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新疆去2》完成唐季礼和樊登两位主人公拍摄
盛夏时节,大型人文纪录片《我到新疆去》摄制组走进新疆各地州,开展纪录片拍摄工作。此次拍摄内容为该纪录片的第二部,以“圆梦新疆”为主题,寻找、记录并展示前往新疆追寻梦想的鲜活人物故事。
2014年,库尔班江·赛买提写下了《我从新疆来》这本书,书中他用文字记录了100个在内地奋斗的新疆人的故事。
两年后,他将《我从新疆来》拍成了纪录片,用镜头记录18位新疆人在外追梦的历程。
他想通过图书与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新疆和新疆人民真实的全貌,打破偏见,撕掉标签,让更多人在看到新疆人“不同”的同时,也能看到各族人民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的“相同”。
在《我从新疆来》获得“年度掌声”的活动中,白岩松老师对库尔班江说:“第一部是《我从新疆来》,那第二部是不是应该叫《我到新疆去》?”
老师表示自己非常想了解那些去到新疆的人是如何走过那条路的。
正是这句话给了库尔班江巨大的灵感和动力。
2018年,《我到新疆去》第一部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随后在哔哩哔哩等网络视频平台及海外平台播出,图书陆续被翻译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译文版。
第一部纪录片播出后反响热烈,这24位“到新疆去”的人物在这片土地追寻梦想、奉献爱心,打动了无数观众。
因此,库尔班江决定再次出发。
《我到新疆去》第二部将延续此前的风格,并在第一部的基础上继续发掘动人故事,于今年盛夏启动拍摄。
第二部纪录片的首位拍摄人物是帆书(原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
樊登致力于让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讲书,推进全民阅读。
早在2019年,樊登就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结缘。
华山中学秉持着“广泛阅读,终身成长”的教学理念,在优秀毕业生茅爱理的推荐下,校领导在全校推广帆书APP,设立樊登书架,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氛围。
在华山中学,不仅学生需要每天读书,老师和家长也分别通过讲书、读书沙龙等活动一起阅读。
2021年,樊登读书·企读产品上线,华山中学与其正式签约。
樊登读书·企读成功帮助华山中学打造互动学习平台,通过“一起读”的新模式,丰富老师-家长-学生间的学习互动。
华山中学携手帆书继续将良好的阅读氛围影响至更多校园及家庭。
本次,樊登前来新疆开展2023年帆书“百城百讲”全国巡回演讲,首站便走进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铁门关市华山二中。
6月26日,纪录片在铁门关市顺利开拍,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与樊登共同出镜、交流。
随后,纪录片总导演库尔班江带领摄制组与樊登在巴音布鲁克共同度过了三天,并于古尔邦节第一天前往维吾尔族家庭做客,体验新疆的风土人情。
樊登一边感受新疆美景,一边将全民阅读的理念推广至更多、更远的地方,拍摄过程十分顺利。
告别铁门关市,摄制组来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拍摄纪录片的第二位人物——唐季礼。
唐季礼是中国香港著名男导演、动作指导、编剧、制片人,执导过《红番区》《雷霆战警》《功夫瑜伽》等电影。
2005年,由唐季礼执导、成龙主演的电影《神话》一经上映便获好评无数。
作为《神话》故事的延续,由唐季礼编剧并执导,成龙、张艺兴、古丽娜扎、李治廷领衔主演,李晨特别主演的电影《传说》在“天马之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开拍。
7月16日,第31届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在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盛大开幕。
唐季礼携《传说》剧组的主要演职人员亮相开幕式。
在开幕式中,唐季礼分享了自己与新疆的不解之缘。
他从小就知道新疆有著名的瓜果和风景,为了此次《传说》的拍摄,他也在网络上不断寻找一处心仪的拍摄地,而昭苏县天马节的宣传片深深地吸引了唐季礼。
匹匹骏马,层层雪山,莽莽草原,正是唐季礼想要的外景。
7月9日,库尔班江与唐季礼一边在昭苏大草原上骑马,一边进行纪录片拍摄工作,记录唐季礼的工作场景。
7月11日,唐季礼随摄制组前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走进喀赞齐和六星街,并与被誉为“维吾尔族歌后”的赛努拜尔·吐尔逊沟通、交流。
赛努拜尔·吐尔逊出生于新疆伊犁音乐世家,自1993年至今出版了10张唱片,创作近90首歌曲,是维吾尔族最著名的民歌手和木卡姆歌者之一。
两位的同框也为纪录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目前,《我到新疆去》第二部的其他人物拍摄工作处于征集和调研过程中。
纪录片将从新疆14个地州市中拍摄来自各行各业的42位人物,预计于明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并在中亚五国国家电视台同步播出。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