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亿美元一半要打水漂!火星鼹鼠钻地无门,科学家们已极度失望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们可能正在经历着去年底以来最极度的失望,在历经千辛万苦重新复活了派往火星的“鼹鼠”后,火星却似乎对这个来自地球的异类极为厌恶,科学家们满怀信心地指挥鼹鼠兴冲冲地往下打洞时,火星却干脆把这个小家伙“吐”了出来,不准它窥探火星内部的机密!

鼹鼠(Mole)的正式名称是热流侦测器,主要负责钻入火星地下5米深处,测量来自火星内部热量的热流率,估计火星核心的大小及固态还是液态,揭示火星内部演变的信息,是洞察号上最重要的科学仪器之一。去年5月,鼹鼠乘坐洞察号(Insight)从地球出发,11月抵达火星,顺利着陆,并部署在火星地表看似理想的区域,通过自穿透热传感探头,开始雄心勃勃地钻进火星土壤中。

然而,在钻进火星地下仅30多厘米后,鼹鼠就再也钻不下去了。科学家们起初以为是遇到石头,无法钻探,感觉非常沮丧,因为鼹鼠设计为一次性的,无法拔出部署在其它地方。但在经过长时间深入的分析,并将其支撑装置揭开,让它“裸奔”后,科学家们认为,并不是地下有石头,而是土壤太松,自锤式钻头缺乏足够的摩擦力,无法钻下去。

又经过漫长时间的模拟分析,以及在地球上的测试后,科学家们决定,用洞察号的机械臂压住鼹鼠周围的土壤,为它提供额外的摩擦力,让它继续往下钻。前几天科学家们信心百倍地实施了这项计划,向鼹鼠和洞察号下达了指令。果不其然,根据洞察号传回的图像,鼹鼠又向下钻进了1英寸,似乎有望完成已经推迟半年多的“钻地”行动了。
然而就在周日下午,一个极为不幸的消息传来,鼹鼠被火星弹出来了!似乎对来自地球的异类极度不适,火星干脆把鼹鼠“吐”出来,拒绝它钻进自己的内部窥探火星“机密”。最新的分析和地球 上的模拟表明,这可能是鼹鼠钻进时,火星土壤落到了钻头前面,导致洞口被回填,鼹鼠越钻越往后退。

科学家们的沮丧可想而知,如果鼹鼠无法钻入地下,千辛万苦派到火星的洞察号使命将大打折扣,8.3亿美元的探测器应该有一半的任务要打水漂吧,因为这是三项主要的实验装置之一,而且需要这些数据一起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火星内部地质活动情况。更为可怕的是,如果鼹鼠完全退出,这项任务可能就将完全终结,因为科学家们很可能再也没有办法再次对其进行部署了。

虽然意外情况的出现令洞察号地面团队几乎要透心凉了,但他们并未完全失望,而是又开始了新一轮艰难的急救活动,争取把这个不适应火星环境的鼹鼠救活,圆满完成洞察号的历史使命。
【本号已进入头条“生机大会人气榜”复赛,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一定点击页面下的“为我投票”,或进入我的主页“徐德文5分钟科学频道”,为我投票,为科学加油。每天可连投10票哦,切记,切记!谢谢读者朋友们~~~】
徐德文5分钟科学频道公众号:xudewen028,最新、最前沿、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