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表明自己的
态度和价值观与对方相同,就能够比较容易使对方找到相互
之间的相似性。
周经理是某公司的老板,最近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些问
题,资金出现周转不灵的情况,本来他是想去贷款的,但是银
行驳回了他的请求。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邓
主管。 邓主管是一家大公司的管理人,此人非常富有,但是
却非常吝啬,人称“铁公鸡”,有的时候简直是一毛不拨。
可是眼下的情况也只有去碰碰运气了。
周经理经过片刻的思考后,制订出一套应对方案。之
后,他与邓主管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到了约定的那天,周经理特地换了一身比较磨价的衣
服,又借了一双带补丁的皮鞋,然后便乘车前往。 可是在车
子离邓家还有 200 米时,他就下了车,然后用尽力气跑到邓主
管家。 当时的天气潮湿且炎热,邓主管见到满头大汗的周经理,便诧异地问道:“咦,你这是怎么回事?"
“自行车半路上坏了,我怕赶不上时间,让您久等,只好
推着车子跑来了。”周经理一边擦汗一边说。
“那你怎么不坐计程车呢?”邓主管继续问道。
“你不知道,我一向很小气的,坐计程车要花很多钱,我
不舍得,加上我又没有私车,既然父母赐给双脚,那么,我可
以在赶时间的时候,充分利用它,这样既省钱又强身。 总
之,我比较吝啬,也比较节省,鞋子破了都舍不得再买一双,
可不像邓大主管。 计程车只有你们这样的人才可以坐嘛!"
周经理回答道。
周经理事先调查过邓主管没有小车。
“我也很吝啬啊,所以也没有自家的轿车。”邓主管谦逊
地说。
听到这里,周经理立马接口道:“不,您和我不同,您是
非常节俭,而我才是小气鬼呢,您不知道,大家都在背后叫我
'严监生’呢。”
“但是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你是这种人,其实,我才真是被
人称作小气鬼呢。”邓主管一脸的惊奇。
“哎呀! 这是哪儿的话,邓主管,要知道人不吝啬的
话,财富不易积累;所以,人不能太大方。 我们应该小气、
更小气,把钱用在刀刃上,无论如何不能浪费钱财呀。”周经
理感叹道。
“你说得太对啦!”邓主管不禁一拍双腿,猛地站了起
来,显然,他对周经理的话产生了深切的共鸣,立刻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接着,周经理就有意无意地说出了自己所
遇到的困境,邓主管这一次非常慷慨,很爽快地就把钱借给
了周经理。
为了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这个时候,恰当地使用
“心理名片”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心理名
片”的应用艺术,那么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都具
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所谓名片效应指的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
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在开始的时候就向对方传播一
些他们所能接受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慢慢进
人主题,逐渐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到对方内心中去,使
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双方的思想观点都是相近的。 只要
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那么就会使对方感觉
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从而很快缩小与你的心
理距离,此后更愿与你接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既然“心理名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更好地去运用
它。 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总结并归纳出一些独特
的优势劣势,在把握真实态度的前提下,进而去寻找一些积
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然后进行提炼,从而形成一张有效
的“名片”。
其次,要学会寻找时机,能够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
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得到对方的认同与感叹,只有
这样,你才可以达到你的目的。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应聘很多家单位
都被拒之门外,他感到十分沮丧与无可奈何。 几天后,他抱
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又来到一家公司应聘,不过不同的是,这
次他在去应聘之前,先收集了该公司老总的有关资料,惊喜
地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
获至宝,当下想到对策。 在见到老总之后,他就与老总畅谈
自己的求职经历,还有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不其然,他慷
慨激昂的一席话博得了老总对他的赏识和同情,最后他如愿
被录用为该公司的业务经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
下电器公司的总裁,他出身贫寒。 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糊
口,他曾到一家电器工厂去求职,但是这家工厂的人事主管
看着面前衣着肮脏、身体瘦小的小伙子,觉得很不理想,于是
就打发他说道:“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要不一个月以后再来
看看吧。”
这么委婉的推辞,人们都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但让人意
外的是,一个月后松下真的来了,而且没有任何改变,如此这
样反复数次后,主管就只好对松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穿这身脏兮兮的衣服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实在不好意
思。”听完后,松下回去就立即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
上,然后继续去面试。 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就只好说:
“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按照规定,我们还
是不能要你。”没想到两个月之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
面前,并且对他说:“这两个月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
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
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考虑了许久才说
道:“我在这一行干了几十年,以前从来没有遇到像你这样来
找工作的。 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松下幸之助这种不
轻言放弃的精神就在主管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名片
效应,后来让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而松下本人最
终也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逐渐成长为电器行业的佼佼者
和日本的“经营之神”。