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满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成员之一

东北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包括山海关以东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古称关东,早在先秦时期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随着秦汉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关东地区始终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下发展。秦朝统一中国后继承燕制,在辽宁省设立辽东、辽西郡,标志着辽宁省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汉在改辽东郡为玄菟郡,三国曹魏拆解玄菟郡设立辽东郡,西晋改辽东郡设立辽东国。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少数民族贵族政权采用中原典章礼制,分别在辽宁省设立置乐浪、带方、营丘、带方、玄菟5郡。隋朝,在辽宁省设置柳城、燕、襄平、辽东4郡。唐代在东北三省设立东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这标志着东北三省全境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辽代在东北三省设立中京、东京、西京三道。金代,在东北三省设立中京、北京、上京、胡里改、蒲与共5个路。元代,在东北三省设立辽阳行省,加强对塞外的管辖。明代,设立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管辖东北三省事务。清代,于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首次在法律上确定东北三省是中国的组成部分。此后,对东北三省实行了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在东北三省设奉天、吉林、黑龙江共3个将军府。1912年,东北三省积极响应辛亥革命,中央政府在今东北三省设立辽宁、安东、嫩江、吉林、松江、黑龙江、合江共7个省。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辽宁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东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早在关东地区归属中央政权之前,包括濊貊、肃慎(满族先民)在内的关东各民族,就已经在中国领土内的关东地区自主开发、自主管理,是中国领土最早的主人之一、中华民族最早的成员之一。此后,汉晋时期的肃慎、挹娄、裨离,南北朝时期的挹娄、勿吉、高句丽、隋唐时期的室韦、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高句丽,辽金时期的女真、达卢古、铁骊、兀惹,元明时期的女真、兀者、水达达、纳里哥、吉里迷、朝鲜,清朝时期的满、朝鲜、蒙古、锡伯、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每个时期都有包括汉族和满族先民在内的不同民族的大量人口开发中国关东地区,是关东地区共同的开拓者。至19世纪末,已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达斡尔、土家、苗、壮、鄂伦春、赫哲、维吾尔、鄂温克、藏 15 个主要民族定居关东,形成汉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聚分布的格局。关东地区既是关东各民族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