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看点丨恒大宣布向新能源汽车转型、360投29亿入股哪吒
上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恒大宣布十年内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
10月22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上宣布了恒大化解风险自救的三大战略决定:一是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实现复工复产保交楼;二是全面实施现楼销售、大幅压降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三是10年内实现由房地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恒大将形成新能源汽车为主、房地产为辅的产业格局。
点评:恒大汽车成立已有三年,首台车预计明年初才能下线,但能否如期还是未知。恒大转型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虽好,但充满挑战。
360拟投29亿元入股哪吒汽车
10月18日,三六零(601360,SH)发布公告称,拟投资29亿元入股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哪吒汽车),投资全部完成后,360将间接合计持有哪吒汽车16.594%的股权,成为哪吒汽车第二大股东。
投资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360全资子公司成都鸿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鸿景)拟以零对价受让哪吒汽车股东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宁民生)于 2020 年 2 月 B 轮融资时获得但尚未实缴出资的标的公司增资权,并以自有资金向标的公司增资9亿元获得10.6944%的股权。
第二步,即360全资子公司天津奇睿天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三六零(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参与哪吒汽车D1 轮融资,合计投资20亿元入股哪吒汽车。
企查查显示,哪吒汽车现有股东列表中已包含成都鸿景,成都鸿景持有哪吒汽车10.6944%的股权,认缴金额约1.788亿元。而南宁民生持有哪吒汽车的股比相比最初下降了10.7%。上述股权的变动,或意味着360投资哪吒汽车的第一步已经在进行。

图片来源:企查查
点评:早在今年5月,360就宣布与哪吒合作造车并参与哪吒D轮融资,目前来看,360对哪吒的增资才刚开始到位。
富士康发布三款电动汽车
10月18日,富士康在2021鸿海科技日上发布了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汽车,分别是纯电动轿车Model C、纯电动SUV 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在发布会上亲自驾驶Model E登场。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去年的鸿海科技日,富士康宣示了发展电动车的策略。今年富士康以平均每个月公布一个合作案的速度,建立电动车供应链和出海口,陆续展现富士康在EV硬件方面成果,明后年将接力秀出EV软件和半导体的实力。刘扬伟称,“在发展电动车上,富士康已经准备好了!”

点评:马斯克曾调侃富士康,说“汽车的复杂程度远超手机或智能手表,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而如今富士康三款车名称都取为了Model,这难道就是火药味?
极氪首款量产车下线并启动交付
10月19日,ZEEKR 001在宁波杭州湾极氪智慧工厂正式下线,三天后,首批车辆在该工厂开启交付。交付仪式上,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将首批50台新车亲手交给了来自全国的车主,他表示,“这标志着极氪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走进用户、迈入品牌发展的全新阶段。”

点评:历经一段坎坷之后终于启动交付,但对极氪来说,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威马发布首款轿车M7
10月22日,威马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纯电轿车——威马M7,该车将于2022年内实现量产交付。
据了解,威马M7搭载了一系列智能硬件,包含32颗智能驾驶感知硬件,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4颗最新的Orin-X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等。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说,“M7的技术含量很高,产品好用却不贵。”伴随威马M7的推出,威马形成了“SUV+轿车”的双线布局。

点评:轿车的加入丰富了威马的产品矩阵,明年的交付量会更有看点。
斑马智行发布A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
2021杭州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正式发布了自研A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据了解,该内核是微内核架构,融入SOA(面向服务架构)跨域融合理念,预计在2022年正式上市并面向国内车企免费开放。

与此同时,斑马智行还与上汽乘用车联合首发了洛神智能座舱系统,首批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为名爵MG ONE、荣威全新RX5 MAX 。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表示,洛神智能座舱系统的发布标志着斑马智行推进的AliOS三部曲来到了第二部。
点评:对于操作系统而言,打造开放的应用生态是重中之重,此次斑马智行宣布将向车企免费开放自研智能驾驶系统内核,无疑是实现自主突围的关键一环。不过操作系统历来具有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等特点,斑马智行要想打破QNX、Linux、Android等的垄断地位,依旧任重道远。
智驾科技发布全新L2自动驾驶系统
10月19日,智驾科技宣布其开发的第一款乘用车智能巡航类驾驶辅助系统产品MAXIPILOT® 1.0将于2021年内实现2家乘用车品牌车型量产,并与多家车企及合作伙伴达成数据和商业模式等层面的深度战略合作。

据悉,MAXIPILOT® 1.0智能驾驶系统定位于乘用车市场,场景覆盖结构化公路和城市道路,可满足SAE J3016™ 定义的自动驾驶等级中的L0-L2级功能,包括LDW、LCC、ACC、FCW/PCW+AEB、TJA、HBA、TSR、TLR、SCW、DDW、ILC等。
点评:从研发到获取量产客户,智驾科技已经成功迈出了在乘用车市场规模化商用的第一步。接下来随着相关车型真正投入市场,接受广大用户的检验,才是智驾科技真正挑战的开始。
禾赛科技与轻舟智航达成战略合作
10月20日,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和无人驾驶通用方案公司轻舟智航宣布,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禾赛科技将加入轻舟智航自动驾驶超级工厂伙伴圈,持续为其提供所需的激光雷达产品。
7月至今,禾赛科技已与至少9家企业签在研发、产品供应等多个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技术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迭代、车路协同和其他业务场景。此次与轻舟智航的合作,据悉主要针对其Driven-by-QCraft”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的车载硬件模块。禾赛科技将为其提供相关激光雷达部件,保证环境感知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以达到硬件通用、稳定、冗余的目的。
点评:当前激光雷达正从研发阶段转向量产应用,禾赛科技通过在研发前期就与车企及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等深度绑定,有助于更好地打造应用生态,推进激光雷达的规模化商用。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服务号“金属材料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