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虚拟局域网VLAN中继

2023-05-12 08:29 作者:晓林电脑服务  | 我要投稿

多交换机广播域

在上一课中,我们解释了当任何交换机端口接收到广播帧时,交换机会将其转发到所有其他端口。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连接两个默认设置交换机,如图 1 所示,任一交换机接收到的任何广播帧都会转发到另一个交换机,然后从其所有端口发送出去。因此,广播域不仅限于一台交换机,它还包括获得任何广播帧副本的所有设备,即使它们连接到其他交换机。 如果我们将此逻辑扩展到具有数十个互连交换机的 LAN,我们可以拥有一个由数百个终端设备组成的广播域。这在某些时候可能会与 BUM 流量竞争网络,以致 LAN 变得不可用。因此,在互连交换机的大型拓扑中,将单个广播域拆分为多个较小的广播域甚至更为重要。

图 1. 一个广播域中的两个 LAN 交换机

多个交换机上的 VLAN

因此,如果我们应用上一课中的逻辑,使用虚拟 LAN,我们可以将交换机拓扑拆分为多个广播域,如图 2 所示。有多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让我们从最简单的一种开始。这是通过将两个交换机的端口 1 到 4 配置为 VLAN 10 并将端口 5 到 9 配置为 VLAN20 来完成的。尽管它是一个有效的设计并且可以工作,但它的扩展性并不是很好。它需要每个 VLAN 的交换机之间的物理链路. 如果拓扑必须有 10 多个 VLAN,则交换机之间需要 10 多条物理电缆,并且您将为这些链路使用 10 多个交换机端口(在每个交换机上)。

图 2. 跨越多个交换机的 VLAN,没有 Trunking

显然,这种设计适用于只有几个 VLAN 的拓扑。现在现代企业网络中有几十个VLAN,所以这种在交换机之间跨越VLAN的方式是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的。

VLAN 中继

为了克服这种扩展限制,我们可以使用另一种称为 VLAN 中继的以太网技术。它只在交换机之间创建一条链路,根据需要支持尽可能多的 VLAN. 同时,它还保持 VLAN 流量分离,因此来自 VLAN 20 的帧不会发送到 VLAN 10 中的设备,反之亦然。图 3 中可以看到一个示例。交换机 1 和交换机 2 之间的链路是中继链路,您可以看到 VLAN 10 和 VLAN 20 都通过该链路。

图 3. 跨多个交换机的 VLAN 使用 Trunking

中继协议

多年来,思科交换机上使用了两种中继协议 - 交换机间链路 (ISL) 和 IEEE 802.1Q。ISL 是 802.1Q 的 Cisco 专有标记协议的前身,它已被弃用并且不再使用。IEEE 802.1Q 是目前行业标准的中继封装,通常是现代交换机上唯一支持的封装。

图 4. 带有 802.1q 标头的以太网帧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签向帧的以太网报头添加了 4 个额外的字节。标签中最重要的字段是 12 位长的 VLAN ID。它指定帧所属的 VLAN。因为 0x000 和 0xFFF 的值是保留的,所以有 4,094 个可能的 VLAN 编号。

VLAN 标记

VLAN 中继允许交换机通过称为中继的单个链路转发来自不同 VLAN 的帧。这是通过向以太网帧添加一个称为标记的附加标头信息来完成的。添加这个小标头的过程称为VLAN 标记。如果您查看图 4,终端站 1 正在发送一个广播帧。当交换机 1 接收到该帧时,它知道这是一个广播帧,它必须将它发送到它的所有端口。但是,交换机 1 必须告诉交换机 2 该帧属于 VLAN10。因此,在将帧发送到交换机 2 之前,SW1 在原始以太网帧中添加了 VLAN 标头,VLAN 编号为 10,如图 4 所示。

图 5. VLAN 标记示例

当交换机 2 接收到该帧时,它发现该帧属于 VLAN 10,然后它会删除报头并将原始以太网帧转发到其在 VLAN10 中配置的所有接口。

因此,在给定的示例中,当以太网帧通过中继链路在交换机之间发送时,它们会被标记为 VLAN 标头。当接收交换机得到它们,删除 VLAN 标记并将它们发送到 VLAN 中的客户端时,这些帧是untagged。

切换界面模式

每个交换机接口都可以作为接入或中继端口运行。因为在典型的 LAN 部署中,有数百甚至数千个交换机端口,所以有一种称为 动态中继协议 (DTP)的协议 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自动设置接口的操作模式。默认情况下,所有 Cisco 交换机端口都处于运行状态dynamic auto,这意味着此动态中继协议 (DTP) 正在侦听并试图了解电缆另一端的配置,并据此决定是成为接入端口还是中继端口。例如,如果我们在 SW1 和 SW2 之间有一条链路,如果我们将 SW1 上的接口配置为中继端口,DTP 会将其通告给另一端,并且 SW2 上的接口将自动将 itelf 设置为中继模式和中继链路将在开关之间形成。


如您所见,有很多交换机端口操作模式,因此两个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两端有几种可能的组合。根据双方的配置,交换机可以形成或不形成中继链路。所有组合如图 6 所示。

图 6. 两个交换机端口之间的可能组合和生成的链接模式


配置中继端口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Cisco 交换机端口的默认模式是动态自动。因此,为了形成中继,只需将链路的一侧配置为主动协商即可。让我们将 SW1 上的 Gi0/1 配置为主动尝试形成中继,看看会发生什么。

您可以从show interface trunk命令的输出中看到形成了中继链路,即使我们没有在交换机 2 上链路的另一端配置任何内容。这就是动态中继协议的功能。让我们根据开关2检查链路的状态。

请注意,SW2 上的接口处于自动操作模式,这意味着它正在等待 SW1 协商中继。

概括

  • VLAN 在本地很重要,并存储在交换机的本地 VLAN 数据库中。

  • 干线链接带有 VLAN 标识的标记 帧。

  • IEEE 802.1Q 是 Cisco 交换机上的标准中继机制。称为 ISL 的旧方法已被弃用,不再使用。

  • 动态中继协议 (DTP) 可以 协商中继链路。

  • 要在两个交换机之间形成中继链路,都必须配置为允许在链路的每一端建立中继。


虚拟局域网VLAN中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