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联盟:人间之神》蝙蝠侠造型梳理


本期节目中有聊到关于《不义联盟:人间之神》(以下简称《不义1》)中蝙蝠侠造型,原本录制了一段比较详尽的讲解,因过于冗长在上传前剪辑为当前版本,本意是通过“皮肤”这一描述让没有玩过游戏的观众更快速了解到原作中是有两个常见造型,且其中之一影响力更强,但这样武断的概括确实不够严谨
这样,我把这一部分讲述整理成文案,和大家梳理一下《不义1》中的蝙蝠侠形象
首先很特殊的是 《不义1》虽然在国内知名度极高,但其所构成影响力并不完全来自游戏本体,而是由游戏和衍生作品多点散射形成,且衍生作品间自成体系,分别拥有各自受众群,可以大体划分为:游戏本体、游戏物料、漫画、手游,且又加之游戏设定边缘化,也让《不义1》的体系更加混乱

游戏本体
游戏中登场的蝙蝠侠有两位,其一是不义联盟故事中反抗超人独裁的蝙蝠侠,即不义宇宙蝙蝠侠,其二是不义世界中反抗军为寻求帮助,将一部分原始宇宙(prime earth)的正义联盟成员转移至不义宇宙时,阴差阳错也被拉过来的蝙蝠侠,即原始宇宙蝙蝠侠


两者在故事中都有一定戏份,且游戏中还有一场双蝙同框并对战戏码
同时,也是由这两个世界的布鲁斯,敲定并传送了原始宇宙(prime earth)中的超人过来助阵,击败了不义宇宙超人,终结了不义1的故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义1中的原始宇宙(prime earth)并非同期NEW52漫画连载中的真正主宇宙,从人物形象到设定都不一致,也并非一号地球(earth 1),一号地球中英雄故事相对独立,并未形成紧密联盟,可以理解为《不义1》游戏是独立世界观,并不与同期的主流世界线,即DC Universe互动


2. 游戏物料
作为《不义1》故事全程的直接亲历者,与引出不义故事的主角之一,真正不义宇宙中的反抗军蝙蝠侠形象,却几乎不出现在游戏海报等宣发物料中,在其它洐生作品中存在感也不算高,这也使不钻研游戏,仅通读故事大纲看美图了解剧情的这类占较大比重的轻度的人群,将物料形象作为第一造型




3.漫画

漫画是游戏影响力的延续,算是把格斗游戏这一小众门类游戏中诞生的讨喜故事剥离出来,以漫画为载体推向更大众,以每一年的故事为主线,用五年时间讲述不义超人与不义联盟走向毁灭之路
漫画故事中不义宇宙蝙蝠侠初始战衣还是以宣传物料版为基准构建,仅色调有别

当然,漫画有他的局限性,一方面游戏中剧情推动主要为引出“对打”这一核心玩法服务,剧情逻辑并不严谨,漫画为此不断在原剧情基础上堆叠补丁,却引出新的逻辑硬伤,另一方面,《不义1》故事的两方对立体系,故事格局并不算大,且开头和结局也被游戏剧情所固定,即使不断引入新人物新势力,也未能在鸿篇连载下保证剧情饱满,剧情第一第二年不管艺术性如何,至少热闹,但自第三年开始渐渐不知所云

4.手游

也是当年爆款,同类型手游直至目前也再无有如此热度者,操作简单易上手,画面接近PC端,有多破圈呢,可能在阅读的同学中,就有之前对超英体系全无概念,通过《不义1》手游开始了解美漫的

游戏是好游戏,肝也是真肝
手游体积不能和PC相比,所以游戏中剧情CG播片被大幅省略,仅以片头和碎片形式出现,这也导致手游玩家对游戏剧情了解模糊

同时,手游中还是以物料版本为标准版(即无标注版),不义宇宙中的造型则被标注为反抗军(即暴乱分子)


5. 动画

这里一笔带过,动画电影属于榨尽《不义1》剩余价值的产物,DC近年动画电影名篇改编鲜有佳作,像《不义》属于改了,并改了个寂寞,如上4类对DC 抑或《不义联盟》推广都有积极贡献,而动画电影就属于负面的,新人看完就跑了,旧人看完就哭了
但同样,动画蝙蝠侠还是以物料造型为蓝本绘制

以上就是对于《不义1》蝙蝠侠造型,及出处作品本身的简单讨论,为节目内容做补充,能够感觉到官方也一直在引导观众把物料形象视为不义蝙蝠侠的标准造型,并在后续衍生作品中淡化反抗军形象存在感,《不义1》受众构成复杂且混乱,三言两语讲个清楚确实有难度,希望未对大家造成误导,聊到这吧,周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