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指路 || 谈谈经管类专业——所谓"商科专业"

作者:李厚霖,惠州一中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前言
想要很好地了解某个专业,并且弄明白自己在选择这个专业之后将会面临一个怎样的未来,确实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刚刚高考完的同学来说——几乎没有真正接触过该专业的知识、网上搜索到的信息零散多样,不同的学长学姐对专业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曾经也为考虑选择什么专业而感到过苦恼,我觉得,这是大部分高考完即将填写志愿的同学们共同的烦恼。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想要为刚高考完的同学们介绍我所在学院开设的这四个经管类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和会计。

如今不少高校开展大类招生,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在经过1~2年学习后再进行专业分流。文章要介绍的四个专业定位在黄色图标的位置,当同学们以后遇到“经济学类”这个后面带有“类”字的名词时,不要和具体的专业名称“经济学”弄混淆了。
为了给同学们呈现更有价值的内容,撰文期间我和不少更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进行了交流,吸收整理了他们的一些见解,也尽力搜集了一些更为客观的数据和资料。尽管如此,在正文中也难免会有一些较为主观的看法和意见,仅供同学们参考。

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经济关系的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是经济关系与资源配置,会较多地使用数学及统计模型进行研究。其理论偏向比较明显,一般不会直接作用于当事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学好经济学能够为学好其他经管类专业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无论选了哪一个经管类专业,学校一般都会安排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例如经济学中“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几乎是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必学的课程。
经济学专业中,多数的课程对数学要求比较高,学习中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抽象化思考能力不足,数学逻辑基础不够扎实,在经济学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比较吃力。当然,中学时期的数学成绩并不代表着在大学时期的数学水平,在大学通过努力是能够慢慢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的。
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选择经济学专业的话,可以考虑攻读硕士、博士,然后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就是做学术、当教授。当然,经济学也有应用的一面,在一级学科中经济学分有应用经济学,不过在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还是以理论性为主,在硕士、博士阶段选择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例如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入精细的学习,才会更多接触应用层面。

|金融学专业|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金融学专业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专业,而金融行业的工作,简单地说,其实就是在做融资的事情,即把社会的闲置资金和需求相对接。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如果说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的配置,那么金融研究的就是“货币”的配置。前者比较宏观,偏理论性;后者比较微观,偏应用性。
金融主要可以分为宏观金融、公司金融和数理金融。宏观金融主要研究货币的发行、运行状况;公司金融主要研究公司的融资、投资等方面;数理金融涉及保险、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等等。
对于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数据分析工具)尤为重要,因为金融专业毕业生进入证券投资、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具体而言,宏观金融和数理金融用的数学是比较难的,经常涉及各种数学模型。公司金融相对来说数学要求没那么高,大体跟会计差不多。
但是同样的,在这里谈到数学,并不是说中学时期的数学成绩没那么突出的同学就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而是想要说明,如果选择了金融学或经济学,就需要在大学阶段继续在数学方面下功夫,为学好该专业打下好的基础。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银行业、证券、信托、基金会所、咨询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
金融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都比较高,而金融方向之所以如此热门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金融工作的平均薪资较高,但是同样也要看到金融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金融工作特别看重学历,用人单位比较青睐高端人才,比如说头部券商三中一华,基本只要清北复交人、港三所、藤校、G5、新加坡那两所的研究生或者更高学历,哪怕腰部券商,一般也要985、211的研究生。
而国内的教育资源在这方面不太充足,所以金融专业方向的升学竞争也很激烈。而考虑到国外金融相对比较发达,不少人会选择出国留学。下图是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2019届的升学数据(来自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公众号),而在本学院选择金融专业的学生特别多,这和学院出国深造的本科生多达一半以上有一些关联。

并且,金融行业越来越看重理工科背景的人才。不少理工科的本科生(例如数学、物理、计算机专业)也会在升学的时候跨领域转到金融方向,考取金融硕士、博士,发挥他们理工科背景与能力的优势,在未来的金融行业中能形成很强的个人竞争力。
|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细分有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知识面很广。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和宽基础的经济学专业一样,经常被称为“万金油专业”。每个人对“万金油专业”的看法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万金油专业”就业面比较宽,在大多数行业都有兼容性,适应性强,有的人觉得选了“万金油专业”感觉学的东西又虚又泛,感觉啥都学了点,又好像啥都没学到。
个人觉得,专业被贴上了“万金油”的标签并不代表着这个专业很差。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宽泛,并不妨碍有同学在专业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且下功夫学精学深,或者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多修一门学科,多掌握一门硬核技能,成为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反而,所谓专业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也会有人学得马马虎虎,形成不了自己的专业优势。
除此之外,工商管理专业还会被吐槽:“本科生学习工商管理没有什么用,学生几乎没有管理企业的机会,学的知识都太空太虚了。”这确实反映了选择该专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该专业涉及很多管理层面的理论、方法论,学生相对缺少去运用理论的环境,如果仅仅学习理论而不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检验所学,是很难真正培养好该专业的素质的。

其实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在大学还是有运用的机会的,例如在社团活动中、在打商赛时、在实习时,在分析商业案例时,甚至在个人自我管理的生活中,都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再者,工商管理专业可能会涉及一些管理科学专业的内容,例如实验法、运筹学等等,也是特别实用的知识。
个人认为,有以下特点的同学比较适合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强、善于自我定位和规划、乐于沟通和实践、 有比较好的记忆能力和抽象联想能力。
|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会计工作研究的是公司交易的记录、财会、报表等
可能许多人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账,但其实不同层次的会计员有不同的工作。记账只是基础层面的,中高级的会计员还有顶尖的会计员,可能会涉及分析、管理、决策的工作,而在如今的时代趋势下,能够掌握大数据分析技能的会计也是社会上非常需要的人才。
会计行业注重经验,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工作待遇也会相应提升。而且,会计方向能够有一条比较明确的职务升迁道路——考证。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证书等等。一步步考取更高级的证书有利于职业待遇的慢慢提高。
不过考取有含金量的证也是有难度的,总体来说,会计行业低端人员数量庞大,高级人才稀缺,层次差距比较大。由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截至2017年底,累计有637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全国具备初级资格会计人员442.8万人,具备中级资格会计人员179.62万人,具备高级资格会计人员14.46万人。很多人担心会计会被AI取代 但其实情况没这么糟糕,高端人才目前仍然难以被取代。
但是,会计课程和工作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因此选择会计方需要有一定的决心和耐心,同时由于工作特点,也需要会计方向的学生具有注重细节、守信诚实的品质。
就业方向有:企业会计、金融机构会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

关于课程与就业
上面介绍的四个专业方向,具体要学习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整理了中大的岭院、管院和国金三个经管类院系的课程大纲制成的表格,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关于学习内容的直观感受(不同学校、院系的具体安排是不一样的,图片仅供参考)。

不管选择哪个专业,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选择经济学专业,仍然要学习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的初级课程,而真正区分专业的是专业的核心课程。
特别是在大类招生、实行通识教育教学的院校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程上有许多重叠的内容,要求不管细分哪个专业都要打好商科专业的基础。其实这能够扩展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调整发展方向。
比如,选择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后面的发展中也能够选择去学习会计学,然后进入会计行业,从事会计工作,因为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就已经初步接触了会计课程,打下了基础,而经济学专业的学习经历也有利于Ta很快熟悉同样是经管类专业的会计学。
因此,对于在介绍金融、会计专业时谈到的就业方向,并不是只有学习了该专业学生才能选择的方向,选择经济、工管的学生照样可以通过努力进入金融、会计行业;同样的,选择了金融、会计专业,未来也不一定要进入金融、会计行业。


在中大国金官方统计的本科生就业数据中,可以大致了解到,经管类本科生毕业后,一般能够进入各式各样的行业,在经管类专业中,学生的就业方向并不会严格被细分的专业限制。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尚未进入大学的同学们来说,在了解经管类专业时,比起考虑要具体选择哪个专业,更有意义的是思考自己是否要选择经管类的专业,走上学习商科的道路。

写在最后
在最后,个人给一个小小的建议——在我们选择专业时,不要忘了“考虑自己”。
关于专业好不好几乎都是众说纷纭,似乎跟卖青菜一样——说这颗青菜摘自哪里,新不新鲜,价格如何,营养丰不丰富,性价比怎么样,有谁也买了。可能听着听着就陷进去了,忘记了不管如何看似客观地权衡利弊,最终是要由自己亲自去品尝的。
想说的是,不要忽略了自己和专业的匹配度——扪心自问一下,根据了解到的专业信息,自己有多大可能适合这个专业,自己对于学习这门专业又有多大的决心与兴趣?
除此之外,我觉得不应该把“选专业”这件事看作自己的“终点”,似乎费劲苦心挑好了专业就把自己未来的路给铺好了,就一劳永逸了;也许应该把“选专业”这件事看作是自己的“起点”,选好了专业之后,还是要不断地努力探索,不断深入了解自己,了解努力的方向,并且拥抱各种可能性——不仅仅满足于本专业的学习或学校的课程要求,也不固执地在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跑道上死磕到底,而是尽可能地打造自己的个性,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毕竟我们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要走同一条流程,最终被打造成一模一样的产品。
祝各位同学们最终都能选到令自己满意的专业,并且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推荐书目(拉到最后有惊喜)
——来自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推荐书目
必读书目
1--综合类
伦理学
森:《经济学和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施泰因曼、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阿尔蒙德:《探索伦理学:通向善恶王国的旅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哲学
曾伯格编:《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心理学
桑代克:《人类的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马斯洛:《实现人生价值》,内蒙古出版社2003年版。
威尔逊:《论人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弗洛姆:《爱的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
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勒庞:《乌合之众》
生物学
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古尔德:《生命的壮阔:古尔德论生物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洛伦兹:《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哈肯:《协同论:大自然成功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安吉尔:《野兽之美: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社会学
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年版。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出版社1988年版。
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政治学
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穆勒(即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潘恩:《常识》,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洪堡:《论国家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法学
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麦乐怡:《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历史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b年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G.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文化学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a年版。
钱穆:《人生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主义
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罗默:《在自由中丧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必读书目2--经济管理类
管理学
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学
布鲁:《经济思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加尔布雷斯:《丰裕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迪克西特、奈尔伯夫:《策略思维》,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方法论
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a年版。
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新增书目
王维嘉:《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傅敏:《傅雷家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9年版。
安妮·雅各布森:《五角大楼之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
王跃文:《大清相国》,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韩毓海:《龙兴:五千年的长征》,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
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吕克·费希:《什么是好生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迈克斯·泰格马克:《生命3.0》,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理查德·泰德罗:《安迪·格鲁夫传》,上海人民2007年版。
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杰罗姆•卡拉贝尔:《被选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永彬:《围炉夜话》,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宗璞:《野葫芦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瑞·达利欧:《原则》,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乔治·奥威尔:《1984》,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亨利·梭罗:《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理查德·道金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 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琳达·格拉顿:《百岁人生》,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
拿破仑.希尔:《心静的力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张炜:《古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华为:《华为基本法》
岳南:《南渡北归》,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乔治•吉尔德:《后谷歌时代》,现代出版社2018年版。
王蒙:《这个社会会更好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曼姆勒:《人体健康与疾病》,金盾出版社2014年版。
黄亚洲:《日出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书太多了估计你滑一遍最后也没看几本
个人偷偷安利几本适合高考假读的:
(由易到难)
兴趣培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富爸爸,穷爸爸》
薛兆丰《经济学通识》
瑞·达利欧《原则》
专业入门书目: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上)(下)
曼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科特勒《营销管理》

关于杏林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创立于2016年,是由惠州一中年轻毕业生的校友组织,现有成员126名,皆为2016——2020届的热心校友。我们的宗旨是“凝聚热心榕子,服务全体同学,成就更好一中”。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全体在校同学和新近毕业的年轻校友,主要任务是为高中、大学的一中学子提供有利于学习、生活的知识经验,构筑联系优秀校友的坚实纽带。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2021年招新即将拉开帷幕,欢迎有志于服务母校、热心公益的2021届一中毕业生加入杏林大家庭,结识各届优秀的年轻校友,一起为亲爱的母校贡献力量吧!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添加杏林菌wx:hzyzxlxs 进行咨询哦~
|END|
文案:李厚霖
排版:杏林菌
图片:徐梓棠、李厚霖、卢家睿、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公众号,部分来源于网络
鸣谢:肖豪杰、易果、温君南、罗科宇、卢家睿、倪泽斌、杨颢怿、陈睿恬、李逸磊
审核:惠州一中杏林学社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