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 1I能被甲状腺组织特异性地摄取,其发出的β射线对甲状腺组织产生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造成甲状腺组织损伤,导致甲状腺激素(TH)合成,分泌不足。
【造模方法】
1.动物和饲养 选用新西兰家兔,体重 2.0~2.60kg。将动物置于标准饲养室内,自由进食饮水,实验期 60 天。
2.模型制备 用胃管给家兔按 1.0mCi/kg 的剂量一次服用”1,生理盐水冲洗。分别于服用”'1前、服用*' 1 后 1 个月及 2 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即自实验兔耳缘静脉采血1.5ml,制备血清,一20℃保存。
3.观察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FT .FT,.TSH。并取甲状腺组织制备常规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并制备电镜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
【模型特点】
1.血清 FT5、FT.、TSH 的测定结果 服用“'1 后 1 个月,与服用**1前相比,FT,、FT,显著降低,TSH 显著升高。服用''1后2个月,上述趋势更明显。
2.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 外观:正常甲状腺体积较大,呈粉红色,触摸较软;模型家兔甲状腺体积明显萎缩,外观呈白色,触摸较硬。光镜可见甲状腺滤泡明显减少、变形、萎缩,大小差异明显且不规则,滤泡少胶质,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但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电镜可见滤泡上皮细胞核膜皱缩凹陷,染色质疏松,电子密度增高;胞浆中细胞器数目明显减少,仅见少量溶酶体,线粒体及内质网,无吞饮小泡;微绒毛扁平,基质中可见成纤维细胞及大量胶原,纤维排列杂乱。
【应用范围】本模型模拟了人类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发病机制,可应用于甲状腺激素作用原理、药物药理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为“'I辐射损伤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注意事项】采用合适的*1剂量是成功复制本模型的关键。采用灌胃给药,按1.0mCi/kg 的剂量一次服用**1,可成功复制本模型。
【模型评价】本模型的复制方法操作简便,复制成功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稳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人群中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病的疾病模型复制方法也很多,分别有低碘甲减模型、化学诱导甲减模型、先天性甲减模型、转基因甲减模型、甲状腺切除甲减模型等。由于研究目的不同、造模方法不同,在给药途径、用药剂量,造模时间上差异较大。研究者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该模型耗时耗费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模拟疾病发展的自然状态,是理想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必备条件。在模型复制过程中,即使同一种复制方法在病程的不同时段也可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