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裤子质检报告GB18041安全标准详情介绍

2023-02-14 13:23 作者:bi_18200700074  | 我要投稿

GB18401-2010是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本标准的所有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实施和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生产、销售、装饰、家用纺织产品。本标准的颁布反映了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性,对生产、批发、零售纺织产品相关企业或个人发挥了标准作用,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的标准执行。

检测项目:甲醛,PH值、色牢度、异味、偶氮(AZO)检测。

适用范围:在中国生产、销售服装、装饰和家用所有纺织服装产品及其成品(纺织品是以天然纤维和化纤为主要原料、纺织、织物、染料等加工工艺或缝制、复合工艺,如纱线、织物及其成品)。

国标 GB18401 将纺织类产品分为三类

第一类:婴儿用品(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包括布尿布、内衣、手套、袜子、围兜、外套、帽子和床上用品等产品。

第二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包括衬衫、裙子、短裤、睡衣、袜子、胸罩、床单、毛巾和帽子。

第三类:不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包括一些毛衣和大衣、床罩、窗帘、填充材料、纺织壁纸和填充布料。

甲醛测量的必要性

甲醛作为其中一项强制检测指标,毒性较高,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常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甲醛超标的操作原因

01 处理不充分

原因:

使用树脂(含有甲醛的粘合剂)后,选用的单体比例不合理,造成初缩体溶液中游离甲醛含量过高。催化剂的用量太低、焙烘的温度太低、时间太短,使树脂交联不充分,织物上残留游离甲醛浓度太高。

解决方法:

生产企业要提高质量认识,企业治理人员要重视内在质量,主动提高治理水平。布料企业非常要加强工艺操纵水平,非常是印染企业,严格操纵助剂中的甲醛含量.

有些工作装企业在工作装整理成形后才使用含有甲醛的助剂进行树脂处理,这就更要把握好针对不同工作装助剂中甲醛含量的限定。

02 面料不合格

原因:

服装企业在购购面料时,只注重产品外表美观,没有过多在意面料本身材质。

解决方法:

工作装企业在购进布料时,对于织物甲醛含量是否超标也应该进行认真核对和检测。

在采购时,向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除索要资质证明外,还要索取同批产品的由有关权威检测部门出具的全项质量指标合格的检验报告,对所供产品进行抽样检查。

03 衣服面料甲醛含量

原因:

部分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含量使用甲醛,造成成品甲醛含量不合格。

并且裁剪衣服时,为了使衣服更有型、挺括,需要使用粘合衬、复合面料等面料。该类面料涂有热熔胶,热熔胶中含有甲醛,不断有游离甲醛释放出。

解决方法:

可使用无甲醛的免烫后整理剂,解决面料褶皱问题。

在衣服制作完成后,应摊开晾晒一段时间,使甲醛消散。


裤子质检报告GB18041安全标准详情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