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抢消毒洗手液了,最好用的肥皂根本没人抢

闷在家快一个月了,还买不到口罩。
口罩是很重要,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比戴口罩更重要的防护措施,就是洗手。
这次新冠病毒爆发,很多人抢购酒精洗手液,却把普通肥皂扔弃一边。
绝对不可。
因为肥皂的消毒杀菌效果并不比酒精洗手液差,而且便宜实惠,关键是你现在还能买到。
肥皂到底比洗手液好在哪里
肥皂+清水的消毒杀菌效果,比含酒精的洗手液更好。

酒精虽然可以杀灭一部分细菌,但是对于诺如病毒、艰难梭菌此类耐酒精的病菌来说,它的效果并不如肥皂[4,5]。
2003年JAMA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指出免洗酒精洗手液对于消灭萎缩芽孢杆菌的杀灭效果,明显不如肥皂水和水的清洗效果[6]。
更甚者,因为习惯了干洗手而放弃了冲洗步骤,没有被酒精杀灭的细菌,在手部残留,继续繁殖卷土重来,岂不是前功尽弃?
所以,美国CDC建议,尽可能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因为洗手会减少手上的各种细菌和化学物质的数量。
因为,减少和消除这些细菌的不仅是肥皂的成分,而且是起泡沫然后用水冲洗,双手的摩擦。

已经有研究证实,肥皂比单独用清水更能减弱细菌粘在手上的能力,让它们更容易被冲洗掉。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酒精类洗手液虽然可以快速减少手上的微生物数量,但并不能消除所有类型的细菌。
尤其你在家,做完饭、运动之后,手上的油污一般的免洗洗手液可能根本洗不掉。
而且洗手液洗掉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也很有限,比如农药和重金属成分。

肥皂为什么比酒精洗手液好呢?
酒精通过引起蛋白质变性、降解,导致病毒、细菌死亡,但酒精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以75%为宜。
听起来很厉害,但是酒精洗手液的安全隐患真的太多了。
2015年在斯洛文尼亚便报导了一起因使用酒精洗手液,导致吸入挥发的酒精过多而中毒的儿童案例[2]。
此外,若空气中的酒精浓度超过3%,衣服静电就能导致爆炸,引发火灾。
然后我们再说下普通洗手液。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己定,俗称洗必泰,常用做抑菌剂和防腐剂,一来可以帮助杀灭病菌,二来对产品起到防腐作用。
说到其杀菌效果,JAMA杂志的研究结果提示,2%的氯己定杀菌效果比免洗酒精洗手液的明显更好,而与肥皂水相比,二者势均力敌。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2%氯己定会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发生接触性皮炎等副反应。
而且,这种副反应,还会随氯己定的浓度增加而增强[7]。

所以,抢不到普通洗手液也别担心!买肥皂。
担心肥皂比洗手液脏怎么办
有些朋友担心,开封后的肥皂长时间放在卫生间里,会不会沾染细菌?
2018年,美国科学家们收集了其三个州的各大餐饮店的296份公共场所的肥皂样本,对其表面是否有细菌残留进行了检测。
结果发现,超过85%的肥皂样本并未检测到有细菌聚集[10]。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还是有少部分肥皂上面有细菌残留的现象。
肥皂一旦开封,便裸露在空气中,而且每一次使用肥皂的时候,咱们的手都会接触到肥皂,一来二往,难免有细菌残留。
不过,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发现,肥皂表面细菌残留的现象,与肥皂的使用寿命以及病菌本身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如何正确安置肥皂。
1、把肥皂放在可以通风沥水的架子/盒子上
很多病菌都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咱们的肥皂就是泡在积水的盒子里,那肯定是容易被污染的。
一个可以沥水的肥皂架/盒可以让肥皂保持干燥无菌。

2、尽量买小块的肥皂
肥皂开封后使用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导致病菌的滋生。
所以,在选购肥皂时,尽量买小份的,经常更换。
我还有一个小贴士,可以把买回来的肥皂切成小块,分次使用~
总的来说,肥皂上面残留细菌的情况并不常见,而且也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控制的。
再说了,肥皂并不足以给病菌提供充足的养料,就算细菌真的跑到了肥皂表面,迟早也是凉凉。
我推荐的肥皂
好的肥皂,只需要油脂、碱和水即可,不需额外的香料和抗菌成分。
可是我打开淘宝一看,市面上比较纯粹没有添加剂的肥皂真的很难找,只好退而求其次,给大家推荐几款朴素又便宜的好了。
上海厂的硫磺皂

上海厂的药皂

卫宝的十效多护皂

六神、美加净、峰花这些都是咱国货之光,普通超市就可以买到。
大家买自己喜欢的味道就行,我就不举例啦~
要是嫌便宜,也可以看看欧舒丹和马赛皂:


至于国外很常见的LUSH,花样太多了,清醒一点,只是洗手而已!
但如果你是贵妇,就但我没说哈~
如果大家不喜欢这些品牌,想自己选。只需要记住选肥皂的原则:
1、尽量选择工业制皂,别买手工皂。
这两年朋友圈微商成功带火了手工皂。
但是,我劝你不要买。
因为肥皂主要是用油脂与碱为原料制备,工业制皂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这个皂化反应,保证碱和油脂充分反应而无碱的富余。
自家生产的手工皂就不好说了。
如果它的碱超标,会直接影响肥皂的PH值,导致最后的肥皂呈碱性。

我们皮肤的PH值为弱酸性-中性,如果用碱性太强的产品,皮肤会出现紧绷感、不适感。
花大价钱去买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手工皂,大可不必。
2、杀菌类肥皂,没必要。
虽然很多肥皂都标榜自己有杀菌效果,而且这类杀菌肥皂价格更贵。
我想告诉你,其实没必要,买普通的就好。
英国学者杰奎·怀斯指出,在洗手过程中,普通肥皂与杀菌肥皂是一样的除菌效果[8]。
另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官员Sandra Kweder指出,目前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杀菌肥皂以及杀菌成分的清洁剂的作用比普通肥皂加清水更好。

同时,FDA还要求这些生产厂商注重此类产品的安全性,可别除菌效果没有提高,副作用反而一大堆[9]。
快,和我一起捂紧小钱包!



参考文献:
[1CDC. (2020). Show Me the Science – When & How to Use Hand Sanitizer in Community Settings.
[2]Hertzog, J. H., & Radwick, A. (2015).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in a child following ingestion of an ethyl-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53(7), 557-560.
[3Luby, S. P., Kadir, M. A., Yushuf Sharker, M. A., Yeasmin, F., Unicomb, L., & Sirajul Islam, M. (2010). A community‐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romoting waterless hand sanitizer and handwashing with soap, Dhaka, Bangladesh.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 15(12), 1508-1516.
[4]Blaney, D. D., Daly, E. R., Kirkland, K. B., Tongren, J. E., Kelso, P. T., & Talbot, E. A. (2011). Use of 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s as a risk factor for norovirus outbreaks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northern New England:3 December 2006 to March 2007.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39(4), 296-301.
[5]Oughton, M. T., Loo, V. G., Dendukuri, N., Fenn, S., & Libman, M. D. (2009). Hand hygiene with soap and water is superior to alcohol rub and antiseptic wipes for removal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30(10), 939-944.
[6]Weber, D. J., Sickbert-Bennett, E., Gergen, M. F., & Rutala, W. A. (2003). Efficacy of selected hand hygiene agents used to remove Bacillus atrophaeus (a surrogate of Bacillus anthracis) from contaminated hands. Jama, 289(10), 1274-1277.
[7]Plantinga, N. L., Wittekamp, B. H., Leleu, K., Depuydt, P., Van den Abeele, A. M., Brun-Buisson, C., & Bonten, M. J. (2016). Oral mucosal adverse events with chlorhexidine 2% mouthwash in ICU.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42(4), 620-621.
[8]Wise, J. (2015). Ordinary soap is as effective as antibacterial soap for handwashing, study finds. Bmj, 351, h4944.
[9]Kuehn, B. M. (2014). FDA pushes makers of antimicrobial soap to prov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Jama, 311(3), 234-234.
[10]Schaffner, D. W., Jensen, D., Gerba, C. P., Shumaker, D., & Arbogast, J. W. (2018). Influence of Soap Characteristics and Food Service Facility Type on the Degree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Open, Refillable Bulk Soaps.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81(2), 21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