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没搞反?说八段锦是从易筋经剥离出来的,这不是挑事嘛
八段锦和易筋经,都是中华传统养生中的顶级健身术。
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是,八段锦是道家的宝贝,易筋经是佛家的本领。

可有人说:“八段锦是从易筋经中剥离出来的……”,这不是挑事嘛,你确定没搞反?
一、 他说的对吗?
前两天,粉丝转来一个视频,是金家洲老师的访谈,内容是八段锦和易筋经的关系。金老师可不是一般人,他的观点是很有影响力的。

金老师的视频原版,大河已经放在平台上了。
为便于阅读,大河整理了原视频的文字版,对一些错别字和语法进行了修改,内容如下。

二、 让子弹飞一会
金老师的主要观点,即“为什么学易筋经而不是八段锦?”他举了三条论据。
1.易筋经成熟在1600年前的北魏年间,八段锦出现的时间在它后面。
2.八段锦和易筋经,动作非常相像,因为八段锦是从易筋经中剥离出来的。
3.八段锦借鉴了易筋经中四层八法的一层,即“拔断筋”这个动作。文人为了好听,改为“八段锦”。
这三个论据破绽百出,别说道家祖师老子不信,就是佛家祖师达摩来了,也能笑了。

为什么大河敢这么自信,因为这种学术问题,早有各界的专家考证得明明白白了。
大河借花献佛,从民间传说、史学文化、养生理论三方面,摆摆龙门阵。
三、 民间传说观点
金老师的第一个观点,其实讲的是“达摩东渡”的民间传说。
公元526年,达摩来到北魏,在少林寺面壁修行,将创立的《易筋经》藏于铁匣,埋在地下,被弟子发现,从而流传后世。
注意,这可是民间传说,而传说是具有超现实幻想性的,掺入了太多美好的愿望!
1.这个故事漏洞百出,如果让大河编,怎么也要换成不容易生锈的瓷罐吧……
2.要论传说,八段锦还是老子、庄子、汉钟离开创的呢!不比北魏的历史悠久多了。
3.民间传说,老子化胡为佛,来到西域,才有了瑜伽……论起来,瑜伽还要认祖归宗吧。

4.大家都知道,老子是春秋战国的人,这可是公元前的历史了,1000多年后,达摩才东渡华夏……你说易筋经和八段锦,到底谁先谁后呢?
结论:论传说,八段锦的出现时间肯定早于易筋经,金老师的第一条论据站不住脚。
四、 史学文化考证
1.《易筋经》的作者是达摩老祖吗?
既然传说并代表事实,那么,《易筋经》的作者,是不是达摩老祖呢?
真相只有一个!
不论是史学家、还是武术家,研究的结果,真不是达摩写的。
《易筋经》中,唐初名将李靖、宋代名将岳飞的部下牛皋的两篇序文,已经被证明是伪作。

这里面的考证,论据详实,资料繁多,本文根本容纳不下,感兴趣的粉丝可以在网络上找找,都是现成的。
2. 《易筋经》的成书年代?
据史学家考证,从天启四年(1624年)到道光二年(1822年),《易筋经》只有传抄本,直到道光三年,才印抄兼有。此后版本纷纭,内容繁简不一。
目前,全世界收集、珍藏的《易筋经》,从早期的抄本,到民国时期的刻本,总共二十几种,其中,可信的古抄本只有六种:

现代广为流传的十二式易筋经,是清朝道光以后的刻本中才出现的。
3.《八段锦》的历史
《八段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大河前面关于八段锦传奇的文章,写的就是这段历史。

再往上推到马王堆导引图,年代就更靠前了。大河前面文章中,多次论述了中华导引术的历史渊源,有兴趣的可以翻翻。
4.结论:
《易筋经》最早的成书年代是明末清初,是以民间手抄本的形式出现。
故金老师说的“易筋经成熟在1600年前的北魏年间……”,缺乏史实依据。
《八段锦》的文字记载,从宋朝开始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丰富的养生体系,并且都是官方形式、文人大儒背书,不论是权威性还是系统性,都清晰明了。
所以,从史料文化的考证来看,八段锦也是早于易筋经的,至少也早了500余年。

五、 养生理论考证
金老师讲“八段锦和易筋经,动作非常相像,因为八段锦是从易筋经中剥离出来的。”
如果偏要较真——二者相似不假,但凭什么说八段锦是从易筋经中剥离出来的?你有证据吗?
事实恰恰相反!易筋经中,借鉴了丰富的道家养生内容。
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节目提到:“有些《易筋经》版本中,还涉及养生目的的房中术,这显然不可能出自僧人的手笔”。
至于金老师讲的第三条中的“拔断筋”?这就是近代的武术名词。大家想想,达摩老祖能写出这么地道的中国话?
事实是,八段锦一直是文人权贵、贵族阶层的御用养生宝典,文笔讲究华丽高雅。

只要你对比一下,八段锦和易筋经每个式子的名字,就能感觉到不一样的内涵啦。(此处省略500字)
六、 老师点拨价值千金
本文所做的比较,仅仅是对金老师观点的分析,以正本清源,让养生爱好者明白真实的情况。
那么重点来了!
自推广古法八段锦以来,大河对于中华传统的导引健身术,不论是易筋经,还是八段锦、五禽戏,都是敬畏珍重。
有人问,既然易筋经有这么多的短板,内行人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大河还处处推崇易筋经呢?
大河曾经也困惑于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的关系,冥思苦想,夜不能寐……

直到有一天,大河的老师点拨道:“真正的好东西,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生命力却扎根在市井民间。当你看透了事物的本质,对上可以……权贵,对下可以……民众……”。(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请各位理解。)
七、 人性至上
那一刻,大河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八段锦是有文化门槛的,如果没有医学基础,谁能搞懂三焦是什么,五劳七伤指哪里……这也决定了八段锦,只能流行在社会阶层金字塔的顶端圈层。
要知道,解放后,中国的文盲率80-90%,如果上溯到明清,全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有5%?
明末清初,士族阶层摇摇欲坠,中华文化岌岌可危。宝贝即使再好,没文化看不懂,何谈传承。

创作易筋经的这位前辈,绝对是一位深谙人性的高人。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巧妙地融入了民众心心念念的元素。
翻开《易筋经》,除了讲阴阳、讲修炼、讲炼气、讲守中、讲男女采战、阴阳配补之外,还有外壮神功八段锦,这些都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
八、 得人心者得天下
顺着这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易筋经》里的看似伪造内容,其实都是精心的策划——
李靖就是民间风尘三侠的英雄,而通过牛皋之口,又散发出岳飞精忠报国的光芒,更为劳苦大众所膜拜的是,达摩就是禅宗的祖师爷……
没有任何知识门槛,连图示都是口语化,通过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模式,迅速传播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一句易筋经称霸武林,就开创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武侠史,学会了易筋经,就满足了人们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美好愿望。
你想行侠仗义?你想精忠报国?你想佛祖保佑……来吧,易筋经满足你全部的愿望!
得人心者得天下!
即使易筋经不是达摩所创,即使里面的序文是伪作,即使有男女性保养的内容……也掩盖不了易筋经作为保健要术的地位。
因为,易筋经的生命力,牢牢扎根在民间的土壤里。
九、 大隐隐于市
老子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自古以来,死容易,活着太难。藏于穷山僻壤容易,隐姓埋名于闹市太难。
脱掉华丽的袍子,跳出名利的圈子,隐藏于百姓之间,混迹于市井之际……难吗?很难!单单名利二字,就难倒了天下英雄。
扪心自问,古法八段锦,大河还要标上“大河妙手”的名号,承蒙粉丝抬举“大八、河粉”的花名,可谁又知道易筋经的作者是谁呢?
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都是传统养生导引术的佼佼者,功效斐然、不分仲伯。
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

看看现在中医的处境,深感忧虑。如果导引健身术厚此薄彼,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各位,你觉得会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