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疯狂鸡娃,全年无休

两天前,育儿战略忽悠总局群(已永久关停),发了一张网络红人的寒假鸡娃计划表。
我一看,惊呆了,确实有过人之处,不然就无法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抛开具体的内容不谈,单看时间安排:
一、早上4:45-20:20,都排满了
二、全周无休
粗略估算,刨去吃饭休息户外的时间,一天至少13个小时,比996还厉害。
我的感觉,过犹不及,这个小朋友日子过得太可怜了。毕竟,寒假可是大冬天啊,4:45天还没亮,闻鸡起舞都不到时间。
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没有资格去评价这种鸡娃方式,在我看来,极为残忍。这是小朋友的命,生在这样的家庭,必须受其父母的安排。无论好或者坏,一概只能承受。
但我绝对不会赞同这种方式,永远不会,而且要大力地驳斥,不可能包容。这是立场问题,违背基本规律的行为,哪怕有侥幸的案例,我也绝对不会支持。我绝不会理解!
我的观点必然是鲜明站队的,我从来不当骑墙派。哪怕我错了,我也能从结果中得到教训。我的特点就是这样,不喜欢我的人,就请到别的地方去。同理,我不喜欢的人,一分钟都不愿意给。
看这家长的心态,已经是极度扭曲的了。
在我看来,这就是愚蠢。不尊重基本规律,靠低质量的努力,能有好的未来吗?
我多担心,小朋友小学还没读完,身心就出问题了。
看看长期计划,也是跟饿死鬼赶着投胎一样赶,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但考试向来都是,不是第一个交卷的,考得就最好。鸡娃恰好是给家长的考卷,答得如何,全看个人能力。这位家长,以愚蠢的头脑,必将毁掉自己的孩子。
当然,毁与成,其实都和我们旁人无关。我从小到大,都不喜欢看别人在做什么,我不是跟风的人。工作之后,我连免费的地铁报纸都不看。我有我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渠道。我不想浪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去评价无关之事。
我主张大家关注的鸡娃博主,不超过3-5个。很多人可能关注的是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这就糟糕了。外界信息获取太多了,就很容易头昏脑胀,无法思考自己的事情。
教育、鸡娃是很大的领域,什么人都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像上面的这个博主,我肯定没有这样的朋友,我不会和这种人来往。
这个博主,自己的孩子都不当人看了,更别说体恤外人了。现实之中,肯定是没什么朋友的。别说朋友,就是亲人都可能躲得远远了。一意孤行,最终呈现疯魔状态。
还记得之前广州那个造假孩子被体罚吐血的妈妈吗?差不多就是这种心理状态。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看这个博主,是可以吸取一些教训和经验,但是极少。因为一般人,不会这么变态鸡娃,确实也模仿不来。每天工作这么久,很多人可以,但是要长期愚蠢、短视地工作,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做得到。机械化的、流水线式的工作,对人的精神损伤特别大,不然当年就不会有富士康的工人连续寻短事件发生。
我只觉得这样的家长,是怪物,是恶魔。把孩子当十项全能选手来培养,也不照照镜子看自己是几斤几两。
当然,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立场不同,不用争对错,走着瞧就行。
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我爸妈特别好的一点,就是相信我有光明的前途,将来会光耀门楣。但从来不对我提出高要求,反而强调顺其自然。健康平安,能养家糊口就好,不求大富大贵。是呀,他们本身就是普通人,知道我的起步基础不好,没什么好强求的,只能一步步来。
这就是尊重基本规律的体现。
我们潮汕人,是比较乐天知命的,因为人多,孩子多。一个家庭的孩子,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所以很清楚随机性。而且,大家有几十年的时间去观察各人的变化。一个不行,还有另一个,可以分散风险。但大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则不同,都是孤例,所以很难发觉自己决策的失误。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就大不相同了,同样的教育方式,经常不会两个都能成功,或者两个都不太理想。所以,家长就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会盲目地拿孩子做试验品,去完成自私的目标。
在这个博主的事例中,我们没有见到孩子的评价,队友的评价,亲友的评价,邻居的评价,孩子同学老师的评价。换句话说,从头到尾都是独角戏。博主陷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出不来了。
在这个世界里,博主自我认知的地位是悲惨的底层,是被顶层踩到地板的受害者,只有努力抗争、不计一切代价地学习,才能摆脱命运的摧残。
实际上,博主是瞎了眼睛,比之条件更差的人多得是。光看其安排的培训课,每个月支出起码要几千块,而多少家庭每月的收入也就才几千块。比如深圳月收入中位数,就不到6000。知足者富,所以这人不仅精神贫乏,连物质也穷困得不行。
另一方面,心态的扭曲,让博主给自己的错误行径抹上了悲壮的色彩。不成功,便成仁,是吗?如果我认识这个人,一定打脸:醒醒吧你!一件平凡的事情,别给自己加戏了!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吧!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话用在鸡娃上最适合不过了。不要管别人在干什么,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自己干好了没有。
沉迷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故事,其实是对自己应负责任的逃避。因为这样就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沉浸在庆幸、焦虑的氛围里,裹足不前。一会,哎呀幸好我没这么变态;一会,哎呀我感觉自己做得差。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去琢磨的细节,始终没有着手去处理。
伤春悲秋,嵯峨岁月,这孩子一天天长大,花样搞了一大堆,真正重要的正事却没干成一点。
我写文章接触这么多读者,群里深度互动,令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家长普遍缺乏管理和执行能力,不能有效地做好事情,浪费太多时间在无谓的空想和低效率的学习上。
家长层面的差距,是无法通过鸡娃来弥补的。错误的鸡娃方式,只能让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家长一定要清晰认识教育规律,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家长水平高,和学历、财富无关,和视野格局有关。
先修好身,才能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