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武大:复旦首面惨遭碰壁,迅速调整心态,及时查漏补缺,成为offer收割机
基本情况
院校:末流985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成绩:专业8%
英语成绩:六级刚过500
科研经历:一项国家级结题大创
论文情况:一篇D刊见刊,两篇C刊在投
竞赛奖励:一个国奖,三个省奖,若干校奖
入营情况: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数据管理与应用专硕、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夏令营、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Offer: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夏令营、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最终去向: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保研前
前期准备,厚积薄发
硬性指标-成绩、英语、专业知识
首先说到成绩,成绩可以是保研的第一要义。许多学校在申请时直接会表明需要10%的成绩排名以内,因此对于像我这样专业人数只有20+的小专业,上下浮动一名可能就会错失很多学校的机会。因此在前五学期的准备中,需要认真备考每一门课,争取拿到成绩前10%!
其次是英语,这个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在经管类的夏令营中,六级一般要到550才能说是不拖后腿的加分项,然而我自己的英语特别差,六级也是将将过500分,只能说勉强够用(也是我申请的方向比较冷门,所以够用,申请热门方向的小伙伴们还是要好好学英语)。举例来说,跟我相关的方向上海交通大学明确表示六级需要过520分,因此直接把我想申请的希望破灭掉。
最后是专业知识,这个地方因人而异,我个人是认为因为疫情的原因,夏令营一般是线上的形式,对于专业知识的考察力度会比线下小一些。因为在我的准备过程中,采用的是突击的形式,学习了保研之家提供的历年真题经验,有重点的进行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像我一样把重点全部整理到一起,方便自己进行复习。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突击”的专业知识学习基本都是够用的哈哈哈。

软性指标-科研和竞赛
科研和竞赛,这些可以说是夏令营在面试时最最最重要的东西。
对于科研和竞赛,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经验就是主动和抓住机会。主动的去找老师,表明自己的想法,跟着做项目,发论文;在竞赛方面,主动找同学组队,抓住可以参加的每一个比赛,多去尝试,很多比赛开始做了就会发现没有很难,拼一拼就能出结果。
还有一点,是我认为很重要的,那就是在竞赛和项目中,把结果量化,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补救。比如写论文时,需要将结果量化到期刊级别、论文数量、自己的排名和论文的类型等等,如果自己只有文献综述,那就想办法跟老师写实证论文;如果自己只有D刊,那就努力再去发C刊,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的赢面最大。如果没有机会,也可以看一下保研之家,适当参加一些项目,为自己的简历再锦上添花。
可以打磨的指标-文书、材料等
对于简历、个人陈述、证明材料等要提交到夏令营系统中的内容,我个人认为是可以进行精心雕琢的。首先对于每个学校的要求要认真看好,可以做一个EXCEL表格记录每个学校的要求、需要提交的材料、截止时间、结果公布时间等等,这样可以方便自己在申报时不漏报、不错报。其次,可以利用好一些工具,必须扫描全能王等,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扫描并且按照不同学校的要求调整好材料中的顺序。

其次,就是最细致的部分了,对于文书材料的撰写,这个最省时省力的当然是借助保研之家的咨询师的力量进行修改,不过也可以自己参照一些公众号和帖子教授的模板进行打磨,两者各有利弊,不管选择哪种自己最后都要好好检查,尤其是那些需要邮寄的材料,万一填错了再次更改是非常麻烦的。
最后,大多数院校要求的申请材料都大同小异,所以如果能够提前整理好保研所用的申请材料,就会在夏令营高峰期节省大量整理汇总材料所需的时间精力。对于申请过的夏令营提交过的材料,最好也要整理汇总,入营后也可回头看一下提交了什么材料,有的放矢进行准备工作。部分院校的系统还会不定时刷新,导致之前填过的信息消失了,如果有整理过的底稿,那重新填一遍就比较省事,节省时间。


保研中
复试经验,逐一总结
末流985的本科可以敲开许多学校夏令营网申的大门,但是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到处碰壁,心灰意冷之时努力准备英文,最终拿下学科评估排名第一的梦校offer。
我自己的保研经历非常仓促,满打满算其实只有一个多月就尘埃落定。我从大三的寒假开始准备考研,到五月都在学习考研数学的内容,结果没想到五月底出前五学期排名发现自己排在10%之内,有机会保研,开始仓促查阅各种资料,准备简历、个人陈述、各项证书复印件,六月的整个上半旬都在修改材料,申报学校。
到6月22日第一个夏令营开始面试,进入复旦的面试各个环节错误百出,英语文献不会读,提问听不懂,专业知识答不上来,简历综合提问也在自己准备的范围之外,心态大崩,连续好几天焦虑的睡不着。后来查阅了很多知乎帖子、公众号文章,才明白面试崩溃是很正常的,需要快速调整心态查缺补漏,因为已经过去的面试结果是不可改变的,只有尽快找到自己的短处进行针对性的弥补,才能在节奏快速的各个夏令营面试中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因此,后来我针对英语、专业知识和简历综合面试进行了查缺补漏,利用各种帖子、公众号文章经验或者保研之家的辅导资料、模拟面试等进行准备,顺利在武大的面试中得到考官的称赞,拿到情报学方向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校的offer。
复旦-文献信息中心-数据管理与应用
一、院校介绍
复旦大学图书馆是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馆,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两个全国中心馆之一。依托于复旦大学图书馆雄厚的办学基础,2004年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并开始招收图书馆学科学硕士研究生。现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27人。每年招收图书馆学硕士3名,学制3年。自2014年起,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成为图书馆学专业硕士授予点并开始招生。

二、参营体验
英文面试:
六选一抽题,会告诉你序号,抽完题目屏幕上会出现一篇英文文献的摘要/段落,考官会要求大声阅读出两段内容,并回答考官提出的英文问题,问题是两个。我抽到的题是关于城市概念图书馆相关的文献,英文问题被提问的问题我没有听懂,考官又换了一个简单的,让我说说关于对该种图书馆的理解。
专业知识面试:
四选二抽题,四道题都可以看到,自己从其中选择两道回答,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
综合面试:
(1)针对论文:论文中的一个概念?有哪些应用?
(2)你在论文中的贡献?
总的来说,复旦的面试是我面过的所有学校中最难的,或者说专业水平要求最高的,但是老师们都很nice,如果不会回答老师们也都是鼓励着夸赞着,整体面试氛围很好。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一、院校介绍
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团队,为学院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在图书馆学理论、现代目录学、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其中多个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二、面试经验
自我介绍:中文,大概2分钟。
英语面试:你怎么理解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情报学的专业翻译)?
综合面试:
(1)你这个大创做的是什么?具体做了哪些贡献?
(2)你参加的这个比赛研究的是什么?
(3)你研究生阶段想要研究什么方向?
(4)以后想不想读博?
总的来说,武大的面试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自我介绍后,是比较简单的英文问题,只有一个问题,然后就是针对你的简历和个人陈述提问,对于未来科研方向的东西会问的比较多一点,但是都是可以准备到的东西,不太难。整体大概10-15分钟,比较快速就结束了,这也跟武大的综合评分有关系,面试占的比重不太大,对于学术背景和申报材料也会综合评定给分。还有一点是,武大的老师很用心的准备讲座,因为疫情的关系不能线下,还专门录了VCR带大家浏览整个学院,参观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好感度拉满。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一、院校介绍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要建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优势学科。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图情档完整一级学科布局、本硕博连续教育层次、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全面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教学单位。学院是iSchools、IFLA、ICA等重要国际学术机构成员。
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设置了“国家文化发展与文献遗产保护”、“面向创新发展的情报与大数据管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三个重点学科方向。面向学术前沿,在三个重点学科方向下根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四个学科知识维度,分别确定若干重点研究领域。

二、面试经验
自我介绍:中文,大概2分钟。
英语面试:讲一下你科研项目产出的论文的相关情况。
综合面试:
(1)你以后想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2)你本科做的研究是实证研究,你是用什么做的实证研究?你的优势在哪?
(3)你做情感分析用的什么方法?
(4)你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
总的来说,中山的面试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因为老师提问的东西基本是按论文答辩的要求来,同时带着拓展,我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老师会很直白的说你答的有问题,你答的不对,整个过程有点尴尬。但是这种面试也会提醒自己的不足,督促自己再进行查缺补漏。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情报学学硕
一、院校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一,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院是全球顶尖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理事会成员单位,国际档案理事会中国大陆高校首个团体会员,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大陆首个学术中心。

二、面试经验
自我介绍:中文,大概2分钟。
英文面试:
简要阐述一下你做的科研项目的情况?你在其中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产出?
专业知识:你对情报学这个学科的理解?
综合面试:
(1)你做的项目是关于网络谣言的?网络谣言怎么界定?
(2)你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本校?
(3)你为什么选择人大?
(4)你想不想读博?
总的来说,人大的面试是很轻松的聊天谈话,英文问题第二个我回答的不是很好,老师就让我直接去回答专业知识了,在后面的综合面试中也是很轻松的氛围,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提问,也会想听取学生对于人大本身的建议,同时对标其他院校专业的开办特色,感觉是很有大局观的学校。
只是可能在讲座中对于情报学这个方向不是特别重视,讲座的重点放在了人大的王牌专业档案学上,只是在讲座的最后用20分钟简单说了一下情报学和图书馆学。这个可能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特别好,不过还是能理解。

保研后
最终回看,感叹与反思
关于面试的经验,我认为可以总结成两点,一是稳住心态,二是认真准备。
在夏令营的面试过程中,每个学校的节奏都会非常紧凑,往往会出现今天面试这个,明天面试那个的情况。如果像我一样,在一开始第一个复旦的面试中就惨遭碰壁,心态大崩的话真的非常难受。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经验可能是告诉自己必须稳住,对于过去的结果不要深究,不要去一遍遍回想那个崩溃和尴尬的经历,而是把重心放到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上,及时查缺补漏。想清楚,有很多很多的学校,自己不可能没有学上,如果一两个学校或者每个学校有一两个问题没有发挥好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既然走到了保研这一步,说明你比你周围的很多人都要优秀,要相信自己,稳住心态!
再一个是,面试准备一定一定要认真,对于你递交的每一份材料上的每一项内容都要研究透彻,才能在老师问到的时候流利且大方的回答出来,如果是像我准备的时间特别短,比较仓促的话,比较建议是在过来人的经验上认真准备,可以借助各种模板打磨你的文书,可以去报一些模拟的面试等,但归根结底是自己必须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当然如果是准备时间比较充分,我认为可以尽可能多的去进行准备,准备全面了,面试一定没有问题!
希望各位学弟学妹都有一个好心态,积极准备,保研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但有许多你可能未曾设想过的坑,所以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你拿着过来人的经验认真准备,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不要像我一样仓促备试,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