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物理是一种对于自然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或曰野心

2023-02-24 11:28 作者:椰风海韵2023  | 我要投稿

第一章阐述了了解物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那么,到底什么是物理,物理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物理”一词,简而言之,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物体的道理。所以说,物理讲的就是一个“理”。

西方最初的“物理”

物理”是“物理学”(Physics)的简称,出自希腊文“Physis”,原意是指“自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物理就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

“Physis”一词最早始见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的著作《物理学》一书。该书内容除了物理,还包括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涉及整个自然科学,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

所以,可以说,物理学是一种对于自然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或曰野心。

现在的物理学博士,英文为“Ph.D”,这里的缩写Ph. 就是哲学的意思,不是物理,Ph.D翻译成“理学博士”。

中国古代的“物理”

在公元前二世纪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夫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这里的“物理” 一词应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 有别于今天“物理”一词的科学意义。

淮南子

最初对“Physics”的翻译

1900年以前,我国翻译西方物理学著作时,将“Physics” 一词译为“格物学”或“格致学”,而不是“物理学”。这两种译法均出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成书于汉代的《礼记·大学》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中可以看出,“格物致知”是“明德于天下”或者“天下平”的基础。

今日的“物理学”

今天所说的物理学,是指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研究物质最基本结构的学科,被视为所有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

在这里,需要特别点明的是两个“最”字,它说明了物理学的作用和地位。物理学家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内部存在着普遍联系的统一体,物理学家力图寻找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从而去统一地理解一切物理现象。物质任何更高级的运动,诸如化学变化、生理反应、气候的改变等等,物质任何更复杂的结构,诸如分子、细胞、动植物、复合材料等等,无一不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可以说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第一块砖。

物理学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乃至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学提供最多、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手段;物理学被公认为是科学技术发展、人才素质培养中最重要的带头学科。

物理学组成

传统的物理学包括:实验物理、理论物理两大部分。近几十年在非线性物理研究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拓展出计算物理,算作物理学的第三部分。计算物理采用大型高速计算机、或者将几十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合起来形成工作站,专门用数值计算的办法研究过去无法研究的物理问题。

济南超算中心

最后,将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nman)的这段话送给大家共勉:“我希望达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个奇妙的世界并领会物理学家看待它的方式。我相信,这些乃是现代真正文化的主要部分。


2、物理是一种对于自然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或曰野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