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恋恋的精神分析教室33】主体篇:亚里士多德与皮尔斯的逻辑图

2023-08-19 23:49 作者:Nakano-Yui  | 我要投稿

图一(亚里士多德对当方阵)我们可以得出四个命题,

所有的AB

所有的A不是B

有些AB

有些A不是B\


而拉康通过毕匈的研究"ne"(法语中的"我不好说","如")

得出了个命题:没有人,他不好说是要死的

[在法语中使用了复式否定ne...pas等,而不是像德语英语一样用单一否定词,在英语德语中使用助动词来展现说的主体(表述主体)]

而"没有"的彻底否定使得人被语言否定的"除权否定"的方式排除在命题外,同时命题后半中的缀词(ne)则若隐若现的出现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也就是话的主体.

例子:[孔乙己,他的确大概是死了

孔乙己作为说的主体被的确这个词排除出了这个命题,可是通过大概这个词又被放进来若隐若现]

康德<<纯批>>中指出苏格拉底会死不再是特称判断(特称判断是指在论断中限制了对象的范围-有些苏格拉底死了),而是单称判断(单称判断是指在论断中只涉及到一个特殊对象-头上长着鹿角的苏格拉底死了),有两种否定,质的否定和量的否定,这也说明了对苏格拉底这个主体的否定(主体)对死亡(动词谓词)的否定是两种不同的否定


拉康借用皮尔斯的逻辑图表现了全称命题的讨论

AEIO对应对当方阵图的四命题

皮尔斯最大的不同在于转了45°,并且变成了圆形,使得不同命题之间有了交集,

A命题和E命题重叠于右上(所有线都是直线且所有线都不是直线(就是没有线,也就是空集)),

A命题与I命题重叠于左上(有的线是直线,所有线都是直线)

I命题和O命题,(有的线是直线,有的线不是直线)

E命题和O命题,(没有线是直线,有的线不是直线)

所有人都会死就是所有线都是竖直的,一划则是猎人在木头上做标记,一划指明了主体的位置,这个皮尔斯图里的线就是命题主语,竖直的线是谓词.没有竖直的线,也没有不是竖直的线


①右上方:空白意味着谓词命题不存在,也就是话的主体,可以陈述(叙述)的东西不存在,这样人们就没有能够思考的客体,所以主体被排除,不存在,就是-1(思考之前必须构建概念)[也就是欲望图1的神话主体,圆满主体,前语言主体]

②右下方:背景的斜线而不是空集表明存在谓词命题,可以陈述(叙述)的话的主体存在,而主体仍然是被排除在这个谓词命题之外的(-1),我们表述的态度不在其中,这个命题与我们的表述主体无关,主体不在场.

③左上方的全称肯定命题中表达完整的概念,主体则成为了分裂为话的主体和说的主体的统一主体,-(-1)是表达这种状态的,括号是主体的位置,主体在空白的括号里表达了他与这个命题的关系,第一个负号是指全否(sais)被大他者,语言排除的孔乙己,人(这个时候主体和命题产生了联系),第二个负号则是指(ne)的疑问的否,不确定的否,主体又被放进来.

④拉康并没有讨论,统一主体对既有竖线,也有斜线的全能把握?圣贤的主体,拉康在1968提出lls sont tous pas sages(他们都不是圣贤的.)太指出对主语的否定不改变命题的性质(死去的苏格拉底),对谓词(苏格拉底死亡)的否定才会产生二分.

不是圣贤的意味着必须得死,又一定要返回到右上的-1.不存在的空集

【恋恋的精神分析教室33】主体篇:亚里士多德与皮尔斯的逻辑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