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蔚来、理想、小鹏为啥难敌特斯拉?投资人阎焱:绝大部分会死掉

2021-07-06 11:13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近期,乘联会公布了5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数据来源:乘联会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被外界誉为“新能源三子”的 “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仅排名9、10、15,三家加起来没有特斯拉一家卖得多。

即使特斯拉负面缠身,ModelY和Modle3依旧占据了榜单的2、3名,比亚迪三款车占据了第6、8、12名,月销量几乎是蔚来的4倍。

主打低端市场的五菱宏光MINI依旧占据榜单第一。

无疑,“蔚小理”掉队了。著名投资人阎焱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最后活下来的就那么几家寡头。

“我现在已经看到好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奄奄一息了。”

无法确定从资本市场圈来大笔资金的“蔚小理”,能否成为熬到最后?

蔚来:一厂还没满载,二厂已经在建

6月10日,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合肥召开。

作为合肥头牌企业,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应邀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李斌透露,蔚来汽车已和合肥政府签订了《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聚集的园区。

蔚来二厂也在建设中,预计明年第三季度投产。“建造速度非常快,昨天我去看了一下,已经竖桩,开始做结构了。”

2020年,蔚来总共交付了4.37万辆汽车,数量不及特斯拉的十分之一。

据《纽约时报》报道,合肥蔚来工厂内,装配了307台从瑞典进口的机器人,每台足足有5米高。

生产线的组装速度却非常慢,仅有正常车企一半的组装速度,很明显蔚来工厂的产能根本没有满载。

经济学中有条常识:一家企业开工率低于80%,属于“产能过剩”,低于70%,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蔚来现有工厂中的生产线虽然都处于开工状态,但速度仅有正常的50%,难道不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今年1月,蔚来共售出7225辆新能源车,按照这个速度,全年卖出8万辆不是问题,但一个工厂完全可以满足8万辆车的生产任务,蔚来为何要开办二厂?

也许只能解释为投资人送来的钱太多,蔚来必须做点什么来满足资本市场的期待。

比产能过剩更致命的是供应链出了问题,购车者经常被通知延迟交付时间。

相比于燃油车需要管理20000多个零部件的供应链,新能源汽车只有5000多个零部件,供应链管理难度大大降低。

一名蔚来工程师透露:“我们的库车非常少,接近于0。”零库存保证了蔚来汽车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毕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节约成本是最好的选择。

蔚来引以为傲的“零库存”管理,也侧面说明供应链压力巨大。

以车载芯片为例,今年4月,全球芯片产能不足,包括特斯拉、大众、丰田、福特等在内的车企纷纷宣布交付延期。

蔚来直接停产,李斌表示:“由于芯片不足,蔚来不得不停产5天,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会有较大压力。”

特斯拉、大众、丰田等车企为了保证生产高效运转,厂里都囤积了一批芯片,所以缺货时尚能维持生产,崇尚“零库存”的蔚来手里没货,直接干停产。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电池上,宁德时代同为特斯拉和蔚来供应商。

据宁德时代内部人士透露,与新能源车企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包下整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所有产品只能供应承包的车企;

第二种是约定年供货量,每年要多少电池,先提前付款预定;

第三种是拿别人剩下的电池,供货量不定。

目前,新能源车企只有特斯拉包下了一条生产线,蔚来是第二种或第三种,手上的电池数量不稳定,不能保证车辆组装速度。

小鹏:手里没钱,心慌慌

何小鹏与李斌关系不错,上海车展时两人还共同参观了“小鹏P7”的展位,现在有粉丝大喊:“干si特斯拉!”一声惊雷,让两人满脸尬笑。

如今,小鹏缺钱了。正如阎焱所说:“(新能源车企)第一件事要能忽悠钱。”

汽车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每年都需大笔资金投入,扩张产能、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如果中途断了资金投入,企业瞬间垮掉。

小鹏在资金方面显然没有蔚来充沛。2020年,小鹏汽车刚刚在美国上市,筹措了24亿美元。

半年时间,钱烧得差不多了,小鹏又急急忙忙向港交所提交了“二次上市”的申请,计划再筹153亿港币。

按照港交所规定,赴美上市不足一年的企业,没有资格在香港二次上市。为了维持资金链的健康,小鹏用眼花缭乱的金融手段,硬是规避了这条规定,缺钱程度可见一斑。

2021年第一季度,小鹏营收仅29.51亿人民币,蔚来79.8亿,理想35.8亿,小鹏是“新能源三子”中营收最少的公司。

更令人担忧的是毛利率。2020年,小鹏毛利率仅有4.6%,一辆售价在20万-40万之间的中高端汽车,毛利率仅有4.6%。

当年小米手机卖1999元时,尚能维持5%的毛利。手机只有200个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有5000多个,造车的投入远远大于造手机,丰田常年现金储备48000亿人民币,小米1000亿,可见车企对资金需求之大。

小鹏投入那么大的资金量,结果干出个4.6%的毛利。不如投资小米,毛利已超过10%。

近期,何小鹏对李斌说:“新能源车企都正在资格赛里面,还没有到淘汰赛,还没上牌桌,因为今天我们还非常之小。”

手里没钱心慌慌的小鹏,能否坚持到淘汰赛,还需挂个问号。

理想:核心技术出了问题

理想汽车是“新能源三子”中起步最晚的“参赛者”。创始人李想本人很懂车,创立过“汽车之家”,几乎是购车者必备的参考网站。

2017年,产品经理出生的李想决定下场造车时,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造好一辆汽车?”可能是太懂车了,李想执着于打造“完美汽车”,完美意味着没有特色。

提到蔚来,购车者会想到服务;提到小鹏,购车者会想到自动导航;提到理想,购车者大脑一片空白。只要李想提出的一系列空泛的概念:增程式充电、增程式驾驶……

然而没等理想造出完美汽车,理想汽车就遭到了质量质疑。特斯拉刹不住车跟理想相比,只是“小意思”。

2020年5月,总销量才6000多辆的理想汽车发生自燃。

车主表示,刚刚提车7天,车辆上的还是临时牌照,没想到就自燃了。

经过仔细调查,与大多数新能源车自燃于电池不同,理想自燃于增程器——引以为傲的增程器。

它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发电机组,在行驶过程中为汽车的电池组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

理想的核心技术出了问题。

事后,颇具自我批评精神的李想要求公关部门在宣传车辆时避免使用“增程式电动汽车”,改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李想总结说:“这样对用户、对媒体、对我们都好。”

销量过万后,理想汽车质量问题频发,车顶漏水、刹车失灵、轴承断裂……一堆投诉纷至沓来,只不过理想处理得比特斯拉好多了。

特斯拉一年卖车50万辆,仅刹车失灵为人所诟病,理想卖车1万辆,自燃、漏水、失灵、断轴……质量问题不断,国产车的问题是小毛病多,理想规避了小毛病,直接要命,却也卖出了30万元的高价。

理想一位高管透露:“出事车辆80%的责任在供应商,20%在我们自己。”一个二八开,把锅甩给了供应商。

他还列举刹车失灵,说是供应商德国博世有问题。

这位高管可能不知道,特斯拉用的也是博世提供的刹车,特斯拉刹车失灵却没有甩锅给博世,而是承担下了责任,指出自家的电控系统有问题,没有将刹车信号传给刹车系统。

诚然,众多汽车之家的粉丝,出于对李想本人的信任,购买了理想汽车,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营收35.8亿,压了小鹏一头,但懂车的人真的会造车吗?

蔚来困于销售,卖车速度赶不上造车速度。小鹏困于资金,现有资金链仅够维持12个月。理想困于产品,最基础的质量关还没迈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国产新能源汽车三子”的前景,怕是远没资本市场炒得那么光鲜亮丽。

作者:江左佑安



蔚来、理想、小鹏为啥难敌特斯拉?投资人阎焱:绝大部分会死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