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飞行276天!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5月8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次试验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将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相较于欧美国家的航天飞机而言,中国这款航天器翻新时间变得极短,实现重复利用将大大减少所需费用,进而为中国太空事业提供重要支撑。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中国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时间最长、任务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次试验。
据悉,该试验航天器在轨期间,进行了多项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包括轨道变换、姿态控制、热防护、通信导航、载荷运行等。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建设更先进、更实用、更经济的可重复使用航天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验是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第二次发射。2020年9月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未来
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一箭多星、星星点点”的太空运输模式,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多个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送入不同轨道,并根据需要进行变轨、对接、分离等操作,实现多任务、多目标、多周期的太空服务。
这种模式将大大提高太空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为太空站建设、太空探测、太空旅游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太空技术和成果,为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