备大肆宣扬刘璋不给财物,张肃听闻风声而出卖张松”

但史书中的说法是“张松听说刘备要回荆州帮孙权,而写信劝刘备不要回去。信被张肃发现后,张肃害怕祸及自己而出卖张松”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

另外说刘备激怒部众的记载来自于《魏书》,《资治通鉴》也是原文引用,不知为何UP说材料出处的时候提的是《资治通鉴》而非《魏书》。

 

6、没有“成都哭成一片”的记载

只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字面理解应该是指群臣在哭,而非百姓。并且蜀降的时候也有(将士咸怒,拔刀砍石)的记载。再者刘禅昏庸,黄皓乱政,然后锅扣到刘备头上说是“得国不正”的恶果,似乎有点牵强。

7、《三国演义》真的粉饰了什么吗?

演义中并没有丑化刘璋,反而还将张任描述为名将。并且评语道“试观后主临危日,无异刘璋受逼时。 ”

我可以理解为了视频的精彩可以有“演绎”的成分,可以有顺口夸张的部分。但有选择的摘取史料解读事件,并将这些都标榜为“正史”,我想是不太合适的。


驳渤海小吏《硬核|| 被《三国演义》粉饰了的老刘入川》视频中关于刘备入川的一些观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