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谓“圣人不死,大道难成”?

2021-08-30 13:39 作者:编制箴言的灵魂在行走  | 我要投稿

  

何谓“圣人不死,大道难成”?

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可以引以诠释,今日我们只挑出一个来,以作宣讲。

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描绘着这样一种“完美男性伴侣”,他们多金帅气,温柔细腻耐心,专一而有情趣,多才多艺而极具慧眼,能从众多人之中,发现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子的美,并以强势、自信、适宜的方式得到平凡女子的心与身体······最终迎来欢喜大结局。
这样的“完美男性伴侣”非常容易受到追捧,因为其展现的性质、特点,是深得人心的,人们愿意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要求另一半,也去“取得”这样的性质。而在反复的“要求”、诉说,以及概念强化之中,这一种要求,从一开始的“最好有这些品质”,变得像是“必须有这些品质,倘若没有便莫得‘可能’”一般(这里讨论的是极值、极端情况,其余中间情况自己想、用)。
而这一转变,是有所脱轨的,与现实有所差距,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认识的差距会越偏越远、越差越大。
其一,社会所养成的男性品质、素养,是有一个平均的,想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不太现实的,就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说受教之后,素质马上就能提高,也不是说完整受过教育后,就无需继续教育了。单单是提出了“完美男性伴侣”的要求,是不可能一下就让“完美男性伴侣”一下就出现的。
其二,如此单因素导向的恋爱观,很容易出现“投其所好”的“投机行为”,虽然无法成为那样的“人间仙男”,但是在短期内“装一装”、“演一演”还是有可能的,一如某句话所说:你如果不真心待我,我又何必真心待人,把你当做一送上门的便宜占了,不好吗?此外,这一印象强化,也会体现在对应女性群体的潜意识中,因而有一些行为,会让她们觉得“很好”,因而也会产生更好的态度,而与之交往、意欲追求的男性则会在失败中逐渐感应到这一“敏感点”,从而越来越“得心应手”,掌握“聊天流”这一天赋的男性,在面对这一类女性的时候,往往具有更高的“权限”,以至于可以快速“上手”——铁打的塘主,流水的鱼。
其三,这“完美男性伴侣”的刻板印象,从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正常的交往关系,以至于一些缺乏判断力、思考力的人,出现误判,从而导致一段关系、一段交往不伦不类,出现畸形与道德风险和伤害,并伴随着概率出现习得性无助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等。某一类人群、圈子内,其关系的发展与遭遇,可谓是水深火热,痛不欲生。然而依然存在正常的交往与关系,那就是“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而选择和“适合的人”一起发展的交往关系。在合适的土壤,作物才会正常地生长、开花、结果。

从根本上看,过高的要求、脱离实际,导致的是“泡沫”、虚增与谎言。而这种负面印象长久留存的结果就是,“圣人”的形象丑陋而可鄙,而“圣人”的良好品德也成为了虚伪、假清高、做作、伪善的代名词,更不用说在此之下有无数的情感骗子、披着羊皮的狼,以切身经历四处“传教”了。


对于影视圈、资本圈近年来的畸形发展而言,它们过于专注于发展、掌控、诱导潜在付费人群的内心欲望,并将此视作需求的延伸,然而此举一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造成了多方面的社会危害性。比如,资本掌控话语权,资本可以影响舆论,影视作品中定义的成功人士标准,高质量人类男性的形象塑造宣传,独立成功女强人的形象塑造,卖肉资本,泡沫经济等等。都从思想上,具有一定的毒害性,一如一定的份量可以做药,超出了份量则是毒。在现实、想象、欲望相挂钩的体系内,无限的欲望导致了无限的要求,也产生了“质壁分离”的脱轨,从而引发现实问题。同样的,无法区分、清理现实与理想的界限,也诱使了人们进行合理也不合理的消费,拉动了经济的泡沫。


圣人的高尚品德并没有错,错的是以此标准为唯一的准绳,这反而使得平凡的人们无法为自己的成就而高兴。圣人的标准遥遥无期、苦行漫漫,于是干脆弃了那虚无缥缈的高尚,选择了快意任性——没能得到高尚和谐的好,却吃了混乱、无序的苦。事实就是,我们需要相信别人,但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认定,以免自己不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他人也利用信息差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


何谓“圣人不死,大道难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