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剧本杀之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

2022-07-08 22:07 作者:轻语-Echo  | 我要投稿

2022年7月5日,我和肺部无核暑期实践团的朋友们去了高区的有景儿探案馆,参与了人生里的第一次剧本杀。

主持人是个小哥,一头披在两侧的卷发,颇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我们的团队在场是七个人,小哥便给我们推荐了《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这个本子。听着他的介绍,我想起一部韩国电影叫做《星期三消失了》,两个剧本在设定方面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不完全相同。

我们饰演的主角叫做“萧何”,是一位拥有七个人格的奇葩。周一到周日,每个人格都拥有一天的时间。因此,我们将萧何的七个人格依次定义为“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天”。

在主线故事开始之前,DM先给出了一个海龟汤谜题。从未玩过的我倒是比伙伴们融入得更快些,也是第一个准确问到最终答案的人。这大概得益于曾经看过的推理小说和玩过的《犯罪大师》吧。

主线开始之后,我拿到的是“星期二”的剧本。当然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需要七个人相互讨论,推出各自的身份。我个人感觉,“星期二”算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开端。在他的日记中,他明确提出了“小白是星期六捡回来的”这件事,因此通过其他人的日记可以直接锁定“星期六”的身份,并由此推出其他人的日记的归属。而在第一起绑架案中,“星期二”的日记里多次出现这样一句话:“我一定会带着我们活着逃出去。”

在父亲自杀案中,作为新手的我自认表现得也算不错,基本推出了整个密室的大致作案手段,尤其在绳索、钥匙和窗户方面,成功说服了队友。可惜,对那三个视频的先后顺序,我压根没有怀疑的倾向,实属经验不足,并且太过大意了。并且,饰演“星期五”的伙伴临时跳车,导致我不得不同时拿着“星期二”和“星期五”两人的剧本,信息量稍大,让我有些难以处理,对后续案件发展的推理稍显无力。

这篇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的宁浩的自白。在第一起案件的最后,宁浩引爆炸弹假死,也带走了“星期一”的意识。在这之后,宁浩一直扮演着“星期一”的角色,陪伴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带来快乐,为我们摆平困难。他为“我们”带来了许彤,也在“我们”面前杀死了许彤。病娇男孩,从来都不是“我们”,而是在“我们”身边扮演着“星期一”的宁浩。

DM小哥最后的演绎非常精彩,我们队伍的女孩子被吓得不轻。小哥在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愿不愿意和宁浩做朋友?

站在萧何的角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愿意”这个答案。在萧何的眼中,宁浩也是他除了许彤之外唯一的朋友。而许彤,却是宁浩花钱找来缓解萧何的寂寞的工具。在发现萧何动心之后,宁浩不能容忍有人占据了萧何的喜悦,便指使凶手杀死了许彤,拿回了萧何的感情。“星期一”的意识消失后,宁浩独自一人背负了萧何的生活。他买下了具有七个独立公寓的大房子,供其余六个意识居住生活。为萧何提供友情与爱情,帮助每个意识体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萧何杀死吴安利后制造假象为萧何脱罪,将宁海川的遗产留给萧何……可以说,宁浩为萧何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对萧何的爱是无可比拟的。因此,作为经历了多年孤独的“萧何”,我很愿意拥有这样一个朋友。

宁浩,就是这个本子中的“病娇男孩”。病娇,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简单来讲就是一种“不健全的心理疾病”,畸形的爱所产生的病态扭曲心理,有点偏向占有欲又有极端的思想或行为,做出超乎常人理解的过激言行。(以上介绍源于百度百科)在现实生活中,我大概不会接受这样的朋友。在与人交往的初始,我常常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熟稔之后,则会根据对方的性格调整自己的状态,达到一个相处融洽的情境。而我的眼界比较高,因此真正的朋友不是很多,但平生有一二知己足矣,我时常这样想。我是不能接受被限制交往的。虽然我不太愿意主动外交,但倘若要剥夺我交友的权利,我是不会允许的,即使要求我的人是我最亲密的人。

如果我的情况与萧何相似……那我没有答案。但我一定无法原谅许彤的死,因为我无法接受我爱的生命是这样的离去方式。

“青衫白马剑无瑕,人间长留自在花。”我们在虚无的幻梦里奔忙,追寻片刻的相拥。如果有来生,愿我们能换一种方式结识。

再见,宁浩。

再见,萧何。

 


剧本杀之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