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八课

2021-09-24 21:42 作者:IQ正传  | 我要投稿


百家争鸣背景(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不断动荡和激变。①政治上:王室衰微,春秋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开展兼并战争,制度发生变革(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②经济上:铁制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文化教育:私学盛行,出现了一批文士阶层

代表人物及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

(1)思想:①核心思想是“仁”②推崇西周制度,主张以德治国③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2)教育:①创办私学,“有教无类”。②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③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文化: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春秋》等;其弟子将其学说整理成《论文》

孟子

战国

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实行“礼治”

道家

老子(李耳)

春秋

①顺应自然。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可以相互转化③“无为而治”④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

庄子

战国

①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②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墨家

墨子

战国

①兼爱”“非攻”;②选贤任能;③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子

①以法治国②反对空谈仁义,君主专制,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春秋

《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影响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对后世有十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第八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