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2023.9.27周三
《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小说中的主人公苏比贫困潦倒,无家可归,只能“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是底层穷人的典型代表。然而与此同时,富贵人家缺可以在地中海晒太阳,去维苏威湾漂流。长年栖息在麦迪逊广场长凳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却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入狱以此度过寒冬。这样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令人齿寒的是,在那个社会,差距大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富,甚至是精神上的丰满程度。
小说中借助苏比想要如意入狱做出的荒唐的故事,却无法被警察抓捕,来衬托出富人社会的虚伪与肮脏。就比如吃霸王餐,便是体现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畸形现象;更有苏比在抢走了一个男人的雨伞后,与其对峙的场景,苏比的硬气与蛮横反而让那个人感到心虚,毫无疑问的那个富贵男子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存在,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符合。当然既然是欧亨利的故事,自然有荒谬的反转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通过苏比来到教堂,受到赞美诗的洗礼,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无端受了警察的制裁,锒铛入狱。我认为这是在预示着“宗教信仰”这种东西在资本主义的制度的腐化下,只是一个为权力和法律服务的工具。有力地讽刺了美国司法制度的黑暗,深刻揭示了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是非扭曲、黑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